Wednesday, March 6, 2019

guangdong history

jiangmen
- 17 日,第十一屆品鑒嶺南著名作家江門行開啟第二天的採 風行程,當日上午,用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衣向東的話來 說,就是走老街、看老宅、進老站、觀老樓、賞老館, 從這些老物件中去欣賞江門歷史厚重感。下午轉戰到江 門新會,從陳白沙紀念館、岡州畫院、新會學宮,到新 會紀念館(1958 年周恩來總理視察過的原新會勞動大 學)和巴金創作美文《鳥的天堂》的小鳥天堂景區。一 路行來,作家們多角度體會到江門文化思想的多元化和 文化傳承。http://hk.hkcd.com/pdf/202006/0618/HA06618CHAA_HKCD.pdf
- taishan
  • 據介紹,台山市是著名的僑鄉,素有 「中國第一僑 鄉」 「美洲華僑之鄉」 「內外兩個台山」等美譽。該 市旅居海外華僑、華人及港澳台同胞分布在世界107 個國家,共計160多萬人。 台山華僑文化之豐富獨具魅力、僑文化之深厚難以 估量,中西交融的文化沉澱為台山積聚了豐富的文化 遺產。而台山深厚的僑鄉文化底蘊,主要以華僑建築 形式展現。 華僑建築作為台山200多年華僑史的實物載體,具 有深厚的僑鄉特色文化底蘊。這裏的華僑近代建築, 量大且面廣,遍布台山城鄉,集中分布在建國前以僑 居美洲華僑為主的廣海、斗山、都斛一線以北的台山 北部11個鎮(街)。 已建村600多年的橫江村無疑就是台山華僑文化的 一個代表。這個總面積7平方公里的村莊,水田面積 2709畝,魚塘1500畝。在橫江村,大片的華僑建築隨 着山勢錯落分布,作家們登上稻田邊的一處洋樓,在 這座建築中,出過一位籃球運動員,也出過一個畫 家,現在村裏準備把這座洋樓打造成一處華僑文化的 展示場所。台山不僅擁有豐富的華僑文化,還是嶺南重要 的紅色文化傳承基地。由於受魯迅思潮的影響, 台山共有雷石榆、林煥平、陳白曙、伍孟昌、黃 日東、林基路、黃新波和陳洪潮八人加入左聯。 當天下午,採風團一行走進台山市都斛鎮中部的 「紅色村」大綱村,參觀林基路紀念館,見證信 仰的力量。http://hk.hkcd.com/pdf/202006/0620/HA05620CHAA_HKCD.pdf
- xinhui
  • 崗州就是新 會的原有名稱!同時那位酒店經理 更告知我他也認識酒店附近恰巧也 有一條村的人是姓「溫」的,於是 他馬上致電該村朋友,告知有一位 姓「溫」的香港人到訪,並告知其 香港的鄉村也是來自崗州的。 不到 1小時,那條村的溫姓代表 已來到酒店,一談之下,正是他鄉 巧遇故知,我本來只是打算協助香 港年輕人來新會,不料自己因而找 到 了 自 己 的 先 祖 在 內 地 發 源 之 地——新會,又名崗州,因此,我 更有信心,可以為自己的大埔仔村 透過新會而追尋本村溫姓的根源 了。 既然要認祖歸宗,當然便要在村 內組團前往新會,特別是在重陽節 之前,參加新會重陽祭祖活動, 1997年至今,轉眼已是23年了,幸 而在各地溫姓兄弟同心協力之下, 除了將先祖祖墓重修之外,並訂定 每年農曆九月初一為前往新會為先 祖掃墓之日,每年參加人數也愈來 愈多。廣東省及內地溫姓人士,特 別是馬來西亞溫姓華僑,也有前來 參拜! 這座古墓面向新會內海,對面海 旁卻正是南宋少帝與丞相陸秀夫殉 難之處http://pdf.wenweipo.com/2020/06/16/a24-0616.pdf
  • 作家們首先來到永遠創業精神樓,與李錦記家族委 員會7位創會成員漢白玉雕像合影。7位創會成員為 現任李錦記集團主席李文達夫妻與5位兒女。接着上 三樓,參觀《百年味道》展覽館。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衣向東對記者說,他此行最大的感觸是這家企業成功 在於家族的傳承。從 1888 年李錦裳初創,李兆南 1932年將李錦記總部遷到香港,再到李文達進一步國 際化,做大李錦記,一手成就 「醬料王國」。到第四 代,從海外學成歸國,注入新鮮血液,四子李惠森負 責開拓新領域,創立 「南方李錦記」(後更名 「無限 極」),推出中草藥保健品。http://hk.hkcd.com/pdf/202006/0619/HA07619CZXX_HKCD.pdf
  • 當天下午作家們首站來到創辦於清朝光緒年 間,至今已有110多年歷史的新會新寶堂。在新 會陳皮非遺文化展館裏,作家們觀賞了 「鎮館之 寶」稱號,陳化有91年歷史的 「新會陳皮皇」。 據介紹,2011年,該 「新會陳皮皇」500克拍賣 出了55萬元人民幣高價。http://hk.hkcd.com/pdf/202006/0619/HA07619CZXX_HKCD.pdf

黃埔

  •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51129/PDF/a12_screen.pdf黃埔村又名鳳浦、凰洲,位於海珠區東部,與黃埔區長洲隔江相望,總面積60公頃,現户籍人口3580人,總户數1177户。村裏現有樑、馮、胡、羅等主姓及關、黃、衞、陳等姓氏。黃埔村早在北宋時期已聚居成村,至南宋時期,黃埔古港已是“海舶所集之地”。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設立江、浙、粵、閩四大海關,次年粵海關在黃埔村設黃埔掛號口(即粵海關的檢查站),徵收關税。並明文規定“凡載洋貨入口外國商船,不得沿江灣泊,必須下錨黃埔,並不得在別地祕密將商品銷買”。1757年,清政府獨留粵海關“一口通商”,廣州成為當時唯一的對外貿易口岸,在對外貿易史上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70504/PDF/a18_screen.pdf作為聲名在外的東方大港 ,廣州的海外貿易始於秦漢 , 盛 於唐宋 ,明清達到鼎盛 。特別是康熙二十四年 (一六八五 ) 設 立粵 、 閩 、 浙 、江四海關 ,乾隆二十二年 (一七五七 )關閉其 他三個口岸 ,僅保留粵海關 ﹁一口通商 ﹂,並特許廣州十三行 統一經營全國海外貿易 。 ﹁來時兩袖清風 ,去時家財萬貫 ﹂ 。於是 ,在世界航路開通以後 ,從歐洲 、美洲 、澳洲 、東南 亞 、日本等各條航線駛來的船舶都停泊在黃埔 ,形成了 ﹁夷 舟蟻泊 ﹂的奇觀 。 鴉片戰爭後 ,廣州對外貿易的首要地位被取代 ,黃埔港逐 漸失去昔日的繁盛 。醬園碼頭 (黃埔古港原稱 )也由於逐年淤 塞而被放棄 ,清同治年間 ,黃埔港遷至長洲島 ,但仍沿用 ﹁黃 埔 ﹂之名 。從此 ,黃埔古港盛況不再 ,記者只能從那寧靜簡陋 的小碼頭 、毫不起眼的普通河道及從村裏老人的口中遙想當年 繁忙 二 。 ○ ○ 六 年 ,瑞典仿古商船 ﹁哥德堡號 ﹂重訪廣州 ,重溫 二百五 十年前的友好往來 ; 二 ○一四年 八 月二十八 日 , ﹁中國 皇后號 ﹂首航廣州二百三十周年紀念大會在黃埔古港舉行 , 海 上絲綢之路的貿易神話也一再被提起 。
1876年,清朝兩廣總督劉坤一倡議創立「廣東西學館」,並且以8萬兩白銀買下位於黃埔長洲島的船塢為廣東西學館館址。 1882年,廣東西學館易名「廣東實學館」。 1884年,張之洞山西巡撫調升兩廣總督後,將廣東實學館再度易名,改為「廣東博學館」。張之洞後來於1887年8月3日創建了「廣東水陸師學堂」,恰位於廣東博學館原址。至此,廣東水陸師學堂成為了中國第一所軍官學校[3]
黄埔军校是1924年以后,中国国民党中华民国政府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内。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 [1]  ,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军校在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1924年6月16日,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正式成立,通称黄埔军校,1926年改名扩大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9年改名“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到1946年末改名“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1950年10月台湾当局在台湾高雄凤山区复建“陆军军官学校”延续至今。
  • people
    • 我的父親胡靖安將軍  杜伯伯是杜聿明,黃伯伯是黃維,我 們都是黃埔軍校畢業的,杜伯伯和黃伯伯是 黃埔一期,我是二期,比他們晚了三個月入 校。」 這是我第一次從父親的口中聽到黃埔 軍校,第一次知道父親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二 期。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10223/PDF/b8_screen.pdf

guangzhou

廣州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的南武城http://www.takungpao.com.hk/culture/237141/2020/0818/487739.html

Guangzhouwan (officially Kouang-Tchéou-Wan; also spelled Kwangchow Wan,Kwangchow-wanKwang-Chou-Wan orQuang-Tchéou-Wan) (廣州灣; literally: "Guangzhou Bay") was a small enclave on the southern coast of China ceded by Qing China to France as a leased territory and administered as an outlier ofFrench IndochinaKwangchow Wan was leased by China to France for 99 years, according to the Treaty of 10 April 1898, on 27 May as Territoire de Kouang-Tchéou-Wan, to counter the growing commercial power of British Hong Kong.

Shantou
- 位於汕頭市澄海區東里鎮的樟林古港,當年前往南洋諸國的華僑先輩60%以上都是從樟林古港出發,踏上下南洋的艱難謀生之旅。作為海絲源頭和紅頭船的故鄉,現在呈現在作家們面前的樟林古港,已經是環境整治和保育活化後的面貌。由於河道泥沙淤積,樟木古港已無法直通大海。然而,透過停泊在港池內的大型仿真景觀紅頭船,仍能感受到當年這裏海外貿易的繁榮,仿佛依稀可見潮汕先民出海謀生的身影。作為當年粵東「通洋總匯」的百載商埠,圍繞樟林古港,逾百年前,新加坡華僑就在這裏進行早期的房地產開發,建立起佔地逾80畝的「八街六社」片區,為樟林古港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原來,作為清代潮汕人民遠渡重洋的遠洋商船,因船頭油刷朱紅色而得名。據悉,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開放海禁,為便於登記、管理、收稅,要求各省船隻在船頭、船尾和桅杆上半部塗上不同顏色,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排序,廣東在南方,屬「火」,塗上紅色。在清乾隆、嘉慶年間,樟林古港達到全盛期,號稱「通洋總匯」,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三個起源地之一,紅頭船由此成為潮汕地區的象徵,並誕生了勇立潮頭、自強不息的「紅頭船精神」。為了讓今日的潮汕人、海外華僑記住先輩下南洋的歷史,記住鄉愁,自2007年以來,樟林古港環境綜合整治和保育活化工作逐步推進,對古港河逐步展開水體環境整治,以「一河兩岸三廣場多節點」的規劃設計理念,對樟林古港進行全面環境綜合整治,建造了南粵古驛道少年兒童繪畫藝術牆和大型仿真景觀紅頭船,樟林古港保育活化工作駛進了飛速前行的快車道。秦牧故居是一座「四點金」(潮汕傳統民居稱法)四合院,有近百年歷史。秦牧生於香港,3歲時隨父母移居新加坡,13歲時隨父親回國,便居住在故鄉觀一村這座小四合院裏,17歲離開故鄉。雖然僅僅在這座民宅生活五年多時間,但樟林是他心中最深愛的故鄉,《故鄉裏的紅頭船》《故鄉的女神廟》等膾炙人口的著名篇章,就是他對故鄉的記憶。這裏除了有著名文學家秦牧故居,還保存着潮汕民居的典範南盛里,古海絲船貨貿易的代表新興街棧房和愛國僑領蟻光炎、蟻美厚故居,潮汕建築與蘇式園林結合的代表西塘園,潮汕地區規模最大的「天后宮」。位於汕頭澄海區隆都鎮前美村的陳慈黌故居,這座「嶺南第一僑宅」龐大建築群,成為潮汕百年華僑文化的縮影。當天作家們參觀的是陳慈黌故居中規模最大,最具帶代表性的一座善居室,佔地面積6800多平方米,歷時17年仍未完工,共有廳房202間。其建築結構是潮汕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建築風格,「駟馬拖車」式建築,同時還仿照京城皇宮宅院體制建造,可與皇宮媲美,故有潮汕小故宮之稱,現在這裏成為許多華僑後代「尋根之旅」的一個地點。作家們在這裏,不僅能欣賞「嶺南第一僑宅」的恢宏氣勢,更重要是在這裏走近一個潮汕家庭在南洋的成功奮鬥史,揭開潮汕人與潮汕文化的秘密。陳慈黌是個傳奇性人物,泰國華人都稱他為「慈黌爺」。陳慈黌的父親陳煥榮白手起家,打下家族事業基石,陳慈黌則真正創下商業江山,在二戰前居泰華八大財團之首。同時,陳慈黌也是老一輩潮籍華僑在家鄉興辦社會公益事業的先驅之一,他慷慨出資,前後築橋修路,還帶頭捐資疏浚溝渠用以幫助農民灌溉,同時興辦學校,讓適齡學童都能免費就讀,由他獨資創辦的隆都前美鄉成德學校,是粵東地區最早的僑辦學校。hkcd 9dec2020 a5



zhanjiang
-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00722/PDF/b3_screen.pdf下榻的賓館離西營不遠,百年前曾是法國殖民統治者的軍政要地。歲月荏苒,西式洋房已拆去七七八八,仍留存着一些歷史遺跡。法國公使署舊址闢為展覽廳。哥德式的維多爾天主教堂,樓尖庭深,是湛江市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湛江瀕海,附近東風市場的海產檔口,擺滿了琳琅滿目的乾鮮海獲,花鱔、紅衫、石斑、青蟹、花蟹、龍蝦、沙螺、生蠔等既多又鮮,買賣兩旺。蜿蜒漫長的觀海長廊,樹影挺秀,沙白海藍,摩天輪、棧橋、鐘塔歡愉縈繞,海灣大橋堪稱狀觀,遠處停泊的艦艇依稀可見,豪情滿懷。

external trade
- 廣貨
  • 今天的廣州海珠,有一個黃埔古港,被稱為 「海 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世界從黃埔港進入中國,中國 從這裏走向世界。還沒有 「雙十一」 的1698年11月 2日,一艘名為 「安菲特利特號」 的法國商船駛入 廣州黃埔港,成為法國對華直接貿易的開端,而在 「安菲特利特號」 之前,無數的中國茶葉、瓷器和 絲綢已經經由各種途徑在歐洲市場上出售並大受追捧 , 「頭號粉絲」 要數 「太陽王」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八抬大轎 驚艷全場 1700年1月初,為慶祝新世紀到來, 「太陽王」 路 易十四在法國凡爾賽宮舉行了一場舞會。萬眾期待的 目光中, 「太陽王」 穿中式服裝、坐 「八抬大轎」 出 現,驚艷全場。這個 「中式」 舞會,不過是歐洲持續 了一個世紀的 「中國熱」 的一個片段。 在廣州的十三行博物館, 「鎮館之寶」 是一隻清 乾隆廣彩洋人遠航圖大碗。和其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相比它很年輕,更有符合它 「年齡」 的童趣:船員和 伊麗莎白在港口惜別─船將遠航─戀人相聚─ 伊麗莎白從他手中接過金子。一圈圖案既是記錄,也 是船員一趟圓滿的人生之旅,碗底中心繪年號(1757 )和金字 「ELIZABETHDARLING」 (親愛的伊麗莎 白),表明這是一件特別定製的產品。 漂洋過海自提不包郵 除了瓷器,絲綢、布帛、漆器、紙張、屏風等產 品同樣在歐洲掀起搶購風潮,而最受當時歐洲名媛歡 迎的要數扇子,歐洲宮廷貴婦們幾乎人手一把!這些 可以讓歐洲貴族炫耀攀比的中國精品,在當時可沒有 「包郵」 的概念,買家必須從歐洲出發,橫跨大西洋 後,繞過好望角到印度洋,最後經南海抵達廣州,或 者是從美洲大陸出發,經太平洋、馬尼拉到廣州,最 終實現來年自提。在當時海運安全系數不高的情況下 ,人和貨都需要承擔極高的風險,漂洋過海繞大半個 地球來採購,絕對是 「真愛」 了!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01113/PDF/a15_screen.pdf
20世紀初,廣東出現了一場翻天覆地的商業轉型,追求洋貨成為了人們的消費主流。於是,「來路貨」(舶來品)以及中外的觀念、娛樂方式、生活形態在民國時期開始了各種交匯和融合,出生富貴的顏如玉,家裏專門購置了一張中西合璧的紅木梳妝台,西方櫃枱的式樣,周邊配上中式圖案的雕花,顯得既時髦又貴氣。桌面上,護膚品、化妝品、香水等瓶子一字排開,當中就有今天消費者非常熟悉的旁氏雪花膏和唇膏。顏如玉的男朋友,留着「80後」最熟悉的中分「郭富城頭」,那也是民國男青年最喜歡的髮型之一。民國時,男士喜歡留着中分頭或者大背頭,穿着長袍馬褂和西裝,頭戴一頂英式氈帽,中西合璧就是民國摩登服飾的一大亮點。和大部分廣州人一樣,顏如玉很喜歡喝茶,享受「一盅兩件」的閒適。那時候,「大同大酒家」已經推行電話預約服務,並將電話印在廣告畫上派發,這讓顏如玉享受美味更加便利了。除了歎茶、吃酥皮蛋撻等傳統中式點心,顏如玉也經常到「番菜館」嘗試一些創新融合菜,如民國時期出現的雲腿班戟餅,將中國的火腿和西方的班戟進行創意融合,真正是「可鹽可甜」;巴黎杏茸批也是顏如玉喜歡的西點之一,它就是來自法國的「國王派」,一種圓形餅狀蛋糕。民國時期的廣東餐飲業有着中西嶺摁e並包,互有發展的特點。作為餐飲文化深厚的沿海大省,「番菜館」早在19世紀中後期便在廣州出現了,20世紀30年代西餐在廣州進入大發展時期。顏如玉與男友約會時往往選擇西餐,那是非常昂貴非常有儀式感的事情。顏如玉也經常邀請好友到家裏聚餐。每當這個時候,她都會選擇西式大餐來款待朋友。得益於市面上各種西式食譜的銷售,奶油、忌廉等西點調料和高壓鍋、絞肉機、打蛋器、西餅夾、雪糕勺等廚房用具的進口,以及本地的醬料廠紛紛推出咖喱、鮮番茄汁、芥末等西式調料,顏家廚子對照着在家烹飪西餐並沒有難度。顏如玉家是20世紀20年代廣州用上電燈的5萬戶家庭之一,源自歐美國家的電風扇、丹麥產電話機、電燈等,為顏如玉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最讓顏如玉喜歡的是一套柯達90型號手搖電影機,它相當於今天的家庭影院,讓顏如玉不必出門排隊「買飛」,就可以隨時在家享受觀賞電影這種民國最時髦的娛樂方式。「中國風」的電枱燈,也讓顏如玉可以在更加明亮的光線下享受閱讀的樂趣。有意思的是,這個電枱燈不僅款色上中西合璧,就連材料也同樣是中西融合,中國傳統人物造型的底座,其實是廣州外銷的瓷器,在海外經過加工後成為電枱燈的一部分,成為舶來品進入廣州家庭。http://pdf.wenweipo.com/2021/01/07/a17-0107.pdf




cohong
-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00721/PDF/b2_screen.pdf 康乾盛世之際,十三行雖遠在嶺南,但已和紫禁城產生了密不可分的關聯,它甚至被稱為「金山珠海,天子南庫」。溯其緣起,要返回到康熙二十四年的歷史現場。彼時,粵海關設立,招募了十三家商行為朝廷代理海外貿易業務。然而,十三行並非總是只有十三家商行。乾隆二十二年,十三行路包納了二十六家行商,到了乾隆四十六年時則只剩四家。清政府本設立了四個通商口岸,但後來乾隆下令「一口通商」,四大口岸僅留廣州一處。因此機緣,一時間,十三行的商貿狀況和財富積累達到了巔峰,可謂名副其實的「白銀帝國」。在那些盤踞在十三行路的商行裏,白銀堆積如山,每一枚都曾通過商行裏看銀師火眼金睛的鑒別。由此,看銀師也成為彼時每家商行必備的高級專業人才。作為連接海外與內陸的貿易樞紐,光在乾隆年間,從十三行流入內陸的白銀,平均每年高達一百萬至四百萬兩。 支撐起這個「白銀帝國」的十三行的「商業明星」,其中最典型的要數潘、伍、盧、葉四大行商。據估算,他們的家產比當時的國庫收入還要壯觀。其中有一位名叫伍秉鑒的行商,甚至被稱為世界首富。伍秉鑒的怡和行在十年間雄踞總商地位,創造了一個聞名中外的商業神話。伍秉鑒擁有國際視野,頭腦靈活,不困於舊習。他曾租用美國和普魯士的貨船,將武夷山的茶葉直接駛到歐美各地販賣。十九世紀中期,在美國凡帶有伍家圖記的茶葉,就能賣得出高價。 在美國人亨特的《廣州「番鬼」錄》中,作者曾提到:在一八三四年,伍秉鑒在稻田、房產、店舖等各種投資上,擁有的財富高達兩千六百萬銀元。以當時的購買力估算,這是一筆驚人的財富。據范小靜《十三行故事》的描述,鴉片戰爭前英國在華最大的商行查頓洋行,其中文行名就是伍家行名「怡和洋行」。他在倫敦蠟像館的塑像,與威靈頓和拿破侖並排。阿菩小說所刻畫的商業奇才吳承鑒,恐怕多取材於此。
1837年(道光十七年)十三家行商:
商名行名人名
Howqua 浩官Ewo 怡和伍紹榮
Mowqua 茂官Kwonglei 廣利盧繼光
Puankhequa 潘啟官Tungfoo 同孚潘紹光
Goqua 鰲官Tunghing 東興謝有仁
Kingqua 經官Tienpow 天寶梁丞禧
Sunshing 孫青Hingtae 興泰嚴啟昌
Mingqua 明官Chungwo 中和潘文濤
Saoqua 秀官Shuntai 順泰馬佐良
Pwanhoyqua 潘海官Yanwo 仁和潘文海
Samqua 爽官Tungshun 同順吳天垣
Kwanshing 昆官Futai 孚泰易元昌
Lamqua 林官Tungchang 東昌羅福泰
Takqua 達官Anchang 安昌容有光
怡和行の伍氏(Howqua)




  • 1783年に伍国瑩が創業。1803年伍秉鑑(伍敦元)が後を継ぐと、彼の経営のもとで広州における最も成功した商会のひとつとなり、同文行に代わって十三行の領袖となった。またイギリス東インド会社の最大の債権者でもあった。このことから伍家の資産は2,600万銀元にまで達した。怡和行の繁栄は西洋においても高い名声を得ていたため、ジャーディン・マセソン商会1842年に中国語名を従来の「渣甸洋行」から「怡和洋行」としている。怡和行主營茶葉貿易,儘管當時歐洲各國對茶葉品質十分挑剔,但怡和行的功夫茶一直被東印度公司鑒定為最佳,標以高價出售。久而久之,凡是裝箱後蓋有伍家戳記的茶葉,在國際市場上就能賣得出高價。怡和行兼營的房產、店鋪、茶園等也多生意興隆。1801年(嘉慶六年),伍秉鑑繼承父業,登上了中國對外貿易的前臺,在他的經營下,怡和行成為兩廣最成功的行商之一,取代同文行成為十三行領袖,並成為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據伍家自己估計,至1834年(道光十四年),伍秉鑑積累的財產達2600萬銀元,相當於清廷近半年的財政收入,儼然是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他在珠江南岸溪峽街伍氏花園,堪與《紅樓夢》裏的大觀園媲美。在當時「官本位」和「重農抑商」的社會氛圍中,「十三行」的行商雖然貴為官商,也得通過捐官確保社會地位,比如說伍秉鑑就捐過三品頂戴。由於行商們大多捐有官銜,因而所起商名多帶「官」字,既是尊稱,又表明他們有一官半職。伍國瑩和伍秉鑑的商名都叫「浩官」,以至於不少洋人將此當做他們的真名。伍秉鑑對怡和行的經營如此成功,以至於1842年,已經成立10年之久的英商「渣甸洋行」,為藉助怡和行的聲望,專門更名為怡和洋行
広利行の盧氏(Mowqua)
同文行の潘氏(Puankhequa)
東興行の謝氏(Goqua)
天宝行の梁氏(Kingqua)
興泰行の厳氏(Sungqua)
中和行の潘氏(Mingkua)
順泰行の馬氏(Saoqua)
仁和行の潘氏(Puanhaekwanqua)
同順行の呉氏(Samqua)
孚泰行の易氏(Chingqua)
東昌行の羅氏(Lamqua)
安昌行の容氏(Takqua)



廣交會
- 上世紀五十年代,受西方嚴密 「經 濟封鎖」 的中國,貿易出口舉步維艱。 為了打破僵局,毗鄰港澳的廣東大膽向 中央建議,在廣州舉辦一次全國性出口 商品展覽會,獲得周恩來總理的支持。 於是,當局決定一九五六年秋天先 在廣州試辦一次出口展會,這次試展便 是廣交會的前身。 考慮到當時形勢特殊,港澳地區的 華商由香港中華總商會代發邀請函,外 商則需先到香港,通過香港中旅辦理相 關手續後,才能輾轉經深圳羅湖入境, 接受嚴格審查後再前往廣州。 當時廣州市裏最好的新華、新亞、 和平、東亞等旅館,粉飾一新,迎接賓 客。酒店的服務很好,但均沒有冷氣設 施,客商們晚上還要掛着蚊帳睡覺。 當年十一月十日,展會在中蘇友好 大廈開幕,海內外媒體紛紛予以報道。 時任香港《大公報》記者畢清後來回憶 ,五輛解放牌汽車從廣州南站開往中蘇 友好大廈的途中,被圍觀的數百群眾堵 得動彈不得。有的仔細查看車頭銘牌, 有的輕輕撫摸車身,有的俯下身子看底 盤,還有的圍着司機問個不停。 「我身 處群眾包圍之中,熱淚盈眶。」 展會持續兩個月,成果振奮人心。 主辦方信心滿滿,再接再厲,於一九五 七年四月舉辦了首屆廣交會,共展出一 萬二千多種商品,邀請十九個國家和地 區的客商一千二百人次參會。從此廣交 會一炮打響,每年分春、秋兩季定期舉 行,即便在 「文革」 期間也未曾中斷。 數十年來,擔負出口創匯重要使命 的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 風向標,也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縮影和印 證。很多人說,在那個特殊時期, 「上 帝對中國關了門,卻開了一扇窗,這扇 窗便是廣交會。」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00616/PDF/b4_screen.pdf

Legal profession
潘鏡泉、李長榮都是李星沅任廣東學政時錄取的生員,《清史稿.李星沅傳》有謂:「(道光)十五年(1835年),督廣東學政。粵士多健訟,檄通省籍諸生之干訟者,牒報詗治之,士風以肅。」李星沅針對廣東士風,上任後發公文(檄)訓示有功名的讀書人(諸生),如有「包攬詞訟」(干訟)者,就要接受「治理整頓」(詗治),好訟之風由是肅清。即使「荒唐鏡」曾以「訟師」為業,亦只好配合「李老師大人」的新政了。http://pdf.wenweipo.com/2021/02/15/b03-0215.pdf


catering
 廣州的很多餐飲業老字號均創於清朝,有超過百年的歷史。http://www.takungpao.com.hk/culture/237141/2020/0825/490311.html
在「美食之都」廣州,百年老字號餐館並不罕見,但沒有哪一家像開在北京路的太平館那樣,憑着一份「西式煎牛肉」,開啟了國人「張嘴吃世界」的步伐,引來眾多具有新思潮的中國人追捧,並留下無數名人軼事。  「這些魚肉都是生吃的,幾乎跟吃活魚一樣,桌子的各個角落還放着一盤盤燒得半生不熟的肉,這些肉都泡在濃汁裏,要用像劍一樣鋒利的刀具一片片切下來……」在十三行時期旗昌洋行合夥人亨特所著《舊中國雜記》中,記錄了一位廣州商人在旗昌洋行的商館裏吃西式大餐後發出的感慨。  這位廣州商人沒想到的是,被本地人嘲為「茹毛飲血」的西餐,很快就成了富商追逐的時尚。據史料考證,中國第一家西餐館太平館於1860在廣州開業,在這裏,中國人第一次嘗試用本地調料,西式做法,開始了「張開嘴巴吃世界」的歷史;在這裏,具有新思潮的中國人穿洋服,穿西裝、喝紅酒,用刀叉一寸寸「切開」牛排吃西餐也成為了一種具有象徵意義的行為;在這裏,有無數機會與名人「偶遇」,不僅李宗仁、宋子文、張發奎曾是座上客,文學大師魯迅、郭沫若、郁達夫等也曾光臨,還有周恩來、鄧穎超曾在此宴客。  傳聞周恩來和鄧穎超的婚宴就在太平館,並有員工憑回憶記錄下當年周鄧二人點過的菜,經過整合再加工,它們便成為今天餐牌上的「總理套餐」和「總理夫人套餐」。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32108/2021/0218/553217.html

Arts
 - 19世紀中葉,著名外銷畫大師煜呱在香港和廣州開設了店號「怡興」的畫室。他精細地描繪了河流、港口及海洋不同的水域景貌,流暢的筆觸勾勒出船艇及建築。他筆下的風情是當時歐洲民眾了解神秘東方的一扇窗,又像是當時外商按圖索驥、打卡省港澳風景名勝的最早攻略。時移世易,不變的是海外客商聯遊粵港澳的興趣。帆影,正是當年介紹中國的書籍中最常見的畫面。那時的商人和使團均是坐船前來,進入中國境內很少允許登陸,所以畫面上大多是描繪河道兩岸的風光和社會風情。歐洲人在描繪中國風土人情的同時,也熱衷於購買各種描繪東方風物、民風民俗等題材的畫作,這些畫作既可以成為商品,也可以充當旅遊紀念品。於是,18世紀的廣州口岸興起了一種「另類的繪畫」,它為滿足西方市場需求而創作,那就是外銷畫。 根據資料記載,19世紀廣州十三行附近的靖遠街和同文街,最多時有兩、三千名外銷畫師,成行成市的畫店鱗次櫛比,煜呱、新呱、林呱等呱字輩外銷畫家出現。最早的外銷畫多以安靜優美的港灣風景為題材,隨着1757年「一口通商」,廣州財富聚集,畫家開始描繪「金山珠海、天子南庫」的繁榮,外銷畫的畫面中將大船、大宅、教堂等表現得更加充分。繁華的景象,吸引着更多歐美客商的到來,而這些出現在外銷畫中的建築,也成為了後來的外國商人熱衷打卡的旅遊聖地。沒有相機的年代,到畫室請外銷畫家畫一幅肖像,就與今天的「到此一遊」照一模一樣了。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10113/PDF/a16_screen.pdf

in arts objects
- canton (guangzhou): a bird's eye view of the city ca 1771 chinese artist gouache on paper kept by hk museum of art
  • shows the city of canton with foreign factories, or hongs.  These were living quarters specifically designated for foreigners who conducted trade in canton. These houses at the southwest suburbs of canton, outside the city walls, were leased to the foreign traders on a seasonal basis for four to five months, while their ships were in port.  In late 18thc, most european countries conducted china trade through their east india companies, and would mostly rent and return to the same factories every season. When the chief officers arrived at canton each year, they raised their national flag in front of their factory.  Note that a swedish flag is painted with a white instead of a yellow cross on blue, a building whose facade looks like an unfinished sketch, and two important landmarks - the flowery pagoda and the mohammedan tower in the wrong positions. These two pagodas are often portrayed in chinese export paintings, with the 9-storey octagonal flowery pagoda normally placed on the right, the flat-topped cylindrical mohammedan tower on the left, corresponding to their actual location if seen from the south.
  • the flowery pagoda of six banyans temple was constructed during the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and rebuilt in the 11thc.  Erected in Huaisheng mosque, the mahammedan tower was built by muslim traders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 other buildings - the five storeyed pagoda, great north gate, the west gate, the great peace gate or tai-ping-moon along the city walls, and within the city, the magazine hill, the fuyuan (office of the governor) and the haiguan, and down below the dutch folly port (haizhu paotai)
  • western tip of the suburbs across the river is another fort known as the red fort (hong paotai, also known as aozhou鳌洲 paotai on honam (henan). Honam is a large island across the shore, overlooking the foreign factories. This is one of the 6 rare export paintings that include honam in the foreground. Out of those, only three paintings show the red fort on the far western side of the shore. In other factory paintings where honam is included, it often shows a small stone bridge crossing the creek called the shuzhu漱珠 bridge.
- view of guangzhou (canton) ca 1770 gouache on mounted silk british library board

  • by 1770s up to the fire of 1822, there were 17 distinct houses in the foreign factory district.  After the fire and the subsequent extensive reconstruction, there would be 13 houses instead. This is also recorded by later paintings.


- hongs of canton

  • http://www.slad.org.uk/fine-and-contemporary-art/d/the-hongs-of-canton-guangzhou/119414
  •  https://blouinartsalesindex.com/auctions/--6754193/The-Hongs-at-Canton-(China,-Canton-Factories)-1835
  •  https://www.christies.com/features/Antenna-a-positive-masterpiece-6325-1.aspx 
  •  http://www.artnet.com/artists/sunqua/view-of-the-hongs-at-canton-dTB9LqyY8YcJaVvCYqlJPA2

reference
-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90929/PDF/a7_screen.pdf  本以此為格局背景並基於廣東案例展開實證研究的學術專著──《中國省域經濟外交研究──以廣東省為例》一書,日前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作者梁鋼華是暨南大學法學博士,曾在新華社工作18年,後調入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工作至今,具有較為深厚的理論功底和實踐經驗。該書基於中國新的歷史方位和經濟外交格局及其演進特點,以國際關係相關理論為基礎,把廣東在全國「先行一步」的探索實踐上升到學理層面深入研究,總結分析廣東模式經驗及其輻射效應,首度提出省域經濟外交概念並系統闡釋其基本原理,着力建構具有共性規律和中國話語特點的省域經濟外交理論圖譜與實踐範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