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23, 2019

china culture - court, family, food and hospitality

年號
- [洋洋兔]年號是皇帝登基後,選一個吉祥的詞語紀錄年份用的,中國第一個年號為元狩(漢武帝登基後第19年,再追認前3個年號。明清前的皇帝遇上大事就以改年號為紀念。
*****公元前841年,百姓趕走周厲王後,將國事交给周定公、召穆公(另有說為共伯和)管理,稱為共和元年。而在此之前的年代記載非常混亂,所以人們將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的這一明確時間,視為中國歷史有確實紀年的開始。


titles
- 皇、帝原本指的是部落首領,如三皇 五帝,而上古領袖又常被神化,因此皇 和帝帶有一定的神靈色彩。王是指夏商 周三朝歷代君王,他們上位後表明自己 功德不足以媲美上古帝王,故而只稱 王,不稱皇、帝。 公指的是王以下的統治者,如春秋霸 主(齊桓公、晉文公等)。君原本指的 是德高望重或是品德高尚的人,如戰國 四公子:魏信陵君、趙平原君、楚春申 君和齊孟嘗君。http://pdf.wenweipo.com/2019/10/14/a22-1014.pdf
- [洋洋兔]謚號是皇帝、貴族、大臣、妃嬪等死後被授予的稱號,如文、武、愍、悼、厲、靈。先秦至魏晉時期多以一至兩個字;至隋唐時用字漸多;及至明清多達17至21字
廟號(如祖、宗)是皇帝在太廟供奉時使用的稱呼,周朝及秦朝並沒有使用廟號制度,而商朝及漢朝則十分慎重,擁有廟號的並不多;唐朝開始放寬,皇帝基本上都擁有廟號


court
十二章纹,又称十二章、十二文章,是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分别为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有时候分花和鸟两个章)、宗彝(南宋以前就是一只老虎一只猴子)、藻、火、粉米(晋朝以前是粉和米两个章)、等,通称“十二章”,实际上“十六章”。绘绣有龙纹的九章礼服称为“衮服”。十二章内涵丰富:日、月、星辰,取其照临之意;山,取其稳重、镇定之意;龙,取其神异、变幻之意;华虫,美丽花朵和虫羽毛五色,甚美,取其有文彩之意;宗彝,取供奉、孝养之意;藻,取其洁净之意;火,取其明亮之意;粉米,取粉和米有所养之意;黼,取割断、果断之意;黻,取其辨别、明察、背恶向善之意。十二章纹的起源可追溯到舜帝时期 [1]  后世沿用,到了周代,周公旦制定《周礼》,规定以日、月、星辰三章画于旗帜,衣服上只保留九章纹,以龙为首章而称为“龙衮”。后来秦始皇帝登基,废除章纹制度,祭祀礼服一律为纯黑,称为“袀玄”。直到东汉才再度恢复十二章纹。此后成为历代帝王的服章制度,一直沿用到近代袁世凯复辟帝制为止。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徽也是依照十二章纹设计的。十二章为章服之始,以下又衍生出九章、七章、五章、三章之别,按品位递减。例如明代服制规定:天子十二章,皇太子、亲王、世子俱九章。The Twelve Ornaments (十二章) are a group of ancient Chinese symbols and designs that are considered highly auspicious. They were employed in the decoration of textile fabrics in ancient China, which signified authority and power, and were embroidered on vestments of state.
  • 李氏朝鲜衣冠学习明制,国王著九章冕服,即:“上衣青色,装饰五章,龙在两肩,山在背部,火、华虫和宗彜在两袖,此三章每袖自上而下各三;下裳纁(xūn,有浅红色等释义)色,装饰四章,藻、粉米、黼、黻,每章各二”,另有大带、蔽膝、佩、绶等配件;王世子著七章冕服。朝鲜独立后,成立大韩帝国,皇帝冕服亦改做最高等级的十二章冕服。
  • 日本唐朝引进十二章纹制,文武天皇发布的《大宝律令》规定,天皇在正式场合著十二章冕服“衮龙御衣”。732年,冕服上衣饰日、月、七星、山、火、龙、华虫,下裳饰藻、粉米、斧、黻。
- hidden rules
  • 上官見下官,見與不見,那是有講究的,他心裏一定早就想好了,沒想好,也會有下屬給過他建議。換個角度,那王夢樓,他的下官來見他時,會是怎樣的情景呢?要麼學樣,要麼變樣。我慢待你是正常的,大家都一樣,沒有一點官威,確實很難開展工作;我會熱情接待你的,大家都是官員,做上下級實屬有幸,要好好珍惜,善待下屬,下屬才會為自己賣命工作。  自然,這都是官場的規矩,雖沒有明寫,卻是人人都得遵守的潛規則。有人約吃飯,對方不問地點,不問菜餚,他首先會問:都有哪些人參加?潛台詞是,如果都是些離我這一層級太遠的人,我就不來了。 當然了,下官如果帶着各色禮物拜見上官,冷板櫈就會少坐許多時間,不相信?歷朝歷代,多少事,隨手拈來。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00721/PDF/b3_screen.pdf

- 中原的「坑」中多白 骨,古蜀的「坑」中是跽坐人 像,這樣的跪姿跽坐,源自 紅山文化。不僅有考古發掘 物,也有學者研究的源流過 程。 為什麼在上次的發掘和這次發掘 出土物中沒有見到大量的玉(石)跽坐 像呢?筆者猜想是因為古蜀的祭祀有強烈的 「教化」功利,這種教化是在多層面上進行 的,有集中的「大祀」,還有分散的「群 祀」。或許青銅大件就在三星堆這類的「大 祀」中出現,玉(石)小件則散在眾多的「群 祀」中。所以現今在民間中有許多所謂的「三 星堆玉器」存在,筆者期待這次和今後的考古 中發掘出玉(石)的跽坐人像,去解除民 間收藏的心結。 筆者是抱有信心的,因為紅山文化 始終都是在用玉器去承載去解說的, 三星堆文明在 1929 年的初次發現時 就幾乎全部是玉、石器,35 年前的三 星堆成規模發掘,玉石和作坊也是主 角之一。 出土的「龍」和「鳥」 我國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歷史學家 的研究指出,華夏先民的部落也是 由兩個「半部落」組成。筆者在拙 作《祖源記憶》中猜想,炎帝部落 也是由將祖源指向「龍」的「半部 落」,和將祖源指向為「鴞鳥」的另一 個「半部落」組成。所以在紅山文化的 考古出土中有「龍」,有「鴞」。在已驗證 的後來的民族遷徙線中,都有「龍」和「鳥」 的作品出現。http://pdf.wenweipo.com/2021/05/06/a17-0506.pdf

ceremonial objects/tools
- jade

  •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00722/PDF/b6_screen.pdf關於組玉佩的記載,最早見於《周禮》:「佩玉上有蔥珩,下有雙璜,衝牙、蠙珠以納其間。」《毛傳》雲:「雜佩者,珩、璜、琚、衝牙之類。」這裏提及了組玉佩的結構組成,多由玉珩、玉璜、玉管、玉衝牙等配飾根據一定規則用絲線穿繫而成,反映了所處時代的禮法和等級。西周晚期至春秋戰國時期,貴族階層佩玉之風興盛,這一時期山東出土組玉佩主要集中在曲阜和臨淄兩地的貴族墓葬中,類型多樣,做工精美,具體分為組合珠管類組玉佩和環佩式組玉佩兩大類,其中環佩式組玉佩由玉環、玉珩、玉管以及龍虎形玉佩穿繫而成,劉生佩戴的組玉佩,結構上與典型的組玉佩接近,環、珠、衝牙、璜等造型也是常見的組玉佩組建,只不過材質為其他地區少見的水晶或瑪瑙質地。 使用水晶、瑪瑙等材料在山東並不少見,如臨淄郎家莊一號東周墓出土的水晶瑪瑙配飾,由七十多枚各式水晶珠和瑪瑙珠串聯成放射狀穿綴於玉環之下,這種以水晶瑪瑙串飾組成的珠管類組玉佩未在山東之外地區出土,應是該地區結合了周式組玉佩制度和自身特點發展而成,反映了齊魯地區組玉佩的創新之處。

- food containers

  • strict requirements for numbers of containers for different ranks: 天子九鼎(storing meat)八簋(storing cereals);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lower rank official only one ding
在民間,「娘娘」這個詞大抵用於兩處。一是皇帝的女人,一是神化的女子。兩者的共同點是擁有某種主宰凡俗生靈的權力。民間信仰裏的「娘娘」各管一攤,比如生育、天花、眼疾,都是百姓生活躲不開又控不住的事。我老家小鎮被京杭運河一分為二,習稱水南、水北。南宋時便有「水南娘娘」的廟,有沒有「水北娘娘」,記不清了,估計也是有過的。老鄉定期或不定期地去找娘娘說些有的沒的,她是永不厭煩的傾聽者,也不傳閒話,讓人放心。http://www.takungpao.com.hk/culture/237141/2021/0125/545362.html

family estate, wealth distribution
- 換地 story http://pdf.wenweipo.com/2020/07/15/a20-0715.pdf

elderly
古代對年長者,也都優厚有加,甚至授以官職待遇,康熙朝的千叟宴,場面宏大,皇帝深情發表演講,全國人民感動。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00820/PDF/b7_screen.pdf

marriage
- han/tang style

  • 70對來自蘭州新區各個行業的新人漢唐集體婚禮4日在蘭州新區長城西部影視城舉行。當日的婚禮現場紅毯鋪地,紅綢覆案,几案上整齊地擺放着酒樽、漆碗等古典器具。在悠揚的古韻曲聲中,新人們身着大紅漢袍緩緩走來。在司禮官的口令下,70對新人依次進行沃盥禮、同牢禮、合巹禮、結髮禮、執手禮等具有傳統文化寓意的漢式禮儀。http://pdf.wenweipo.com/2019/08/05/a21-0805.pdf
- western style
  • 1928年民國政府制定《婚禮草案》以規範文明婚禮的規程。其中,關於服飾就有明確規定:新郎或穿燕尾服、白襯衫、皮鞋,或穿長袍馬褂、便鞋,新娘則穿白長裙、披罩紗、穿皮鞋。從此,浪漫的喱士白色頭紗成了無數美好愛情故事的見證。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32108/2020/1220/533666.html


- brothers marrying same wife

  • [古今华人的正常与不正常行为published by cuhk] pp 153 cases found in shanxi (when one brother died), anhui, zhejiang; hunan, shaanxi, gansu
- "requirement of daughter in law"

  •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00303/PDF/a18_screen.pdf
- 媒婆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00702/PDF/b9_screen.pdf
- 換親http://pdf.wenweipo.com/2020/07/16/b02-0716.pdf

duties of mother-in-law
- 首次作為奶奶,我都 有交足功課呢!一對新人、兄弟姊妹 和伴娘伴郎的多套禮服、婚禮用具和 送給賓客的禮物,全部都由我負責, 就當是送給新人的禮物。另外也特地 買了一塊大金牌送給新抱。在婚禮前 的數天,我都是不停進出機場去接 機,和打掃好家裡的房間,給遠道來 參加婚禮的親戚朋友住宿。 然後到 了婚禮的前一天,我和先生還為兒子 在家中舉行了一個告別單身派對,下 廚弄了很多食物招呼朋友。到了婚禮 的早上, 又一早起來焗蛋糕給大家 吃, 總之整天就忙個不停。直到婚 禮之後的那天晚上才是最舒適的,可 以一家人聚在家中,慢慢吃個晚飯談 天說地。」http://pdf.wenweipo.com/2019/07/06/b07-0706.pdf

農村人辦九大碗,一般是給兒女操辦結婚喜事。之所以被稱為「九大碗」,是因為每桌宴席必須擺上九個菜餚,家庭條件好點的,會增加到十多個菜。這些菜餚中,主菜是圓子、酥肉、蹬子肉、涼拌肉、肘子、渣粉子,配菜有竹筍、海帶、粉條、豆腐、紅蘿蔔、白蘿蔔、芹菜、蔬菜湯等。另外一個碗裡,裝着糖果和糕點。「九大碗」一般辦三天。第一天,花宴;第二天,正宴;第三天,回門。
http://pdf.wenweipo.com/2018/11/10/b05-1110.pdf

戒指
清代王應奎的筆記《柳南隨筆》卷五,說到了古代婦女特殊的戒指,演變成今天首飾,內裏含義的變化,讓人啞然。 婦人用金銀打造成介指(戒指),這種歷史由來已久了。  鄭康成《詩箋》這樣說:皇帝的后妃群妾,要根據一定的規定才能侍寢。女史官,根據那些女子們的月經周期,會給她們發一個指環,當天要去陪侍的,戴左手,已經陪侍過的,戴右手。《五經要義》這樣說:當天要去陪侍的,右手戴銀戒指,已經懷孕的,左手戴金戒指。又有傳說:古代的婦人,月經來了,或者懷孕,都要戴戒指,否則就不戴。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00512/PDF/b4_screen.pdf

拱手禮
- http://hk.hkcd.com/pdf/202005/0512/HZ13512CTE6_HKCD.pdf


中西合璧,可謂是當時民國摩登服飾的一大特色,當時男士留着中分頭或者大背頭,穿着的長袍馬褂和西裝,女士穿布襖黑裙和各式改良旗袍。不過,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民國,「易服」引起眾多的討論,一直到民國尾聲《國民服制條例》出台才算正式確定。
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32108/2020/1220/533666.html

幞頭帽子的一種,一般內襯木骨,以草編成巾子為裏,外罩漆紗。宋代的幞頭款式很多,造法亦各有不同。從《圖書集成》的插畫有幞頭公服、展角幞头交角幞头、烏紗帽(官帽)等,為襆頭的不同種類。展角幞頭的兩角變短便是烏紗帽了。Futou (幞頭) – urzędowe nakrycie głowy w cesarskich Chinach, używane od czasów dynastii Han do końca dynastii Ming.Futou pojawiło się jako urzędowe nakrycie głowy w czasach dynastii Han, jednak ich właściwy kształt uformował się dopiero w czasach dynastii Sui i Tang. Zostało zaadoptowane z szali noszonych na głowach przez chłopów (zwanych czasem "turbanami", stąd takie nazwy jak Żółte Turbany).幞(fú)头,又名折上巾、软裹,是一种包裹头部的纱罗软巾,起始于汉代。幞头起始于汉代,当时叫幅巾,还不叫幞头。最初为一块方形的头巾,长宽与布幅相等。汉民族有蓄发的习惯,古代汉族男子为了方便劳作,常用一块布帛从前向后裹住头发,并在脑后打结固定。幅巾产生之后最先在平民阶层盛行,东汉起幞头逐渐成为各阶层通用的服饰品。
- polish wiki is the only other alternative version
幞头的起源,史书中记载颇多,且各相异,史学界也众说纷纭。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提到“‘幞头’,一名折上巾,起自北周”,《广韵》说:“幞头,周武帝所制,戴幅巾出四角以幞头,及名焉,亦曰头巾。”宋代俞琰(公元1253—1314年)《席上腐谈》卷上记:“幞头起于周武帝,以幅巾裹首,故曰幞头。幞字音伏,与幞被之幞同,今讹为仆”。还有一说是从汉代的帻发展而来,《中国古代服饰简史》中说,古代有冠无帻,战国时的帻只起使鬓发不垂落的作用,类似手帕;汉代时,身份低微的人只许戴帻,不许戴冠,这时的帻更为复杂,且实用性加强,有“平上帻”“介帻”等;王莽时,相传为了遮盖他秃头的弱点而先戴帻、后加冠,后来这种戴法得以普及并流传至东汉。汉人留长发,为了生活和工作便利,用一块幞头裹住头,不让头发露在外面,上下阶层通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幞头是受鲜卑族服饰因素的影响,《宋代服饰制度研究》中提到,有人认为幞头由鲜卑帽演变而得,随后,作者对此说法进行了批判,并断定幞头源于中国古代汉族服饰中传统的首服——巾。由于自唐以来,幞头就和折脚(角)巾、折上巾、四角之名混杂使用,以致后世考察幞头演变时也陷入混乱。对于此分歧,只是幞头是由帻衍生还是周武帝始创的问题,是周武帝在创造幞头时是否参考了帻的问题。
包头软巾。相传北周武帝时裁定用四条带子,谓之“四脚”。隋时加桐木骨子,使巾顶高起,后世或以藤、竹等为骨。“幞”字旧读pú,今读fú。《幞头》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
- tang dynasty
  • 幞头作为唐代盛行的冠帽首服,是当时政治制度及思想文化开明自由的体现,其形制自由多样,受服饰等级制度的制约较小,是唐代人继承传统并在服饰创新和实用领域积极拓展的产物。幞头在唐代官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统治阶级的核心,皇帝的意念往往就是社会的主导思想,其喜好、习俗与观点影响着身边官吏及整个社会的审美与风气,并依托巨大的政治力量向外扩散。因此,皇帝作为一国之首,其强大的话语权以及对服饰流行的巨大号召力深刻影响着幞头的形制变化及发展方向;官员对于皇帝穿着方式的追捧与效仿,使幞头成为了一种皇帝巩固皇权统治、大臣官员表现拥护和忠诚的政治符号。皇帝通过赏赐幞头,加强对众臣的管理与统治;大臣通过佩戴帝王喜爱的幞头展示其对上的忠心和对下的威严,同时也无形中体现了自己对官僚群体文化和身份的认同。可见,在幞头融入唐代官服体系后,除了满足最基本的穿戴功能外,又逐渐增加了政治功能。从唐代对各式幞头的命名中也可窥见政治的影子。太宗年间,魏王李泰以亲王谋求嫡位,自创改良版幞头,名为“魏王踣样”,以“爵位”命名当时的流行头饰。到武则天时,幞头内衬巾子被逐渐加高,称为“武家诸王样”。这种以“魏王”“诸王”“武家”等命名的幞头,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味。到了宋代,幞头被纳入严格的等级制度之中;至明代乌纱帽的出现,幞头开始与官员权势有了内在联系,成为统治者区分贵贱等级、显示皇权威望的政治工具  


education
- 教育育人者,本來稱之為 「先 生」 ,直到民國時期,才逐漸被 「 老師」 取代。如今, 「老師」 一路 攻城略地,變成了通稱。但凡稱 「先生」 的地方,幾乎都可代之以 「老師」 ,且不拘男女,老少咸宜 。就是太太稱丈夫為 「先生」 ,若 換作 「我們家王老師」 ,也不算違 和。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00603/PDF/b9_screen.pdf


food-related
- The ancestors of modern-day Chinese ate rice instead of millet, and genetic sequencing of their remains suggests a close link to present-day populations from souther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SC-SEA),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Han Chinese, a dominant ethnic group currently living in the Central Plain [of the Yellow River], clearly show extra affinity with SC-SEA populations,” said the researchers from China, Europe and South Korea.The team based their findings on a study of ancient human genomes, the results of which were published on Monday in peer-reviewed journal Nature Communications.The Yellow River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the cradle of Chinese civilisation. The early occupants established a complex culture, which included making painted ceramics, and were the first people in the world to grow millet, the study said.But when the cultivation of rice overtook the growing of millet, the Yellow River natives ventured out towards Tibet, Siberia and all the way to Europe, leaving behind a trail of prehistoric cultural footprints.Han Chinese, who make up more than 90 per cent of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are genetically closer to the Longshan people, who are known to have farmed rice, the study said.They entered the valleys of the lower Yellow River, which had a hotter and wetter climate than now, and kick-started the dawn of ancient Chinese civilisation more than 4,000 years ago, it said.The genes of the Longshan people we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millet growers who had earlier dominated the Yellow River valleys. Their genes carried some unique segments that were only found in people living in the south.Professor Su Bing, a genetic researcher with the Kunming Institute of Zoology in southwest China’s Yunnan province, said analysis of the modern human genome suggested some early humans left Africa and arrived in Southeast Asia and China about 60,000 years ago.Exchanges between these prehistoric cultures were complex but remained poorly understood, he said.“We are mostly in the dark about what happened between 10,000 and 5,000 years ago.”Genetic evidence suggests the millet growers from the Yellow River reached as far north as the Xiliao River area of northeast China. They brought agricultural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to the region that spurred an economic boom, the study said.But further north, in the Amur River region, there were nomadic people who spoke the Tungusic language of Siberia. They opposed the expansion of the millet culture and refused any kind of genetic exchange, the researchers said.Cui’s team also found evidence that some of the millet growers went to Tibet. They not only took millet to the plateau but also a language that helped put the Tibetan and Chinese languages into the same family.https://www.scmp.com/news/china/science/article/3087605/prehistoric-ancestors-modern-day-chinese-favoured-rice-over
分餐制的由來確實很悠久。其實,在唐代以前,中國人吃飯都是分餐制的,至於起源於某個時代,並沒有確切和固定的說法。我認為,分餐制可能起源於原始社會,那時候,氏族中的一幫人狩獵歸來,在空地上生起篝火,且歌且舞,然後由氏族的長老們把獵物們一一分好,裝盤,分予眾人食之。這或許是最早能體現公平分餐的起源吧。後來,到了封建社會,分餐制已經成為朝堂之上頗具儀式感的飲食傳統,眾人面前的餐盤和餐具已備好,肉食佳餚美酒在案,萬舞在中堂,君王在上,舉杯開飲,各色臣公紛紛開吃。那場面,應該近似於現代的國宴。分餐制的儀式感很足,卻少了近距離接觸,開懷暢飲、促膝而談的暢快,到了唐代,一個氣勢恢宏、不拘一格的王朝出現,徹底打破了分餐制的禁錮,桌餐開始盛行,一張桌,多張椅,餐在桌心,人在桌側,舉杯暢飲,勾肩搭背,喝多了,兩個男人也能摟在一起抱頭痛哭或長嘯不止。合餐制確實熱鬧,氣氛好,於是,就這樣一直流傳至今。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00326/PDF/b6_screen.pdf
  • hket 3mar2021 a20 fung article
- 二十三 ,糖瓜黏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90123/PDF/b10_screen.pdf
- 中國人一直喜歡紅色,這個紅是喜氣 洋洋的,熱熱鬧鬧的。逢年過節,操辦喜 事,人們就喜歡這櫻桃蘿蔔。 櫻桃蘿蔔是北方人的叫法,在我們江南一 帶,人們喜歡把它叫做楊花蘿蔔。一般來 講,在柳絮(楊花)飛揚的時節,它才大舉 上市,故名。事實上,大凡能種蘿蔔的季 節,均可種櫻桃蘿蔔。生活中用櫻桃蘿蔔做菜的人不多,這都是 大廚們的事。大廚們基本上用它來做輔料, 或是起襯色的作用。在好些地方,吃自助餐 的時候,經常能碰到一道沙拉。許多紅紅綠 綠的素菜和水果組合在一起,這其中就有櫻 桃蘿蔔,這道沙拉很受歡迎。居家過日子, 也可做這道沙拉,不算麻煩。 在我們這兒,每到端午,家家戶戶有吃 「十二紅」的習俗。何謂十二紅?也就是十 二種帶有紅顏色的菜餚。這些菜餚有葷的, 也有素的,又以素的居多,其中櫻桃蘿蔔是 必不可少的。端午時節,正值春夏之交,蚊 蠅增多,人易生病,此時多吃一些新鮮的蔬 菜,可預防疾病,驅毒避害。尤為櫻桃蘿 蔔,它具有通氣寬胸、健胃消食、止咳化 痰、除燥生津、解毒散瘀、止洩、利 尿諸多 功效。http://pdf.wenweipo.com/2019/08/03/b06-0803.pdf
- 吳中老百姓家裏,算好一年要吃多 少米,到了冬天,全部舂好,並將它儲 存起來,大家都叫它 「冬舂米」 。 陸容當初的理解是,春天來了,農 事繁忙,百姓沒有功夫做這種閒雜碎事 ,就在冬天將其準備好。他和一位老農 民,閒聊起此事,老農告訴他:不僅僅 是這樣的,春天舂米,春氣動,穀芽開 始浮起,米粒就不堅硬,這時舂米,米 容易碎,損耗很大的,冬天舂米,米粒 堅硬,損耗少!六月的黃瓜、九月的秋茄,我 最愛,特別是,六月的黃瓜,切成薄片 ,經陽光簡單暴曬,那捲捲的疲軟的瓜 片,微鹽略漬,加上切細的青椒,媽媽 的拿手菜,想着就流口水。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91029/PDF/b7_screen.pdf
- 元代劇作家武漢臣在《玉壺春.第一折》中 寫道:「早晨起來七件事,柴、米、油、鹽、 醬、醋、茶。」之後口口相傳,醬便也成為 「居家七件事」之一。
- 在當年,蔬 果與時令關係密切,冬天吃西瓜是無法想 像的,椰子、榴槤這樣的熱帶水果更聞所 未聞。在我老家,重陽節照例要做栗 糕來吃,糕裏除了嵌入板栗碎肉外,還要 插三角彩旗若干,這旗增添了吃糕的樂趣 ,也是孩子的好玩具。到了立夏則塑麵狗 ,白麵捏的是白狗,把老南瓜和在麵裏就 有了黃狗,如改用野菜,便可捏黑狗或花 狗,或坐或卧,拿小赤豆點上眼睛,十分 生動,上籠蒸熟,是玩具也是零食,據說 小把戲吃了 「立夏狗」 便不會疰夏。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00911/PDF/b7_screen.pdf
- cooking method

  • 熬http://pdf.wenweipo.com/2020/08/17/b06-0817.pdf
- taste, food flavouring
  • ********中國古代早期最重要的調味料可說 是鹽,早在周朝已經設「鹽人」官 職,專門負責管理諸侯貢鹽的事情。 去到漢代,漢武帝實行鹽、鐵、酒專 賣,具體做法便是在國家各地設置鹽 鐵機構,任命服從的鹽商為官吏,將 鹽田收歸國家,從此王國可以「民不 益賦而天下用饒」。古代要特別設立 官職管理鹽業,而當鹽業收歸國有 後,國家稅務富足,間接顯示鹽的高 昂價值。 可是鹽的味道單一,單靠鹹味不能 滿足所有人的味覺需求,於是古代人 還會用梅子的酸和甜來調和。《尚 書》記載︰「若作和羹,爾惟鹽 梅」,白話文是「如果做肉羹湯,你 就是調味的鹽和梅」,這段記載原是 殷高宗對賢臣傅說的一段話,原是比 喻賢臣對於君主的重要性,但同時側 面烘托出鹽和梅調味的重要性。 中國歷史發展到唐代,中國又開展 另一輪的味覺革命——辣。值得注意 的是,唐代的辣並不指辣椒,而是辛 辣。中國原產的辛辣代表是花椒,但 最瘋狂的代表必定是胡椒。胡椒並不 是中國原產調味料,而是從西亞、中 亞等地由阿拉伯人傳入中國。雖有比 唐朝更早的記載,但胡椒大規模進入 中國的時間估計是唐朝,其驕人歷史 估計可以寫成一本書,中外均為之瘋 狂。中國唐代,宰相元載因為貪污賄 賂而被抄家,抄家時有 800石胡椒贓 物。古代史書惜字如金,以胡椒數量 彰顯貪官財富之多,可見其珍貴,因 此胡椒亦被稱為「金丸使者」。 而我們熟悉的辣椒,大約要到明朝 末期才傳入中國。辣椒最初傳入中國 時只供觀賞之用,最初開始食用辣椒 的是貴州和鄰近地區,其原因是貴州 缺鹽,而人民發現辣椒可供調味,於 是以此代替鹽,加上辣椒容易栽種, 更成為平民之間重要的食物調味料。 至於無辣不歡的四川,則要去到嘉慶 年間才有辣椒的記載。http://pdf.wenweipo.com/2020/11/30/a22-1130.pdf
- 陳皮具化痰止咳、理氣消滯之效,能入藥入饌,廣受華人珍視,尤其是中國南方。柑、橘的皮屬多可放曬的果皮,不管是青色、黃色,還是紅色皆可。放曬陳皮則以後兩者為佳,以其皮薄、囊少而香油多。廣東、福建、浙江、江西、四川等都出產陳皮,各有特色,卻以廣東新會特產茶枝柑的果皮,最合於放陳,稱為「廣陳皮」,屬最正品。正如勃艮第、波爾多、阿爾薩斯等,被公認為法國葡萄酒的頂級產區,新會人也自古認定,在「熊子山」周遭、看得見「熊子塔」的土地,即梅江、東甲、西甲、茶坑和天馬等,是新會陳皮的優質產地。「熊子塔」本名凌雲塔,位於新會茶坑村的「熊子山」上,建於明萬曆年間,距今400多年。注意,「熊」字下面只有3點,非4點,乃新會民間俗字,是一種3腳水魚。原來「熊子山」周遭的氣候環境、水土質素,使這裏出產的茶枝柑清甜可口,柑皮經陳化後尤其芳香,老陳皮更略帶人參味,彌足珍貴。至於陳皮的年份,最低要求須放陳3年,方堪稱為陳皮,否則依舊是果皮而已。傳統上,梅江陳皮及東甲陳皮,均屬新會陳皮之極品。梅江更相傳是陳皮的發祥地。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210107/00210_003.html
春餅http://pdf.wenweipo.com/2021/01/15/a20-0115.pdf
傳說冰糖葫蘆最早出現在南宋,寵妃患病久治不愈,一個江湖郎中冒出了用冰糖熬山楂的主意,最後皆大歡喜。這樣看來,寵妃最有可能的病因大概是積食。當然也不排除是見慣了山珍海味榮華富貴,卻困於深宮的心病。http://www.takungpao.com.hk/culture/237141/2021/0217/552788.html
- rice dumpling
  • *********北宋《說文解字新附》: 「糉,蘆葉裹 米也。」 葉子和米,是糉子最重要的兩個元 素。而在這幾千年間,以此為基準,不同年 代演化出不同的糉子。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10614/PDF/a22_screen.pdf
- liquor
  • 安徽盛產白酒,從南到北,尤其是淮北一帶盡酒鄉。所以安徽盛產文人也不稀奇。曹操便是安徽人裏文武兼備的人,更是最早給酒命名的詩人,沒有一個粗通文墨的酒鬼,不會附庸風雅地背一句曹操的「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或者「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而曹操的老鄉華佗,直接用酒來調製中藥。詩仙李白就是在安徽的馬鞍山喝酒喝高了,從長江邊的采石磯一躍而下,去水中撈月,結束了浪漫而悲情的一生。一千多年後,另一位安徽詩人朱湘,步了詩仙的後塵,也在雨夜的江船上,酩酊大醉中跳入波濤中。記得第一次大醉是在亳州,那正是曹操和華佗的故鄉。車未抵境,空氣中便飄過酒香,這才是「暖風熏得遊人醉」,陪同者自豪地告訴我,這叫十里酒鄉香百里。我是滿懷虔誠來的,看過曹操故里,華佗塑像,還沒從古代回過神來,便隨一干人坐上了酒桌。上的當然是「古井貢酒」,而且一位當地父母官以黨性加人格,保證「絕對真酒」。於是,只能絕對真乾。我的那點賴酒功夫,很快被曹操的鄉黨們識破,成為眾人「關照」的對象。他們開始勸酒,用五花八門的方式,結果只有一個,杯中既不能無酒,杯中亦不能剩酒。這裏的人無疑很真誠,素有「省酒待客」之傳統。他們的待客之道是,如果不把客人喝好了,就是對客人最大的不敬,是要被人唾棄的。而喝好的標誌就是喝倒。所以把客人抬出門去,是主人的一種榮耀。我終於把你喝倒了,就意味我終於把你伺候好了。從此,咱倆誰跟誰呀?到了南國深圳,這種對勸酒的戒備逐漸成了多餘。這裏奉行一種原則:飲酒不醉最為高,好色不亂乃英豪。因此沒有人執着地勸你豪飲,人們大都各喝各的。碰杯當然必須,但也是禮儀性的。至於你杯中乾了沒有,那是你自己的事。你的酒量與我無關。當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在酒吧。酒吧的氛圍特別容易讓你放鬆,我們愛把由各種色燈構成的光線稱作「雞尾光」,意思是雜。在雞尾光的朦朧中,曖昧的音樂包裹着你,空氣裏瀰漫着從香水到煙草的味道。http://pdf.wenweipo.com/2021/01/19/b05-0119.pdf
- sauce
  • 醬與酒不同,雖然歷史 悠久,始祖卻有多種說法。其一,范蠡說。范 蠡(西元前 536年—西元前 448年),春秋末 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相傳, 范蠡 17歲時,在財主家管理廚房。由於缺少 經驗,飯菜常常做得不可口,剩餘的飯菜存放 時間長了,便會發酸或變餿。為防主人發現, 受到嚴厲懲罰,范蠡將這些食物放在儲藏室 裏。天長日久,長出綠毛白毛,曬乾炒熟後, 加些許溫水,攪拌成糊,讓豬享用。一次,一 小長工與范蠡開玩笑,將一些「糊」拌進麵 條。不承想,麵條特有味道。范蠡吃後,尋根 問底,小長工道出個中原委。受此啟發,范蠡 用這種酸餿發毛食物,創製出了美味可口的 醬。其二,劉邦說。劉邦(西元前 256年—西 元前 195年),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 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 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史記.淮陰侯 列傳》中記載,上問曰:「如我,能將幾 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 「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 笑曰:「多多益善,何為我禽?」信曰:「陛 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 禽也。」韓信這裏說的「將將」,指善於使用 和統率將領的意思。因「將將」與「醬醬」諧 音,醬園中人便奉劉邦為醬園業的業祖與師 神。醬,所以與「將」相提並論,除了諧音, 在古代鹽、梅、醯、醢等調味品中,醬居於主 導地位。古人云:「醬者,百味之將帥。帥百 味而行。」《論語》也說:「不是其醬不 食」。生活實踐表明,醬,就像將軍平暴除惡 那樣,可以抑制各種食物之毒。「醬」的大 名,因此而生。其三,蔡邕說。蔡邕(西元 133年—192年),字伯喈。陳留郡圉縣(今 河南省開封市圉鎮)人。東漢時期著名文學 家、書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 雖然,究竟誰是醬園鼻祖,迄今沒有統一的 說法,但醬的釀造,始於西漢,則是事實。早 在漢代,就有「醬,以豆合麵而為之」的文 字。成書於北魏末年(西元 533年—544年) 的《齊民要術》中,也有關於製作醬的記載。 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在漫長的歷史中,製醬 工藝,同樣並非一成不變。唐末的《四時纂 要》一書,就記錄了《齊民要術》之後醬品生 產工藝的新變化。及至元代,傑出的農學家魯 明善,在《農桑衣食撮要》中,也對製醬工藝 做了詳細記錄。http://pdf.wenweipo.com/2020/07/07/a22-0707.pdf
- foreign food
  • 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32108/2020/1220/533666.html廣州早茶盛名在外,和民國時茶市幾分錢的「一盅兩件」相比,西餐可算是「天價」了,一頓西餐要花上10元左右。不過,昂貴的價格不能阻止務實主婦追逐潮流的腳步,去不了西餐廳,那就自己學着做。當時,各種西式食譜集結成書銷售,本地的醬料廠也紛紛生產咖喱、鮮番茄汁、芥末等西式調料,百貨還引進了絞肉機、打蛋器等廚房用具,主婦們紛紛購買食譜,對照着在家煮西餐,也是一大樂事。  除了西餐,很多西式廚具也進入到民國時期的廣州百姓家庭,高壓鍋正是其中之一。上世紀40年代的高壓鍋,外觀看起來與今天差距不大,據介紹這正是高壓鍋的經典設計,此後的款式基本在此基礎上進行改良。不過,最特別之處在於它搭配了一本127頁的說明書,當中包括了可以使用高壓鍋烹飪的各種菜譜,這為中西融合菜進入百姓家庭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早茶
揚州的蘇氏早茶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01210/PDF/a20_screen.pdf



外賣
- since tang and song dynasty http://hk.hkcd.com/pdf/202004/0420/HA07420CEMA_HKCD.pdf

winter
古代將大雪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鶡鴠(hedan)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意思是說,此時因為天氣寒冷,鶡鴠(即寒號鳥)停止了鳴叫;老虎開始發情交配;荔挺(蘭草的一種)破土而出,開始萌芽。大雪給人們帶來豐收,主要體現在冰雪的實際功用上。因為積雪能保護土壤熱量的散發,對小麥過冬生長十分有利;冰雪能將地裏的害蟲凍死,減少病蟲害;冰雪溶化後又可增加土壤中的水分,促進小麥的生長發育。所以民諺說:「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着饅頭睡。」「三層被」就是指厚厚的冰雪。正因冰雪有這麼多好處,所以過去每到大雪時節,北方農村的農民都忙着向麥田裏搬運冰雪,以爭取來年小麥豐收。大雪給人們帶來歡樂,主要體現在圍繞冰雪展開的許多娛樂活動上,其中主要有賞雪和冰嬉。賞雪作為一種高雅的娛樂活動,古已有之。宋人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豪貴之家,如天降瑞雪,則開筵飲宴,塑雪獅,裝雪山,以會親朋,淺斟低唱,倚玉偎香,或乘騎出湖邊,看湖山雪景,瑤林瓊樹,翠峰似玉,畫亦不如。」 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中也說:「禁中賞雪,多御明遠樓,後苑進大小雪獅兒,並以金鈴彩縷為飾,且作雪花、雪燈、雪山之類,及滴酥為花及諸事件,並以金盆盛進,以供賞玩。」這些文字都生動地描述了宋代的王室貴戚,在大雪天裏,或塑雪獅、堆雪山、作雪燈觀賞;或伴着瑞雪飲酒作樂、淺唱低吟;或騎馬來到湖邊,欣賞美麗如畫的湖山雪景......盡情享受着大雪帶來的歡樂。而在民間,賞雪的活動更為普遍。過去一到大雪紛飛、滿地皆白的時候,孩子們便會興高采烈地跑到街上,堆雪人玩。他們用鐵鍁把積雪培成人的形狀,用炭塊或雞蛋殼做眼睛,插根長長的胡蘿蔔做鼻子,再用紅紅綠綠的染色塗一塗。有的還給雪人戴上草帽,插上破蒲扇,披上衣服......塑出各種形態的雪人。然後圍着自己的「傑作」蹦蹦跳跳,打打鬧鬧,好不快活。除堆雪人外,打雪仗也是孩子們常玩的遊戲。他們將地上的白雪捧起來團成團,像扔手榴彈一樣相互扔向對方,一邊扔,一邊嘻嘻哈哈地追逐奔跑,心裏樂無邊。賞雪需要在下雪的時候進行。在不下雪的日子裏,人們又利用河湖堅冰封凍的特點,進行滑冰、拖冰床等「冰嬉」活動。滑冰也叫溜冰,通常有多種形式。一般是滑冰者腳穿帶鐵條或鐵齒的冰鞋,在冰面上飛速滑行。清人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中記載說:「冰上滑擦者,所着之履皆有鐵齒,流行冰上,如星馳電掣,爭先奪標取勝,名曰溜冰。」《北京竹枝詞》則這樣描寫人們滑冰時的快樂心情:「往來冰上走如風,鞋底鋼條製造工。跌倒人前成一笑,頭南腳北手西東。」有一種叫「打冰撻」的滑冰,更富有刺激:找一個結了冰的較陡的崖坡,滑者從坡頂飛速滑下,以不倒為勝。這種滑冰遊戲在清代也很盛行。http://pdf.wenweipo.com/2020/12/04/a22-1204.pdf



new year
古人隆重其事,人人頭戴「人勝」,朝廷大宴群臣。初一雞,初二狗,初三豬,初四羊,初五牛,初六馬,初七人,以下還有初八穀,初九天,初十地。「人日」的主體是人,繞着人的生存與前瞻而發生,古人由經驗積累中頓悟,要在宇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00203/PDF/b4_screen.pdf
- 過門錢.對聯.年畫http://pdf.wenweipo.com/2021/02/10/b06-0210.pdf
- 所謂各處鄉村各處例,筆者記憶所及祖父母仍在世時,明言團年飯最忌是「沖飯席」,就是食團年飯時,任何人按門鈴到訪也不可以開門給他們進來,需待吃完團年飯後,家庭成員已離座,故此兄弟姐妹的男朋友們和女朋友們都要在門外走廊罰企等候http://pdf.wenweipo.com/2021/02/10/b06-0210.pdf
-派利是、封紅包是農曆新年的傳統習俗,而利是、紅包亦可稱為「壓歲錢」,據了解,最早出現於漢代,早期稱為「壓勝錢」,是刻有吉祥語、用作佩帶的避邪品,能夠壓伏邪魅。  傳說古時有一種身黑手白的妖魔,名叫「祟」,每逢年三十晚出來害人,對熟睡小孩頭上摸三下,嚇哭小孩並令他們頭疼發熱變成傻子。  後來一戶管姓夫妻老年得子,為避免孩子成為妖怪的目標,遂用紅紙包了8枚銅錢並放到枕邊,當祟出來摸孩子頭時,看見枕邊發出亮光,便會嚇得尖叫逃跑。  到唐代,每逢立春之日,宮廷內有「春日散錢」的風俗。根據史學家司馬光《資治通鑒》記載楊貴妃生子,唐玄宗親往探望,更賜予楊貴妃「洗兒錢」,代表長輩給新生兒的避邪去魔護身符。  宋元以後,春日散錢的風俗演變成為給小孩的壓歲錢習俗,壓歲錢亦叫作「隨年錢」,一般以紅繩串着,所以有些地方稱之為「串錢」。http://www.takungpao.com.hk/finance/236132/2021/0210/551370.html
送窮又稱「送五窮」、「送窮灰」、「趕五窮」等,是農曆正月的一項重要民俗活動。送窮的時間一般在正月初五或初六,也有的在正月的最後一天(晦日)──正月三十日(小月則在二十九日),所以又叫「晦日送窮」。所謂送窮,就是送走窮鬼,迎來富裕的生活。這窮鬼又稱「窮子」,傳說他是古帝顓頊的兒子。他的身體羸弱矮小,喜歡穿破衣爛衫,好喝稀粥。即使將新衣服送給他,他也要撕破或用火燒出洞來再穿,因此宮中稱他為「窮子」。這窮子在正月晦日餓斃於街巷之中。後來人們就以他為「窮鬼」,在他忌日這天進行祭祀,並逐漸演變成一種獨特的送窮習俗。送窮的方式多種多樣。過去每到送窮這天,各地都以不同的方式驅趕窮鬼。http://pdf.wenweipo.com/2021/02/15/b03-0215.pdf
農曆正月初四,又稱為「羊日」。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http://www.takungpao.com.hk/culture/237140/2021/0215/552115.html
大年初七,人壽年豐。攤煎餅吃七寶羹,安頓身心,休養生息。http://www.takungpao.com.hk/culture/237140/2021/0218/553071.html
  • 吃七寶羹始於晉代的傳統歲時飲食風俗,流行於福建、廣東、台灣及湖南、湖北等地。農曆正月初七日采七種菜蔬拌和米粉作羹,稱"七寶羹"。 農歷正月初七為"人日",廣州人俗稱"眾人生日"。過去這天早飯時,人們要吃七種菜(芹菜、芥菜菠菜、青蔥、大蒜等)製成的"七寶羹"和"薰天餅"(在露天中煎成)等。人們用五彩絲織品剪成人形,或用金箔刻成人形,掛在屏風或帳子上。婦女將刻得小小的人形戴在鬢發上,既講吉利,又是一種裝飾​。但是根據古籍《異物記》的記載,"七寶羹"實際上是駝蹄燉成的羹菜。民國以前,人日這天青年男女結伴到郊外遊玩,選"人日皇後",中選者主持一天的活動。年長者則登上觀音山(今越秀山)或白雲山飲酒、吟詩作賦;女的去神廟參神,男的到花地(今芳村區)賞花或拜黃大仙廟 。https://www.itsfun.com.tw/七寶羹/wiki-8551136
  • 「七樣羹,七樣羹,大人吃了變後生,奴仔吃了變紅芽(面色紅潤),姿娘仔吃了如拋(朵)花。」在客家地區流傳着這樣一則有趣謠諺。農曆正月初七,客家各地幾乎每個家庭都要精心烹製一道蔬菜盛宴「七樣羹」。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food/38krq23.html
- 顺星又名祭星正月初八晚上,人们无论是否去进香祀星君(即顺星),等天上星斗出齐后,各家都要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祭星时,要在案头灶台门槛锅台等处各放一盏“金灯”(黄灯花)并点燃,叫“散灯花儿”,有避除不祥之意。祭星结束后,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顿元宵。祭祀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二张前后撂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后方正中受祀。神码前陈放着用香油浸捻的黄、白二色灯花纸捻成的灯花,放入直径寸许的“灯盏碗”,或用49盏,或用108盏,点燃。再供熟元宵清茶。黄昏后,以北斗为目标祭祀。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从唐代名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可以看到,在唐代以前,九月重阳登高已成为普遍的习俗。可是,梓潼人登高的习俗为什么不是九月重阳,而是正月初八,这是什么原因呢?冯应京在《月令广记》中有“蜀人正月初八有春游之习”的记载。梓潼人正月初八登高是否与此有关系?梓潼城西的长卿山,在唐代以前叫蚕婆山,山上有座蚕神庙,每年二月十五,凡是养蚕的农民都要到蚕婆山向蚕神烧香叩头,祈求蚕神保佑蚕事顺遂,蚕茧丰收。《九域志》记载:“梓潼有蚕丝山,每上春七日,远近士女多游于此,以祈蚕丝。”另据《史记》记载:“蚕婆即蚕从氏,她教民种桑养蚕。”人们感恩怀德,立庙塑像以资纪念。汉代的司马相如(字长卿)见蚕婆山风景宜人,寺庙清静幽雅,遂凿石室,刻苦攻读,成为有名的文学家。唐明皇幸蜀时遂命名为“长卿山”。正月初八是“蚕过年”的日子。中国民间习俗从正月初一到初八分别为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蚕等人和动物的“年”,这些都和农事有关,人们希望六畜兴旺,人丁平安,蚕事顺遂。同时,梓潼中国民间还有一个传统禁忌,正月初八蚕过年时妇女不能用针线。据说,如果这天用了针线,蚕的眼睛会瞎。
- 正月十三, 灶下點燈。預放 元宵,自十三日 起,巷陌橋道, 皆編竹張燈。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10224/PDF/b8_screen.pdf
- 正月十四,臨 水娘娘誕辰,又稱 「順天聖母」 ,她 是拯救難產婦女的 神仙。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10225/PDF/b10_screen.pdf


元宵
元宵節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按照中國古代的習慣,「元」指月亮正圓,一年之中有所謂「三元」──正月十五稱為「上元」,七月十五稱為「中元」,十月十五稱為「下元」,故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宵」即夜也,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的意思,因此亦稱為「元夕節」。元宵節的來源,有說是漢武帝因久病不癒,求助於主宰人間的風雨、饑饉和瘟疫的太乙神,其後竟奇蹟治癒,乃於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開始建太乙祠壇祭祀,每逢正月十五通宵達旦以盛大的燈火祭祀,從此便形成元宵節張燈結綵的習俗。另一說是東漢明帝篤信佛教,於上元夜在宮廷、寺院,燃燈表佛,命全國上下一律掛燈,遂相沿成俗。隋唐之後,上元夜放燈的習俗已流傳甚廣,並演變成民間盛大的元宵佳節,張燈時間也從一夜增至三夜。唐朝韋述所著的《西都雜記》:「西都京城街衢,有金吾曉暝傳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日夜敕許金吾弛禁,前後各一日。」金吾是古代官名,執掌京城衛戍。意思是指原本實施的夜禁,在元宵及前後各一日,獲得官府取消。劉肅《大唐新語》亦載:「神龍之際,京城正月望日,盛飾燈影之會,金吾弛禁,特許夜行。貴遊戚屬及下隸工賈,無不夜遊,車馬駢闐,人不得顧。」到北宋時放燈增至五夜,南宋更增至六夜,明朝官府發布節假十天的規定,為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燈節。夜遊已成為元宵的習俗之一,除了是為觀燈,亦是為了驅病除災。民間有句俗語:「元宵走一走,病災遠遠溜。」古時婦女三步不出閨門,據說在元宵節時,婦女穿着盛裝,成群結隊走出家門,直到夜半才歸家,可治病強身,抖去晦氣,祈免災咎等,所以又叫「走百病」。http://pdf.wenweipo.com/2021/02/22/a21-0222.pdf
- 文昌口音 「天燈」 與 「添丁」 發音相近。而客家人會在元 宵節前後飄飛天燈祈福,祈求上天保佑來年的日子幸福美滿。有 「上元節」 之稱的元宵節,與被稱為 「中元節」 的盂蘭節及農曆十月十五日的 「下元節」 合稱 「三元節」 ,三個節日 的傳統風俗都和道教有關。在上元節人們會以放燈、鬧元 宵來慶賀;中元節是祭祖的節日;而 「下元節」 又名 「消災日」 ,是 「水官大帝」 下凡為民解厄之 日,當日人們會準備香燭祭品,拜祀 三界公之一的水官大帝,以 求平安。元宵節的來源,有說與祭祀「泰一神」有關。泰一神亦稱「太乙神」,主宰人間的風雨、饑饉和瘟疫。據說,漢武帝曾久病不愈,求助太乙神後竟奇跡治愈,乃於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開始建太乙祠壇祭祀,每逢正月十五通宵達旦以盛大的燈火祭祀,從此便形成元宵節張燈結綵的習俗了。  起源二:明朝元宵連放十日另一說是東漢明帝篤信佛教,於上元夜在宮廷、寺院,燃燈表佛,命令士族、庶民一律掛燈,遂相沿成俗。隋唐諸朝之後,上元之夜放燈的習俗亦已流傳甚廣,並演變成民間盛大的元宵佳節。張燈時間也從一夜增至三夜。到北宋時,放燈增至五夜,南宋更增至六夜,明朝官府發布節假日十天的規定,為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燈節。南方包湯圓北方滾元宵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10226/PDF/a24_screen.pdf
- 正月十五(元 宵節),夜照田蠶 (神)。觀顏色判 斷一年的豐歉,後 演 化為 元 宵節 觀 燈。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10226/PDF/b3_screen.pdf
- 中國南北文化不同,但這天都要紅紅 火火地 「鬧」 上一 「鬧」 ,要吃湯圓、看 花燈,只是細節有別。那天北方喜歡扭秧 歌,踩高蹺;南方則愛舞龍舞獅。江浙一 些地方正月十四就過元宵,傳說與歷史上 一些事件有關。有的地方風氣奇特,如歷 史上陝西一些養蠶人家會在那天舉行 「逐 鼠」 活動:燒上一鍋黏粥放在老鼠出沒地 方,希望黏住老鼠。主人家也口吐惡言, 詛咒來偷食蠶寶寶的老鼠。四川有的地方 則在這天 「開罵」 ,搬把小櫈坐到家門 口,盡罵結怨之人,盡吐心中怨氣。被罵 的人還不准回嘴。元宵竟與老鼠和罵街扯 上瓜葛,實是各處鄉村各處例。 元宵節最大的看點還是各地的燈會。 那兒不僅燈飾琳琅滿目,小吃百花齊放, 還能競猜燈上的謎語。看燈嘗食又猜謎, 益眼益嘴還益智,最受家長和孩子們歡 迎。 小時聽過一句話:行通濟,冇閉翳 (沒有煩惱),後來被告知這是佛山地區 的習俗。話說佛山有條通濟河,河上有座 通濟橋。元宵期間,人們便扶老攜幼,舉 着風車,搖着風鈴,提着生菜,自北到南 浩浩蕩蕩走過通濟橋,祈求來年安康順 利。這個墟冚場面從明末清初至今,已延 續三百多年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10226/PDF/b4_screen.pdf
紫姑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司厕之神,又作子姑、厕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世人谓其能先知,多迎祀于家,占卜诸事。每当上元节的时候,居家妇女便要迎厕神。说起来风俗很奇怪,节前的一天,邓粪箕一只,饰以钗环,簪以花朵,另用银钗一只插箕口,放在坑厕侧设供。同时,另设供案,点烛焚香,让小儿辈对它行礼。

从各地迎紫姑的活动看,紫姑的职责主要不是司人家之厕,而是代卜人事的吉凶和与人一起游乐了。在《显异录》中说,紫姑是莱阳人,叫何媚,被李景纳为妾,遭到李景妻子的嫉姤。在正十五那天,被杀死在厕所。后来天帝悯之,把她任命为厕神
有人说,紫姑是杜撰出来的名字,其实指的是西汉时的戚夫人,她是死于厕所的。后来[戚]变成了[七],又转化为[紫][子],是音近而变了称呼。

  •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古時女性把她奉為弱女子的保護神。http://www.takungpao.com.hk/culture/237140/2021/0222/554426.html




Festival
北宋趙抃在《成都古今集記》中對「十二月市」有記載:「正月燈市,二月花市,三月蠶市,四月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寶市,八月桂市,九月藥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十二月市」舉辦地在成都大慈寺,在唐宋極盛時期幾乎佔成都東城之小半。從唐代開始,這裏每月都要舉行類似於現在商品交易博覽會的集會,至宋代形成「十二月市」的固定叫法。每逢「月市」,大慈寺一帶商賈雲集、十分熱鬧,成了聞名遐邇的遊覽勝地。http://pdf.wenweipo.com/2021/02/06/b05-0206.pdf


china
- scmp 6aug19 "fight for the rites" beijing history professor peng liu film ancestral rituals dating back to zhou dynasty

1 comment:

  1. Dearest Esteems,

    We are Offering best Global Financial Service rendered to the general public with maximum satisfaction,maximum risk free. Do not miss this opportunity. Join the most trusted financial institution and secure a legitimate financial empowerment to add meaning to your life/business.

    Contact Dr. James Eric Firm via
    Email: fastloanoffer34@gmail.com
    Whatsapp +918929509036
    Best Regards,
    Dr. James Eric.
    Executive Investment
    Consultant./Mediator/Facilitator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