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5, 2019

china history

document/reference
- http://www.hkcd.com.hk/pdf/201611/1109/HZ16B09CSTA.pdf 炎黄统谱网
- http://www.lib.cam.ac.uk/mulu/xiang.html 《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
- https://endeavour.org.hk/index.php/top/history
- map

  • 「國恥館」部分中一張1936年版的《中國疆域變遷圖》http://pdf.wenweipo.com/2020/08/02/a13-0802.pdf


how china was called in the past
- [劉仁慶] ancient indians used the term cinisthana 希里聖單
Chino cloth (/ˌtʃn/ chee-noh) is a twill fabric, originally made of 100% cotton. The most common items made from it, trousers, are widely called chinos. Today it is also found in cotton-synthetic blends. Developed in the mid-19th century for British and French military uniforms, it has since migrated into civilian wear. Trousers of such a fabric gained popularity in the U.S. when Spanish–American War veterans returned from the Philippines with their twill military trousers.The etymology of the term chino is not certain. Because the cloth itself was originally made in China, the name of the trousers may have come from the country of origin, as "chino" means Chinese in Spanish. Another source identifies the root as the American Spanish language word chino, which literally means "toasted".First designed to be used in the military and then taken up by civilians, chino fabric was originally made to be simple, hard-wearing and comfortable for soldiers to wear; the use of natural earth-tone colors also began the move towards camouflage, instead of the brightly colored tunics used prior. The British and then American armies started wearing it as standard during the latter half of the 1800s. The pure-cotton fabric is widely used for trousers, referred to as chinos. The original khaki (light brown) is the traditional and most popular color, but chinos are made in many shades.
清末戊戌时期,梁启超等人以“支那”一词来称呼国人。如1896年,梁启超已在《时务报》中用“支那”一词,他还曾以“支那少年”作笔名,其他维新人士亦常用该词来自称中国,包括唐才常及夏曾佑。到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报刊书籍更广泛使用该词,如1905年,黄兴、宋教仁等人创办的《二十世纪之支那》,几乎各种书刊的大小标题均使用该词,包括《支那文明史》、《支那全书》、《支那四千年开化史》等。该词并非所有有识之士的共识。维新派中亦有对该词持保留态度的,此人叫黄遵宪(晚清诗人、政治家)。 他在《日本国志》中使用“华夏”来称中国,并写道“印度人称曰震旦,或曰支那。日本亦称曰支那。英吉利人称曰差那,法兰西人称曰差能。此又他国重译之音,并非我国本有之名也……我之禹域九州,实以华夏之称为最古。印度、日本、英、法所称,虽为华为夏不可知,要其音近此二字。故今以‘华夏’名篇,而仍以秦、汉、魏、晋一代之国号分记其事云”。康有为坚持“中华”的国名,革命党亦主张“中华共和国”的国名。直至民国,该词的争议性逐渐消失。尤其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留日学生激烈反对日人称中国为“支那”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70210/PDF/b14_screen.pdf
支那(シナ)とは、中国またはその一部の地域に対して用いられた地理的呼称、あるいは王朝・政権の名を超えた通史的な呼称の一つである 支那という言葉の語源は諸説あるが、朝時代末期にこの地域にいたイタリア人イエズス会宣教師衛匡国Martino Martini)による著作”Nuvus Atlas Sinensis”では、中原初の統一王朝拼音: Qín, 梵語: ThinChin, ギリシャ語・ラテン語:Sinae)に由来するとされる。衛匡国によれば、この秦の呼称が周辺諸国に伝わったが、現在のインドで転訛してシナになったとしている。これが一般的な通説とされるが、戦前の日本の地理学者の藤田元春などは反対説を主張している。その諸説によると交易品であった絹糸に由来するもの、民族名である「チャン族」あるいは、「インドから見て辺鄙で遠いところ」との意からきたともいう。なお、このシナの発音が西洋に伝わり英語の"China"フランス語の"Chine"などの語源ともなったといわれている。紀元2世紀前後にはインドで中国を指して「チーナ・スターナ"China staana"」と呼んでいた。この表記について徐作生は、1995年に雲南省西部の都市「支那城」に由来するという説を発表している。インド側からポルトガルでは大航海時代から現代まで一貫してChinaとよぶ。ギリシャ、ラテン圏では国名、地域名は女性形になることが多く、の国名はシーナとなる。インドから仏教に伝来した当時、経典の中にある梵語「チーナ・スターナ"China staana"」を当時の訳経僧が「支那」と漢字で音写したことによって彼の地に伝来した。この時の当て字として、「支那」のほか、「震旦」「真丹」「振丹」「至那」「脂那」「支英」等がある。そのため、「支那」はこの地域の当時の公用語からすれば外来語であり、当初は外国人からの呼称であったと言える。「支那」という用語の用法としては以下のようなものがある。2.の「中華民国」という国家に対する呼称としては、後述のように1930年(昭和5年)に日本に呼称を言い換えるように要請があったほか、すでに第二次世界大戦中、汪兆銘政権への配慮から「支那共和国」に代えて「中華民国」を用いるべきとされ、さらに1946年(昭和21年)、改めて外務省より「中華民国」を用いるよう通達が出されている。ただし民間などで中華人民共和国に対しても支那と呼称する者は存在する。辛亥革命以前の共和主義運動の中では、漢人民族主義や、清朝の領土のうち漢人の土地の部分(中国本部、チャイナ・プロパー)のみを領土とする国家を追求する主張もみられたが、1911年(明治44年)以降、実際に共和政権が樹立されるにあたっては、モンゴルチベット東トルキスタン満洲などを含む、清朝の遺領をそのまま枠組みとする領域が領土として主張され、また「中国」という多民族国家がこの領域を単位として古来から一貫して存在してきたという歴史認識が採用されることになった。清朝を打倒して成立した中華民国は、「シナ」だけでなく、その周辺のモンゴルチベット東トルキスタン等もその領土として主張したため、厳密に言えば、支那(シナ)と中国は、領域も住人も、その範囲には著しい相違がある。中国では、シナとその周辺の諸地域、諸民族が古くから一体の「中国」を形成してきた、という歴史認識を採用したため、シナの部分だけを指す、王朝政権の変遷を超えた、通時的な国号を別途に設けることはしなかった。その結果、「中国」の一部分である漢民族の土地だけに対し、ことさら「王朝や政権の変遷を超えた国号としても使用可能な通時的な呼称」を別途つけることは行われなかった。これは中華思想において周辺世界は中華世界の辺境に過ぎず異民族「四夷」が跋扈する「化外の地」とみなしており、対等の国家ではありえなかった。そのため、歴代皇帝が統治する王朝名は存在するが、その中華秩序による国家体制概念を指し示す国家名を必要としなかった。そのため、中国においては上記1.2.のうち、1.の用法で用いられる「支那」と置換可能な呼称も概念も作られることなく、現在に至っている。

  • 「支那」二字源 自梵語,原為古代印度對中國的稱呼;中日甲午戰爭 以後成為輕蔑中國的意思. 中大專業進修學院講師、香港歷史及文化研究會 副會長葉德平博士指出,早在南北朝(公元420年至公 元589年),古代佛教徒以印度為世界中心,自稱 「中 國」,中國則被稱為 「支那」,隨着古印度佛教經典 傳入中國, 「支那」二字也傳入,但當時只是一種稱 呼,並無貶義。 「支那」二字,由稱呼轉化為貶義,要由中日甲 午戰爭說起。清政府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從 此日本人眼中, 「支那」二字等同 「手下敗將」,帶 有輕蔑之意。早於當時出版《中國人留學日本史》( 1895年),已記載中國人留學時,被日本人看低。 1930年,當時的民國政府已堅決表明,絕不接 受 「支那」二字的稱呼;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 , 「支那」成為日本右翼分子用作侮辱華人的稱號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70909/PDF/a2_screen.pdf
  • appledaily 8nov19 heung article mentioning sun yat sen's letter to the founder of waseda university which referred china as 支那
震旦梵語 Cīna-sthāna巴利語 Cīna-rattha),又譯震丹真丹真旦振旦神丹,也稱摩訶震旦Mahā-cīna-sthāna),漢傳佛教經典中,對古代中國的稱呼,與支那支那)同義,又作震旦脂那。這個稱呼可能源自中亞或印度。
现今海峽兩岸各有部分机构以震旦为名,如:
震旦這個名稱,最早的記錄可能可以追溯到205年,秦州刺史派遣至天竺的成光子 由於天竺亦自認為是世界的中心,南北朝開始,震旦這個名稱在佛經中,用來指今天的中國[6][7]。 雜阿毗曇心論[8]與《大毘婆沙論皆以真丹或至那來比喻遙遠之意。丰臣秀吉在回复葡萄牙驻果阿总督的信函中以震旦称呼中国:「此神在竺土唤之为佛法,在震旦以之为儒道,在日域谓诸神道。知神道则知佛法,又知儒道。」
  • term was used to refer to china in《今昔物語集

The Celestial Empire was a name used to refer to China. It was a translation of Tianchao (天朝), a name for China.[1] Accordingly, the name "Celestial" was used to refer to Chinese emigrants to the United StatesCanada, and Australia during the 19th century.[2] Both terms were widely used in the English-language popular mass media of the day,[3][4] but have fallen into disuse later on. Its usage has become popular again in the present day particularly among Chinese Internet users, referring to the current regime and implying either the disapproval of its suppression and arrogance or the national pride as the country emerging into a superpower, depending on the context.


四夷(しい)あるいは夷狄(いてき)は、古代中国中華に対して四方に居住していた異民族に対する総称(蔑称)である。古代中国において、異民族の支配を含め、中国大陸を制した朝廷が自らのことを「中国」、「中華」と呼んだ。また、中華の四方に居住し、朝廷に帰順しない周辺民族を
と呼び、「四夷」あるいは「夷狄」(いてき)と総称した。
夷狄とは中華思想における支配民族(漢民族漢人とは限らない)による異民族への蔑称を意味する。夷狄戎蛮(いてきじゅうばん)や戎狄(じゅうてき)、蛮夷(ばんい)とも呼ばれた。
中華(華の中)に対し、夷狄は外世界(華の外)を指す言葉で、未開・野蛮を意味する。したがって19世紀になるまで中華非中華である夷狄との間に対等な外交は存在せず、朝貢と呼ばれる従属関係のみが結ばれた。
  • 四夷は漢民族(漢人)側から周辺の他民族への呼び名(蔑称)とするのが一般的だが、近年の研究(謝小東遺伝子調査を含める)の結果、これまで考えられてきた漢民族の定義自体が名目上(中国的正統主義による考え)であった可能性が出てきている。
古代文明の進化の差異や朝廷に帰順しない周辺民族から絶えずに攻撃や略奪を受けたことから、これらの呼称に蔑んだ意味を込めたが、現代中国では学術的以外これらの言葉は死語になっている。

  • 周辺民族から絶えず攻撃や略奪を受けていたとする解釈は必ずしも適切ではなく、中華を名乗る側(必ずしも漢民族ではない)も領土拡大に目的に周辺地域への侵略行為を繰り返してきた事実がある。古代漢民族の支配していた中原と呼ばれる地域も、現在の中国河南省および山西省南部などを含めた範囲に限られており、農耕民族である彼等が奪った牧草地を掘り起こすことで砂漠化が促進されたとも言われている。
  • 夷狄と蔑視された非中華の国や民族も独自の文化を築いており、必ずしも中華文明とに優劣があったとは言えない。あくまでも中華側の価値観で見た区別または差別である。
  • 歴史上多くの他民族(夷狄)が進出して王朝を築いたため、実際には中華文明自体が非中華(夷狄)の影響を受けている。
  • 歴史的にも稲作、仏教、鉄器、鐙、胡服から始まる服装など、様々な四夷文化(非中華)が持ち込まれており、文化や宗教価値観(道教含む)などを含めて多くの面で影響を受けているのも事実である。
夷,yí,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会意,弓所持也。东方之人。即我国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殷代分布在今山东省、江苏省一带。后来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南方蛮闽从虫。北方狄从。东方貉从(zhi)。西方从羊。西南僰人,焦侥从人。葢在坤地颇有顺理之性。惟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按天大,地大,人亦大。大象人形。而夷篆从大。则与夏不殊。夏者,中国之人也。从弓者,肃慎氏贡楛矢石砮之类也。

[an ethnohistoricsl dictionary of china by james olson] barbarians were given generic names in the chinese classics and histories. Until the 1930s, the names of the outgroups (wai ren) were commonly written in characters with an animal radical: the di, a northern tribe, were linked to the dog; the man and the min of the south were characterised with reptiles; and qiang was written with a sheep radical.

publications involving 夷
《華夷譯語》狹義指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火原潔馬沙亦黑等奉命編纂的《華夷譯語》一本對譯的辭書;廣義則是對朝廷官方編纂的各種《譯語》、《雜字》、《來文》的統稱。這些《華夷譯語》是中國近代早期的外文譯漢文的官方辭書,附有外語原文原字以及詞義,並以漢字擬音的方式為外文詞彙注音。中國史上各朝各代的朝廷都有着長期對外交涉的傳統,在與來華朝貢的使者交涉的過程中以及往來書信的讀寫過程中,有必要培訓精通外文和漢文的翻譯人才,兼用於接待來華使者並負責安排其在華的伙食住宿等問題。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朝廷在大都(今北京)設立了會同館,負責口譯。明朝洪武年間,在南京應天府的原南京公館館內設會同館。永樂六年(1408年)在北京順天府重設會同館[註 1]正統六年(1441年)按照館址位置分為南北二館,南館三所,北館六所[註 2]。而後該館不斷擴增,截至明朝成化五年(1469年)已有附屬館十八處,包括朝鮮館(朝鮮語)、日本館(日語)、琉球館(琉球語)、安南館(越南語)、真臘館(高棉語)、暹羅館(泰語)、占城館(占語)、爪哇館(爪哇語)、蘇門答喇館(亞齊語)、滿剌加館(馬來語)、達達館(蒙古語)、回回館(波斯語)、畏兀兒館(察合台語)、西番館(藏語)、河西館(河西語[註 3])、緬甸館(緬甸語)和雲南百夷館(雲南傣語[註 4]明朝永樂五年(1407年)在北京順天府首設四夷館,專門負責筆譯,隸屬翰林院,選取國子監生培訓。下分八館:韃靼館(蒙古語)、女直館(女真語)、西番館(藏語)、西天館(梵語)、回回館(波斯語)、高昌館(察合台語)、百夷館(傣語)、緬甸館(緬甸語)。正德六年(1511年)增設八百館(泰沅語[參 5]萬曆七年(1579年)增設暹羅館(泰語),共為四夷館十館[註 5]清朝順治元年(1644年),滿洲人入關,將四夷館更名為「四譯館」,百夷館更名「百譯館」,因女真語早已演變為滿語,且朝廷上的滿族人多通曉蒙古語,所以撤銷韃靼館和女直館,剩下西番、西天、回回、高昌、百譯、緬甸、八百、暹羅八館。乾隆十三年農曆九月(1748年)乾隆皇帝在學習藏文的過程中審閱《西番譯語》,下令合併會同館、四譯館為「會同四譯館」,並按照收詞量高且較全面的四譯館版《西番譯語》,重新編纂各館《譯語》[註 6]。會同四譯館下分西域館、百譯館二館,前者包括原西番、西天、回回、高昌四館,後者包括原百譯、緬甸、八百、暹羅四館。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帝趁蘇祿蘇丹國使者來華,增設蘇祿館(蘇祿語)。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增南掌館(老撾語)。蘇祿、南掌二館隸屬百譯館。

  • 书中各语种均由四译馆和有关各省督抚采录。汉字墨笔楷书,番、夷字依形体特点或行或楷。半页分右上、左上、右下、左下横写四组单词,唯《西天真实名经》和《僰夷译语》竖写。每组3行,第1行是本字(词),第2行是字义,第3行是发音。字义和发音用汉字注。行距疏朗,字体清晰典雅。各种译语包括:

1、 英、法、拉丁、意、葡、德及西天(梵文)译语7种28册,每种收字730至2094个。
2、 缅甸暹罗苏禄、琉球译语4种8册,每种收字282至1232个。
3、 西番译语(藏语)1种5册,收字2123个。
4、 川番译语9种9册,每种收字700多个,均系四川省松番、龙安、茂州等地西番语种。
5、 倮罗译语5种5册,每种收字280至740个。
6、 云南耿马、僰夷、车里、猛麻等17个地区民族译语13种13册,每种收字338至806个。
7、 广西省庆远府镇安府太平府属地民族译语3种3册,每种收字71至170个。
各语种按门类分为天文、地理、时令、香药、花木、人事、宫殿、饮食、衣服、方域、珍宝、经部、身体、人物、器用、文史、鸟兽、数目、通用诸门不等。与现藏于国内外诸明清刻、抄本《华夷译语》比较,清内府抄本《华夷译语》所收英、法、拉丁、意、葡、德及我国四川、云南、广西三省的少数民族语种之多,为前者不可比。

  •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959188, 
- 華事夷言 by 林則徐

National flag, national song
- history of national flag (since qing dynasty) singtao 19feb19 f2
- history of national anthem http://pdf.wenweipo.com/2020/07/25/b04-0725.pdf
Five Races Under One Union was one of the major principles upon which the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 in 1911 at the time of the Xinhai Revolution.This principle emphasized harmony between what were considered the five major ethnic groups in China, as represented by the colored stripes of the Five-Colored Flag of the Republic: the Han (red); the Manchus (yellow); the Mongols (blue); the "Hui" (white); and the Tibetans (black).Historical records from the Sui dynasty show a system of military banners using the five colors to represent the Five Elements: red for fire, blue for wood, yellow for earth, white for metal, and black for water. The Tang dynasty inherited this system, and has arranged the colors in a united flag according to the above order of the elements, for military use.[7] In the Liao and Song periods, the Khitan people used the same flag design, as depicted in Chinese painting. During the reign of the Mongol Yuan dynasty the five colors started to symbolize ethnicities (五色四夷) in a multiethnic state.[8] In later historical periods, this "flag of the five united elements" was altered and readapted for military and official uses. A Qing dynasty painting depicting the Banners victory over the Muslim Du Wenxiu rebellion in Yunnan, includes a Qing military flag with the five elements arranged in the order of yellow, white, black, green and red.


-http://pdf.wenweipo.com/2016/09/29/a35-0929.pdf新中國確定國旗、國徽、國歌的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記者在中國政協文史館採訪中得知,1949年6月16日,新政協籌備會常務委員會授權籌備會第六小組負責草擬國旗、國徽、國歌等方案。7月4日,第六小組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決定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名義向全國人民發表啟事,公開徵集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並草擬了徵集條例呈送籌備會批准公佈。

國慶
-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國慶都舉行大型慶典活動,同時舉行閱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本着勤儉建國的方針,決定改革國慶制度。此後,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國慶均在天安門前舉行盛大的集會和群眾遊行活動,但未舉行閱兵。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遊園聯歡活動等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進行群眾遊行。1984年,國慶35周年,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遊行。在此後的十幾年間,均採用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再舉行國慶閱兵式和群眾慶祝遊行。1999年10月1日,國慶50周年,舉行了盛大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遊行。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世紀舉行的最後一次盛大國慶慶典。http://pdf.wenweipo.com/2016/09/29/a35-0929.pdf

The Constitution of China (simplified Chinese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traditional Chinese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pinyinZhōnghuá Rénmín Gònghéguó Xiànfǎ) is nominally the supreme law with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current version was adopted by the 5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n December 4, 1982, with further revisions in 1988, 1993, 1999, and 2004. Three previous state constitutions—those of 19541975, and 1978—were superseded in turn. The current constitution is China's twelfth constitution since 1911. See a timeline of all previous constitutions and amendments here. The Constitution has five sections which are the preamble, general principles, fundamental rights and duties of citizens, structure of the state (which includes such state organs as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the State Council, the Local People's Congress and Local People's Governments and the People's Courts and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s), the national flag and the emblems of the state.
Much of the PRC Constitution is modeled after the 1936 Constitu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but there are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or example, while the Soviet constitution contains an explicit right of secession,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explicitly forbids secession. While the Soviet constitution formally creates a federal system,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formally creates a unitary multi-national state.
The Constitution was amended on March 14, 2004 to include guarantees regarding private property ("legally obtained private property of the citizens shall not be violated,") and human rights ("the State respects and protects human rights.") This was argued by the government to be progress for Chinese democracy and a sign from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at they recognised the need for change, because the booming Chinese economy had created a wealthy new middle class who wanted protection of their own property.
- 2018 amendment 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18-03/12/content_2046540.htm 


studying overseas
- 二十世纪上半叶留学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70227/PDF/b8_screen.pdf


八七会议是对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一幢公寓举行的中央紧急会议的称呼。1927年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训令组成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张国焘周恩来李维汉李立三张太雷;7月25日增加瞿秋白)召集会议。会议主题为清算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的错误,确定以后的方针会议开了一天。8月7日,按照临时中央成立时的决定,中共中央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于汉口召开紧急会议(通称“八七”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8人,候补中委3人及其他方面代表共21人。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和纽曼、洛蜀莫娃也参加了会议。总书记陈独秀缺席。周恩来因率领八一南昌起义部队也缺席。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罗明纳兹主持会议,会址在原汉口俄租界三教街41号(现鄱阳街139号),苏联农业顾问罗卓莫夫住所。
- [bauhinia magazine] aug2019 issue decision to take shantou to gain access to sea failed, uprising in guangzhou also failed.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苏联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42人,其中有表决权的正式代表为84人,代表当时全国13多万名党员。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党内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以及中国共产党要发动的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前途等问题上存在着分歧。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加以解决。由于此时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的镇压政策,中国共产党很难找到一个安全的开会地点,加上1928年春夏间将相继在莫斯科召开赤色职工国际第四次大会、共产国际第六次大会和少共国际第五次大会,中国共产党考虑到届时将派代表出席这几个大会,而且也希望能够得到共产国际的及时指导,遂决定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1928年3月,共产国际来电同意中共六大在苏联境内召开。4月2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开会研究召开六大的问题,决定李维汉任弼时留守,负责中共中央日常工作,邓小平为留守中央秘书长。1928年4月下旬起,瞿秋白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和100多位参加六大的代表相继分批秘密前往莫斯科。1928年6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苏联莫斯科开幕,由向忠发主持,布哈林代表共产国际作了名为《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的报告,瞿秋白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五届中央委员会作了《中国革命与共产党》的政治报告,周恩来作了组织报告和军事报告,李立三作了农民问题报告,向忠发作了职工运动报告。中共六大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苏维埃政权、农民、土地、职工、宣传、民族、妇女、青年团等问题的决议和经过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有23人,候补中央委员有13人。中共六大对中国共产党有重大历史意义,它集中解决了当时困扰中国共产党的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认为当时的中华民国仍 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引起中国革命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第二个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形势和中国 共产党的以后任务,中共六大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现在处于低潮,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而是做 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这两个重要问题的解决,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共产党全党的思想,对克服当时中国共产党党内存在的“左”倾情绪,实现斗争方式的转变 起了积极的作用。
没有参加六大的人
  • 陈独秀,他已于1927年八七会议上被撤总书记职务,但是周恩来和王若飞亲访陈独秀,带来共产国际邀请陈独秀出席六大的口信,陈独秀反问“中国问题为什么要到外国去讨论?”,拒绝出席。
  • 毛泽东,他已于1927年9月秋收起义上井冈山,此时他正在中国共产党的井冈山根据地[1]
  • 朱德,他于1928年4月赴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此时他正在中国共产党的井冈山根据地。
- 2010年,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期间与俄时任总理普京就中共六大会址修復工程达成共识。2013年,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共同见证签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互设文化中心的协定》的补充议定书,确定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作为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的分支机构管理和运营。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70706/PDF/a21_screen.pdf
-  http://tv.cntv.cn/video/VSET100279950544/58d60db175444b5bb97d5d4a7dcc3195 



遵義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一次擴大會議。1935年1月15日至17日,紅一方面軍長征途中佔領了貴州遵義,於是順道於當地舉行會議,地點在遵義城琵琶橋(後改名子尹路、又改稱紅旗路)東側87號。會議改變了原來的三人團博古李德周恩來)領導,增補毛澤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形成了張聞天周恩來、毛澤東等人的新領導集體,毛澤東恢復了對紅軍的軍事指揮權。1931年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蘇聯派在蘇聯共產國際的幫助下實際取得了中共的最高領導權。此後,毛澤東被奪取了軍事領導權,其軍事戰略被放棄。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機關和中央紅軍(又稱紅一方面軍)在第五次反圍剿戰役中慘重失敗,幾乎被國軍消滅。中央紅軍8.6萬人被迫撤離根據地,向西突圍,開始長征。長征初期,中共中央領導人博古依靠與共產國際有關係的軍事顧問李德。李德並不清楚紅軍的具體情況,指揮能力也並不出色,從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紅軍初期的失利。在強渡湘江後,紅軍和中央機關人員銳減到3萬多人。在此影響下,紅軍內部產生對博古及李德的不滿,一些支持蘇聯派的的中央領導人如王稼祥張聞天等,也改變態度,轉而支持毛澤東的主張。紅軍根據毛澤東的指揮,改向國軍力量薄弱的貴州挺進,並在佔領貴州北部重鎮遵義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開了遵義會議,其目的是為總結第五次反圍剿紅軍一方失敗的經驗和教訓。


延安文艺座谈会
-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6/24/content_1545090.htm1942年5月2日至23日,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了有文艺工作者、中央各部门负责人共100多人参加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中央政治局委员朱德、陈云、任弼时、王稼祥、博古等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对后来党的文艺政策的制定和文艺工作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liberation of guangdong and hainan
- from biography of 孙干卿(1919年1月-2019年1月5日)[1]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梧台镇北安合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1950年,刚刚渡过长江解放广州不几天,孙干卿又接到了解放海南岛的命令。那场战斗很苦,多数战士都是北方兵,有的连大海也没见过,很多人一坐船就晕,严重的吐得连胆汁都出来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解放海南岛的战役打响了。孙干卿每次回忆起那段往事,就笑称,是两个偶然因素成就了解放海南岛战役。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
- 1952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召开的背景:是由于美国片面制造对日和约,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另外,美国侵略者破坏朝鲜停战谈判和在亚洲区域建立军事基地,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亚洲及太平洋区域的和平和安全遭到严重的威胁。中国著名和平人士宋庆龄郭沫若彭真刘宁一等十一人代表中国人民的意志,并根据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国际和平保卫者的热诚建议,于1952年3月联名邀请亚洲和太平洋区域的和平人士共同发起了这次会议。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 由于美国片面制造对日和约,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也由于美国侵略者破坏朝鲜停战谈判和在亚洲区域建立军事基地,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亚洲及太平洋区域的和平和安全遭到严重的威胁,中国著名和平人士宋庆龄郭沫若彭真刘宁一等十一人代表中国人民的意志,并根据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国际和平保卫者的热诚建议,于1952年 3月联名邀请亚洲和太平洋区域的和平人士共同发起了这次会议。1952年10月2日至12日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苏、朝、蒙、印、日、澳、智利和墨西哥等及美洲太平洋沿岸的三十七个国家的代表。会议一致通过“告世界人民书”、”致联合国书“、”关于日本问题的决议“、关于朝鲜问题的决议”、“关于文化交流问题的决议”、“关于建立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的决议”等是一项决议。

cultural revolution
- note the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from 1966-76 in wikipedia (chinese only)
The Socialist Education Movement (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or 社教運動), also known as the Four Cleanups Movement (四清運動) was a movement launched by Mao Zedong in 1963. Mao sought to remove reactionary elements within the bureaucrac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aying that "governance is also a process of socialist education."The goal of the movement was to cleanse politicseconomyorganization, and ideology (the four cleanups). It was to last until 1966. What this movement entailed was that intellectuals were sent to the countryside to be re-educated by peasants. They still attended school, but also worked in factories and with peasants.
The Criticize Lin (Biao), Criticize Confucius Campaign(simplified Chinese: 批林批孔运动; traditional Chinese: 批林批孔運動; pinyin: pī Lín pī Kǒng yùndòng) (also called the Anti-Lin Biao, Anti-Confucius campaign) was a political propaganda campaign started by Mao Zedong and his wife, Jiang Qing, the leader of the Gang of Four. It lasted from 1973 until the end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1976. The campaign produced detailed Maoist interpretations of Chinese history, and was used as a tool by the Gang of Four to attack their enemies. The campaign continued in several phases, beginning as an academic attempt to interpret Chinese history according to Mao's political theories. In 1974 the campaign was joined with another, pre-existent campaign to attack Lin Biao, who had allegedly attempted to assassinate Mao in a failed coup before his death in 1971. In early 1975 the campaign was modified to indirectly attack China's Premier, Zhou Enlai, and other senior Chinese leaders. In mid-1975 the Gang of Four introduced debate on The Water Margin as a tool to attack their enemies. The campaign only ended in 1976, when the Gang of Four were arrested, end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73年7月4日,毛澤東指出:「尊孔反法,國民黨也是一樣啊!林彪也是啊!」9月,毛澤東在會見外賓時說:「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罵我是秦始皇。中國歷來分兩派,一派講秦始皇好,一派講秦始皇壞。我贊成秦始皇,不贊成孔夫子。」1974年1月18日,毛澤東批准江青王洪文的要求,轉發江青主持選編的《林彪與孔孟之道》,批林批孔運動展開當時中國大陸各地的孔廟及相關文物古跡因此遭到了極大的破壞[2]。許多與批林批孔運動相關的書籍出版,導致儒家思想方面的學術發展受到很大阻礙。例如,當時著名學者、中山大學教授王季思由於拒絕批判儒家學說,而被視為「反動學術權威」,遭到殘酷迫害[3]

巴山輪會議
1985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到一个关键点,何去何从,面临新的抉择。而由数十位国内外顶尖经济专家参与的巴山轮会议,给中国经济发展间接地提出了治理方向,让中国人初次知道了什么是好的宏观经济管理,什么是中国眼前该做的事情。巴山轮会议”召开的一个背景是,1984年第四季度中国发生银行信贷失控,投资猛增,消费增长过快,物价上涨幅度达到10%。如何看待宏观经济形势?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1985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到第7个年头。“从1979到80年代初那几年,中国刚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一下跳到市场经济里,要一个过程。从高层决策者到经济学界,知识背景都不够。当时学习东欧的经验较多。无非是在原有的计划经济框架里,加点市场机制到里面。这方面东欧做得最多。但是东欧并没有把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到了1985年,中国人觉得光学东欧改革是不够的了,也要学习西方的市场经济国家经验。1985年,是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的一个转折点。”赵人伟这样评述巴山轮会议的背景。巴山轮会议后,到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的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到了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巴山轮会议,对中央负责起草文件的人是有很大影响的。它既有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又对1992年确定市场经济有推动作用。它的最大的意义就在这里。”赵人伟总结道。加过巴山轮会议的很多人,通过那个会议改变了自己后来的人生道路,现在都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就连翻译也不例外。在那次会议上,很多人与国外的经济学家建立了很好的联系,通过他们的帮助,许多人都得以有了出国学习的机会。比如郭树清、楼继伟、田源等一批人,后来都到国外学习过。

1984年9月3日-9月1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前约一个月),在杭州德清县莫干山上,召开了由朱嘉明、刘佑成、黄江南、张钢等青年经济工作者组织的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简称”莫干山会议“。十二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城市改革,而改革一进入城市,分歧和矛盾就出现了,高度的改革共识也就终结了,莫干山会议赶上了改革氛围最好的时代的尾巴。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有124人,他们是由会议筹备组根据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300余篇应征论文挑选出来的。在选拔过程中,不讲关系、不讲学历、不讲职称、不讲职业、不讲“名气”,凭论文水平确认代表资格。莫干山会议的宗旨是 “为党和国家献计献策”,中心议题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早在开会前,张钢和刘佑成在浙江省委的会议室向省委省政府领导报告了会议的目的及准备情况,获得支持,确定了会议的时间与地点。为保障会议顺利进行,实行了一级保卫、食品检验等各项安全措施。会后,秘书组又向浙江省常委做了汇报。


Monument
-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60305/PDF/a1_screen.pdf 皇帝陵
- 故宮
  • http://pdf.wenweipo.com/2016/09/29/c01-0929.pdf養心殿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位於內廷乾清宮西側。清朝康熙年間,這裡曾經作為宮中造辦處的作坊,專門製作宮廷御用物品。自雍正皇帝居住養心殿後,造辦處的各作坊遂逐漸遷出內廷,這裡就一直作為清代皇帝的寢宮,至乾隆年加以改造、添建,成為一組集召見群臣、處理政務、皇帝讀書、學習及居住為一體的多功能建築群。一直到溥儀出宮,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後居住在養心殿。養心殿是工字形建築,分為前朝和後寢,中間以穿堂相連。前殿三間,中間一間為皇帝召見大臣處理政務的地方,東間就是「垂簾聽政」的場所,西間有雍正皇帝手書「勤政親賢」匾,是皇帝召見軍機大臣的地方。
  • 颐和园的宝云阁是一座精緻的铜殿建筑,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万寿山佛香阁西侧五方阁建筑群的中央,是清代帝后诵经拜佛的场所。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70301/PDF/b16_screen.pdf
- great wall
  •  Mutianyu (Chinese慕田峪pinyinMùtiányù) is a section of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located in Huairou County 70 km northeast of central Beijing. The Mutianyu section of the Great Wall is connected with Jiankou in the west and Lianhuachi in the east. As one of the best-preserved parts of the Great Wall, the Mutianyu section of the Great Wall used to serve as the northern barrier defending the capital and the imperial tombs.First built in the mid-6th century during the Northern Qi, Mutianyu Great Wall is older than the Badaling section of the Great Wall. In the Ming dynasty,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General Xu Da, construction of the present wall began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wall of Northern Qi. In 1404, a pass was built in the wall. In 1569, the Mutianyu Great Wall was rebuilt and till today most parts of it are well preserved. The Mutianyu Great Wall has the largest construction scale and best quality among all sections of Great Wall.
  • You see all the little square shaped buildings on the “great wall”? On top of each of it is a fire pit. There’s a lot of wood in there. Really flammable wood. So when timmy sees a invasion, he lights up the fire C8. The guard close by sees the fire, and lights his fire, C9. C10 didn’t see the invasion at all, but he sees a fire so he lights up his, C10. Then C11, C12, C13, C14, C15…… So on and on. Until it reaches where the main army is, and they follow the fire, march march march. Kill invaders, rescue Timmy. It’s like a game of telephone. So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real wall by definition, but more like a walkie talkie, a communicator. https://www.quora.com/Has-the-wall-of-China-really-protected-the-country-from-invasion
Official documents
- 奏摺

  •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61207/PDF/b11_screen.pdf

- 扎
  • [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published by commercial press] 文书名。下行文。始用于宋朝,时称扎子,为机密文书。樞密院处置公事,均用意指挥所部。中书扎子,宰相押字在上,次相及参政依次向下;樞密院扎子则樞密院长押字在下,副长官依次向上。元,明两朝改称扎付。清朝沿用,但將与扎付区别使用。



Civilisation
江右人,即為江右民系,又稱贛民系,是影響深遠的漢族民系之一,江右民系以贛語為母語,以江西為中心分佈於江西北部、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區,以贛江、瓦子角、瓦屑壩、撫河流域、吉泰盆地同遷的漢人為民系認同,有着自己獨特文化、語言、風俗、贛派建築風格的漢族民系江右文化江西文化或及其周邊文化的代表之一。江右文化的三大支柱為豫章文化臨川文化廬陵文化


government officials
The Nine Ministers (Chinese: 九卿; pinyin: jiǔ qīng) was the collective name for nine high officials in the imperial government of the Han dynasty (206 BC–220 AD), who each headed a specialised ministry and were subordinates to the Three Councillors of State.The term Nine Ministers could also refer to the nine high-ranking officials in the Ming dynasty, namely, the respective functional heads of the Six Ministries, the Censorate, the Office of Transmission, and the Grand Court of Revision. 九卿時期的中央政府九個主要的官職,通常也以此來表示整個朝廷。分別是:奉常漢景帝太常)、郎中令漢武帝時改稱光祿勛東漢時復舊)、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大行令、武帝時又改大鴻臚)、宗正治粟內史(漢武帝時改大司農)、少府魏晉起,九卿職任轉輕,政務轉由尚書台辦理。梁武帝天監七年(508年)改置十二卿[1]
  • 春卿:太常卿、宗正卿、司農卿
  • 夏卿:太府卿、少府卿、太僕卿
  • 秋卿:衛尉卿、廷尉卿、大匠卿
  • 冬卿:光祿卿、鴻臚卿、太舟卿
南朝陳基本沿襲梁制,隋朝恢復九卿制度。隋五代迄於九卿基本上為遷轉之官,位秩很高但沒有實際職務。唯宗正一職迄而不廢。明朝,以六部尚書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為「大九卿」;太常寺卿太僕寺卿光祿寺卿詹事翰林學士鴻臚寺卿國子監祭酒上林苑卿、尚寶司卿為「小九卿」。清朝,九卿泛指六部尚書之外的獨立官署的長官,但沒有明確的範圍;另稱宗人府府丞詹事太常寺太僕寺卿、光祿寺卿、鴻臚寺卿、國子監祭酒順天府府尹、左右春坊庶子為「小九卿」。
太史,中国古代官名。太史在西周春秋时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後汉书·光武纪》注:“史官之长也。”后来职位渐低,秦朝太史令汉朝太常,掌天文历法,六百石[1]魏晋以后修史的职务划归著作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隋朝太史监唐朝太史局唐肃宗时又改为司天台,至明清两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因此又称翰林为太史。清朝時,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雍正元年(1723年)、乾隆元年(1736年)曾開立非常設的國史館。乾隆三十年(1765年),國史館成為常設機構。司马迁官职即为太史,在《史记》中的作者评述多以“太史公曰”的句子起始,所以太史一词有时也指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如:唐朝柳宗元柳河东集》:“参之太史。”后代作者则模仿司马迁自称“太史氏”。

  • note that there were 太史 even after fall of qing dynasty - refer to hku school of chinese history


dissolved provincial administration
Zhiliformerly romanized as Chihli, was a northern province of China from the 14th-century Ming Dynasty until the province was dissolved in 1928 during the Warlord EraThe name Zhili means "directly ruled" and indicates regions directly ruled by the imperial government of China. Zhili province was first constitut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when the capital of China was located at Nanjing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1403, the Ming Yongle Emperor relocated the capital to Beiping, which was subsequently renamed Beijing.[1]The region known as North Zhili was composed of parts of the modern provinces of Hebei, Henan, Shandong, including the provincial-level municipalities of Beijing and Tianjin. There was another region located around the "reserve capital" Nanjing known as South Zhili that included parts of what are today the provinces of Jiangsu and Anhui, including the provincial-level municipality of ShanghaiDuring the Qing Dynasty, Nanjing lost its status of the "second capital" and Southern Zhili was reconstituted as a regular province, Jiangnan, while Northern Zhili was renamed Zhili Province. In the 18th century the borders of Zhili province were redrawn and spread over what is today Beijing, Tianjin and the provinces of Hebei, Western Liaoning, Northern Henan, and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citation needed] In 1928 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signed portions of northern Zhili province to its neighbors in the north and renamed the remainder Hebei Province.   
直隷(ちょくれい、直隷省とも)は代から代にかけて、黄河下流の北部地域を指した行政区画。現在の河北省の地域にほぼ該当する(大きくは直轄市となっている北京天津は河北省から外れ、もとは内モンゴル(熱河省)の熱河周辺が河北省に編入された)。「直隷」という字面の通り、「中華皇帝のおひざもと」の地域をいう。元々は明初期に首都とされた応天府(南京)周辺を直隷と呼んでいた。しかし永楽帝が北平府(北京)を根拠として簒奪を行い、首都を北京に移したことで北京周辺(現在の河北省)は北直隷と呼ばれ、南京周辺は南直隷(現在の江蘇省安徽省)と呼ばれるようになった。その次の清は北京に都を置くとともに北直隷のみを存続させて直隷総督(Jyli uheri kadalara amban)を任命した。直隷総督は首都を総括する地方長官ということもあり、地方官で最も地位の高いものとされた(清末の光緒33年(1907年)に設置された東三省総督は直隷総督と同地位とみなされた)一方、南直隷は廃止されて江蘇・安徽の両省に分割された。民国17年(1928年)に中華民国が北京から南京に首都を変更したときに、河北省と変更され、地域の多少の異動を含みつつ現代に至っている。

在中國的黨政機構序列中,署的設置並不多見。相比較於眾多部、委、局、辦,「署」堪稱是使用率最低的機構名稱,主要可分為四類。署在內地政治體系中,更強調執行性、事務性。譬如海關總署只負責出入境監管和關稅徵收,而關稅政策決策等由財政部掌握,進出口管理則由商務部負責。歷史上,海關總署曾長達二十七年併入對外貿易部,直到一九八○年才改為直屬國務院。新聞出版署在一八年機構改革後劃歸中央宣傳部;國際發展合作署負責對外援助事宜,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領導。至於地區行政公署、外交特派員公署,更是強調「派出機構」屬性,凸顯集中統一領導和垂直管轄,對授權主體負責。維護國安公署,亦屬於此類。北京還有一些部委雖然也有特派員設置,如商務部、審計署,都在全國設有十幾個跨省的特派員,級別相當於司局級,但機構名稱是特派員辦事處,並非公署。從建制上看,公署相對於辦事處,更具實體化、綜合性特徵,功能更為多元完善,地位也更高。這與外交、國家安全事務的主權象徵意義更加相稱,也可更好匹配相關工作銜接。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622/00184_010.html 

x長
「長」是中國最普遍的職務稱呼。部委機關裏有部長、局長、處長、科長,地方上有省長、市長、縣長,軍隊編制有軍長、師長、團長,此外還有廠長、會長、所長等,各司其職,領導一方。這幾年,內地出現了很多新的「長」,比如河長、山長、街長、路長。同樣的,還有湖長、林長、山長。西安市就在秦嶺設置了各級山長,每一座山峰,每一個峪口都有負責人,目的是為了青山長在、碧水長流。城市裏的街長、路長,也是類似思路,按照網格化管理理念,提升微觀治理效能。這些「長」並不額外增加崗位,而是壓實官員肩頭的擔子。最近最受關注的「長」當屬鏈長,如集成電路產業鏈鏈長、VR產業鏈鏈長、生物醫藥產業鏈鏈長等,由黨政高官兼任,職責是全面掌握產業鏈的發展,包括技術研發、生產製造、資金、物流、用工等全鏈條。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00820/PDF/b7_screen.pdf
內地擁有全球最龐大的官僚隊伍,各種「長」遍地。有個民間段子說的是,在北京街頭隨便扔個石子,就可能砸到兩個處長。部委設有部長、司長、處長、科長,地方有省長、市長、縣長、鄉長,軍隊有軍長、師長、團長、連長,此外還有各種院長、所長、廠長、會長,以及參謀長、審計長、檢察長、教務長等。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824/00184_010.html

calendar
夏历是古代汉族历法之一,与黄帝历颛顼历殷历周历、鲁历合称古六历。传说是夏代创立的历法,原历法规则已轶失,现只从一些古籍上了解一些内容:采用冬至之月为子月作历算一岁开始,历法年则采用以建寅月开始,即寅正(后来叫做夏正),其大致是采用整数366天为一岁,用减差法和正闰余,来调整时差。现在被称为夏历的中国传统历法,是辛亥革命使用西历后,一些人以为中国传统历法行的是夏正,所以就叫夏历。其实现在使用的这部传统历法,其基本规则是沿用汉代制定的汉历太初历),所以应该叫汉历。目前称为农历、阴历古历旧历等。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这一点与阴历原则相同,所以有阴历的成分;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以及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仍使用夏历(汉历)来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夏历与殷历周历秦历不同,主要在于以哪个月为正(作为一年之始)。一年十二个月,分为子月、丑月、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注意:不是戍)、亥月。夏历采用“定朔法”——以朔日为每月的初一,又将回归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在缺中气之月置闰,既反映了太阳热力作用对地球的影响,又反映了以月亮为主,加上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共振的周期变化,融阴月阳年为一体,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因闰月游移不定,各年同名节气在格里历(简称格历)3-4天里波动,不便推算、记忆和使用。夏历以寅月为正月。
- 「元旦」 這個詞在古代本來指 的就是農曆大年初一。民國實行公 元(西元),其涵義移植到了公曆 新年。當時為推行公曆,與西方接 軌,北洋政府曾將春節與元旦合併 ,廢止農曆新年。但春節是千百年 農耕文明的產物,根深蒂固,豈是 幾發通令就能撼動的?這 「新年」 新政,始終引不起共鳴,民間根本 不買帳,沒幾年便無疾而終。 其實,北洋政府合併新年,也 是受日本的啟發。日本在明治維新 之後的一八七三年,改用歐洲的格 里曆,開始過西方的新年,不再慶 祝舊曆正月。但兩國歷史傳承、風 土人情差異巨大。新 「新年」 在日 本被接納,在中國卻栽了跟頭。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00124/PDF/b3_screen.pdf
我國夏曆有兩種「月」,一種是以月圓月缺周期定的「朔望月」,平均二十九天半,屬於「太陰曆」體系;一種是以二十四節氣測定的「回歸月」,每個月平均三十天有餘,每月兩節氣,一年十二個月共二十四節氣,屬於「太陽曆」體系。以十二地支配月,叫「月建」。寅卯辰是春三月,巳午未是夏三月,申酉戌是秋三月,亥子丑是冬三月。這些「月」都是「回歸月」。立春雨水,屬「建寅之月」,簡稱寅月。驚蟄春分,屬「建卯之月」,簡稱卯月。然後清明穀雨屬辰月,直到大雪冬至屬子月,小寒大寒屬丑月。立春、驚蟄等是奇數的節氣,再沒有別稱;雨水、春分等是偶數的節氣,又叫「中氣」。立春是寅月開始,同時是上一個月丑月的終結。立春是「寅月節」,雨水是「寅月中」;驚蟄是「卯月節」,既是卯月開始,也是寅月終結,春分是「卯月中」,餘此類推。現在談過二十四節氣,以及每月開始的「節氣」和其間的「中氣」,大家才可以理解「三正說」的:「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相傳夏朝以「建寅之月」為歲首,就是今天我們以立春為一年開始的規定。殷是商朝的別稱,古人認為商朝以「建丑之月」為一年開始。大雪是「子月節」,冬至是「子月中」,古人認為周朝以「建子之月」為一年的開始,當中我們還可以見到「冬至大過年初一」,即簡稱「冬大過年」的痕跡。前面還說過秦代以「十月」為歲首,大概就對應「建亥之月」的立冬和小雪兩個節氣了。歷代對「一年開始」有不同制度,中華民國成立之前,以夏曆正月初一為歲首,官民稱便。
http://pdf.wenweipo.com/2020/03/02/b07-0302.pdf

agriculture
六谷中国古代的六种主要谷物,最早见于《周礼》“膳夫”。《吕氏春秋》“审时篇”记载了)、(黍米)、大麻)、(大豆)、六种谷物。《三字经》中,将并成为六谷,其中高梁和小麥並非中國原生作物。(english translation - https://ctext.org/three-character-classic/zh?en=on Rice, spiked millet, pulse, wheat, glutinous millet and common millet. These six grains are those which men eat. )
- 古今注 - 九穀:黍、稷、稻、粱、三豆、二麥。
Foxtail Millet 小米 is known to have been the first domesticated millet. Chinese legends attribute the domestication of millet to Shennong, the legendary Emperor of China. According to zhongguo tongshi tv series,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wheat from middle east (southern turkey, syria, lebanon, israel), foxtail millet's importance as staple food has been taken over by wheat.

  • 野米(Wild rice) 又叫冰湖野米,也稱為「米」中之王及「穀物中的魚子醬」,主要來自加拿大與美國交界處的大湖地區,所以又叫加拿大米(Canada rice)或印第安米(Indian Rice)。野米生長於原生態的環境中,在清新的空氣、毫無污染的純淨湖水、冬季覆蓋的厚雪、冰川形成的地質結構中生長,當地政府禁止在野米生長的湖水中使用任何肥料、殺蟲劑、除草劑,以保持其全天然的原始生長環境。由於野米是野生狀態,成為天然有機的養生食材,其膳食纖維含量較高,具有排毒、滋潤皮膚的功效,今期特別以這種食材為主,配以牛肉、無花果、米飯等,烹調出三款養生菜。 ■文、圖︰小松本太太野米,內地稱為「黑野米」,它不是米,是「六穀」--「稻、粱、菰、麥、黍、稷」中的菰(gu),又稱為雕胡,其植株學名叫水生菰(Zizania aquatica),一種像蘆葦的草,茭白就是這水生菰的莖,可以說野米是茭白的種子。杜甫詩「波漂菰米沉雲黑」者,正是野米的寫照。內地在江蘇等地有產,但產量很少,古時稱為「貢米」,是獻給帝王食用的貢米,非常珍貴。早在幾百年前,當地的印第安人就把這種香純、營養豐富又具有堅果獨特味道的水生植物野米作為主要食品之一。野米每年成熟一次,印第安人乘着小舟用特製的工具以傳統手工收割方式,輕輕敲刷成熟的米穗,讓野米的米粒掉落船中然後收集。http://pdf.wenweipo.com/2019/05/19/a11-0519.pdf
- 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生物考古實驗室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合作,利用植硅體分析法對安徽蚌埠雙墩新石器時代遺址地層沉積物進行研究,證明在距今7,000年前後,該地區就出現了北方黃米(黍)和南方水稻共存的現象,這是目前淮河中下游地區發現最早的稻黍共存記錄。http://pdf.wenweipo.com/2019/01/08/a16-0108.pdf

animal husbandry
六畜是中国的一种说法,是指六种家畜。在新石器时代结束前,六畜都已驯化成功。“六畜”一词,屡见于《左传》、《周礼》等先秦典籍,最早解释六畜内涵的,是《尔雅》“释畜”,该书中的六畜排列为:马、牛、羊、猪、狗、鸡。《三字经》中将六畜排列为“马、牛、羊、鸡、犬、豕”。

dairy farming
[the history of dairy farm by nigel cameron] in china water buffaloes were common in the sub-tropical zone, and their milk was used for human consumption on a small scale. The cause was to shut out the barbarian tribal peoples of central asia, including their culture of using milk in daily diet (concentrated on exploitation of pigs and fowl).  Cows and yaks were central asians' daily source of milk, with which they made a variety of products including butter and cheese.  They also raised sheep. Chinese had absorbed from cow-rearing india the religiion called buddhism starting in 1st c ad (but not cow) On the other hand, the western horse, descendant of central asian przewalsky wild horse was brought in quite early and domesticated. The cow finally came to china in 19th c as the treaty ports were forced open by the superior military and naval power of various western nations.

court matters
九锡中国汉朝晋朝等朝代皇帝给臣子的九种最高赏赐。“锡”同“赐”[1]。九锡包括一锡车马,再锡衣服,三锡虎贲[2],四锡乐器,五锡纳陛[3],六锡朱户[4],七锡,八锡,九锡秬鬯[5][6]。这些物件通常是天子才能使用,赏赐形式上的意义远大于使用价值。九锡之說始於周代[7]齊桓公曾接受其中的二錫[8]。其制度於后来汉代正式形成,历史上第一位被授予九锡的大臣是王莽[9]因自王莽始,受九锡者之后大多篡位,故后世功臣多拒受九锡以避嫌。

士族,是中国歷史上自东汉唐朝五代,世代為高官的士大夫階層,是一种贵族化的官僚家族宋代及以後,「士族」一詞含義有所改變。士人取得官位後,就是士族,已沒有累世為高官的意思。士族名称甚多,据考证还有世门高门门户门阀门地门第门胄门望华侪华腴膏腴膏粱甲族贵游贵势贵族望族势族势家世家世胄世族金张世族大姓甲姓著姓右姓阀阅名族高族高门大族士流鼎族盛族冠族华族右族权族士族往往擁有大量土地,宗族位於廣大農村,在地方上擁有勢力,進而參與國家政事,擁有中央權力。地方有事時,士族借助其中央權力,維護其宗族勢力。中央有政變時,士族在地方的宗族與地主身份仍延續不絕。[5]南北朝時的世家大族,並往往供養大量奴隸部曲和蔭附民。士族階級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漢代。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無論是朝廷徵辟,或是郡國察舉,大多以贍富經學者為上選;但由於經學教授不易,經學大師常將其獨特見解傳與子弟,經由歷代傳授,累世經學往往造成累世公卿,士族的雛形已逐漸浮現。門阀觀念於東漢時期萌芽,朝廷經學取士,學者皆以經學傳授子孫,以便入朝為官,隨著經學這門學問代代相傳,也逐漸形成了名門望族,如袁紹袁術所在的汝南袁氏,四代人中竟有五人位居三公之位,号称“四世三公”,杨修所在的弘农杨氏也是如此。另一家平舆许氏则是三世三公。東漢末期,戰爭不斷,許多豪強、士紳家族,也逐漸崛起,成為地方上重要的勢力,也是士族的來源之一。董卓之亂後,擁兵自重的州郡官員脫離中央政府獨立,士族豪強亦紛紛聚眾起事自保,形成地方上的割據勢力,甚至自命為「諸侯」。西晉沿用九品中正制,門閥士族勢力繼續發展。至於東晉,門閥士族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司馬懿家族乃出身世族河內司馬氏,故常維護士族之利益。門第愈高,官職愈高。永嘉之亂五胡亂華後,東晉司馬氏定鼎金陵,在江南立國時,有賴於士族門閥之支持,更受朝廷之重視。

南方[编辑]

  • according to 中國通史, 司馬 王導,王敦brothers are from 琅琊氏, 三月三is important to wongs
大體來說,吳姓地位被僑姓壓抑,略次一等,且兩者之間的芥蒂甚深。即使同為僑姓士族又有渡江早晚之分。例如:東晉之初,吳郡的人以上國自居,常稱南下的北方人為「荒傖」、「傖父」等,意為出於邊鄙地區的粗野之人。而劉宋以後,渡江較早的北人反而以「荒傖」來稱呼晚到的北人。
梁武帝末年,侯景曾請婚於琅琊王氏陳郡謝氏兩家遭辱而生怨隙,當侯景南下攻陷金陵之後,旋即大肆殺掠門閥士族。僑姓士族除蘭陵蕭氏以外,在侯景之亂後,已經不再興盛。

北方[编辑]

虏姓: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命令鮮卑人說漢語、改漢姓,以洛阳所在河南郡为郡望,河南元氏河南长孙氏河南宇文氏河南于氏河南陆氏河南源氏河南窦氏等貴族為首,號稱「虏姓」,由鮮卑貴族,搖身一變為漢姓的士族。
郡姓:隨著北魏政權的分裂,郡姓分裂成兩支:一支為經東魏北齊,仍然保持漢代經學、重儒術的傳統,叫做山東郡姓,以太原王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為大姓。在唐朝,此七族合称七姓十家。另一支是經西魏北周,再由,在宇文氏的以關中文化為本位政策下,漸趨胡人化的士族,就是所謂關中郡姓,以京兆韦氏河东裴氏河东柳氏河东薛氏弘农杨氏京兆杜氏為大姓。
宇文泰在西魏,為了與高歡抗衡,在蘇綽等人的幫助下,更改西遷地區的山東士族的籍貫為關內郡望,以府兵制為基礎,建立起一個較為胡人化的,兼容鮮卑貴族漢人士族的統治集團,也就是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提出的關隴集團
從晚唐到北宋,名族貴冑為官者,由七成多降至一成多;寒族為官,則由約一成增至近六成。北宋士族盡是新興,唐代大族幾盡消亡。[8]
在唐末的黃巢之亂中,造成大量士族人士的傷亡,再者,於唐哀帝末年,朱溫投當朝公卿三十餘人于黃河中,清河崔氏、河東裴氏、蘭陵蕭氏、京兆韋杜皆遇害,當時武夫李振在朱溫側,說道:「此輩自稱清流,今投入黃河,永為濁流!」而朱溫則笑着點頭。史稱白馬之禍。富饒的家園與產業也慘遭破壞,而北方士族引以為傲的貫冊族譜也流失,士族衰落,最終与庶民再无区别,士族的地位由地主紳士階級取代。
唐末五代的戰亂,可說是一場「階級戰爭」。黃巢朱溫柳璨之流,不僅覬覦皇位,也滿腹牢騷,對舊有的社會階級有強烈恨意,大肆殺害舊有士族。社會對所謂的世家大族,也有普遍敵對之意,不再尊敬唐代那種門閥,也不渴望與那些世族聯姻。幾代之後,那些散居的族人已化成許多家庭,忘記共有的傳承。[9]

五代時,舊有統治階層毀滅,為一批新人取代,世族傳統崩潰。宋代的望族,即使附會是某個唐代士族的後人,可信的世系都只由北宋時開始。北宋王清明《揮麈前錄》,記錄了當時最顯赫的36個望族,是全新的名士集團,和唐代的社會中堅沒有關係,已沒有一個望族可以追溯到唐及五代。

郡縣制,指對古代中央集權體制下,二級政權的地方行政制度(類似於現在的行政區劃)。起源於周朝,起初是封建制的補充,後經過秦漢發展,取代封建制成為主要體制。亞洲其他國家也從中國學習了該體制,如日本、朝鮮。唐德剛先生稱早期的縣為「封建的渣滓」[1]。周武王分封諸侯之時,由於不願意給諸侯過大的封地,又不願分封太多的異姓諸侯,導致「有許多地方既非王畿又無適當的人可封」,這些土地「懸而未決」,只能暫時派人管理,等待有合適的人來封,稱為「懸之」,後來就演化成了「縣」。
- 春秋時期諸侯兼併,大國滅掉小國之後如不願將該地分封給大夫,也會設置為縣。如楚國就先後將權國、陳國、蔡國滅掉立縣。晉國也曾將大夫的封地劃分出一塊設置為縣以加強中央集權。設縣主要原因是國土日益變大,如不能分封,中央直接管理也麻煩,所以設置縣,交給縣尹、縣令、縣公、縣大夫管轄,「使其成為獨立的地方政治單位而直屬於中央」。所以春秋時期的縣只有「晉、楚、秦、齊、吳等大國」有,而小國不需要設縣。[1]戰國時代這種制度逐漸為各強國採用,逐漸減少分封於貴族的地區。
秦始皇之前的郡與國防軍事有關。郡多設在邊境,為防止鄰國侵襲則需有大將戍邊,集財政大權與一身,直接聽命於中央,這樣靈活而有戰鬥力。相當於「軍事特別區」[1]。如「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史記·匈奴列傳》)「魏有河西上郡,以與戎界邊。」(《史記·匈奴列傳》)「趙武靈王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而置雲中雁門代郡。」(《史記·匈奴列傳》)「燕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史記·匈奴列傳》)
縣和郡是兩種不同的地方政治單位。周朝時縣大於郡,《逸周書作雒》:「千里百縣,縣有四郡」;《左傳》哀四年:「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但因為郡經常參與戰爭,郡守比縣令有更大的權力,而且新征服的土地設縣後往往也要受郡的節制。同時郡守需要有經驗有能力的大將擔任,普遍比縣令能力強。因此郡的地位後來就比縣高了


legal system
-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00729/PDF/b8_screen.pdf
-  民法典 
  • 民法典是指在採用成文法的国家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私法关系的法典。民法典是以条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有的民法典会酌採习惯法作为补充规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规定以当事人间私法自治的方式弥补各种法规的不足。中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先后三次启动民法典的制定,均无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该法于1986年4月颁布,被学者称为“准法典”。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70228/PDF/a22_screen.pdf
  • http://pdf.wenweipo.com/2017/03/05/a10-0305.pdf 民法典編纂歷程

treatment of royalties of past dynasties
- 夏禹封堯子丹朱於唐國,舜子商均 於虞國,表示雖受禪讓,但與堯舜後人共享 天下。西漢時封商朝、周朝後裔為殷紹嘉公 、周承休公,後改封宋公、鄭公(東漢改封 衛公),單獨立國。曹丕篡漢建魏之後,封漢獻帝劉協為山 陽公,不需稱臣,在山陽國內仍可用天子儀 仗及漢朝年號。三國歸晉,晉武帝封魏元帝 曹奐為陳留王,蜀漢後主劉禪為安樂公;吳 國末代皇帝孫皓因昏庸暴虐,被封為歸命侯 ,這算是對亡國之君侮辱性封號的一個發端 。漢朝後裔仍依魏朝襲封山陽公,衛公、宋 公因為朝代間隔已遠,降格為侯。宋、衛、 山陽、安樂諸國亡於永嘉之亂。此時,從漢 武帝時受封、作為周朝後嗣的衛國,已綿延 了四百多年。 北宋對滅掉的其他小國君主也一一分封 ,除李煜外,南漢劉鋹封為恩赦侯,性質都 與歸命侯類似。靖康之亂,金國俘虜了宋徽 宗、欽宗父子,分別封為昏德公、重昏侯, 可謂極盡羞辱。到了元末明初,朱元璋驅逐 胡元,剿滅群雄。封漢國陳友諒之子陳理為 歸德侯,夏國明玉珍之子明升為歸義侯,後 將二人遷居高麗,以免後患。至於北元後主 次子地保奴,則流放琉球。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71209/PDF/b5_screen.pdf

户藉
保甲制度,為中國宋代使用帶有軍事管理的戶籍管理制度[1],後來作罷[2]。但於之後在各個朝代演變為農村基本政治制度,所以基本內容為10戶為「甲」,10甲為「保」,直到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以後才停止施行。保甲制作為一種鄉村政治制度,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商鞅變法商鞅秦國開阡陌,編什伍,實現連坐制,但其本質上是將軍事制度應用於民間。真正作為一種概念和基層政治制度則源自宋朝宋代王安石變法,在社會基層實行保甲制度[1]。因遭受反對與阻礙,此保甲制度於北宋宣和年間廢弛[2]。但宋朝後的朝代又在社會基層實行。此後,一直延續至20世紀初。雖名稱、轄戶等常有變更,在不同時期又稱鄉里制度(宋朝前)、村社制度(元朝)以及里甲制度(明朝)等代替,但它的最本質特徵是以「戶」(家庭)為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其基本職能並無大的變化。明太祖時代的保甲制度是最嚴厲的。保甲制作為一種鄉村政治制度,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商鞅變法商鞅秦國開阡陌,編什伍,實現連坐制,但其本質上是將軍事制度應用於民間。真正作為一種概念和基層政治制度則源自宋朝宋代王安石變法,在社會基層實行保甲制度[1]。因遭受反對與阻礙,此保甲制度於北宋宣和年間廢弛[2]。但宋朝後的朝代又在社會基層實行。此後,一直延續至20世紀初。雖名稱、轄戶等常有變更,在不同時期又稱鄉里制度(宋朝前)、村社制度(元朝)以及里甲制度(明朝)等代替,但它的最本質特徵是以「戶」(家庭)為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其基本職能並無大的變化。明太祖時代的保甲制度是最嚴厲的。臺灣在清治時期便有隨其他省份實施保甲制度,在日本統治後,台灣總督府參考、修改並沿用了保甲制度,在二戰將結束時廢除。戰後國民政府大致將原本的保甲改制為現今的村里1912年南京中華民國政府成立以後,一些省區曾自發地推行保甲制度;1923年後曾有一段時間實行里鄰制,但效果不理想。1929年6月,國民政府頌布《縣組織法》,其中規定:在(鎮)實行自治制度(鄉鎮之下為閭、鄰),區長鄉(鎮)長直接民選。而自1930年代起,國民政府以保甲製取代鄉鎮自治制度。據研究,正式施行則起源於國民政府對當時共產黨領導的紅軍的圍剿。江西剿共戰爭期間,1931年進攻紅軍的國民革命軍[哪裏?]剿匪總司令部認為,剿共不力的原因之一是當地民眾不支持政府。為去此弊端,司令部所屬黨務委員會內專門設立了地方自衛處,研究並草擬保甲制度和保甲法規,同年6月首先在江西修水等43縣試行;1932年8月司令部正式頒佈了《豫鄂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施行保甲訓令》及《剿匪區各縣編查保甲戶口條例》,保甲制度在剿匪區正式建立。1934年經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議決,並由行政院通令各省市推行;1935年,南京北平兩大城市也先後推行保甲制度。The leaders of the baos were given authority to maintain local order, collect taxes, and organize civil projects. The idea of the system was that it would diminish the government's reliance on mercenaries, and that it would instead assign responsibility of law enforcement to these civil societies.[1] Baojia regulations were issued centrally in 1548,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but the system was not mandatory. Rather, the regulations were more like guidelines for officials who wished to deploy the system in their counties.During the Qing dynasty, the baojia system was expanded across all of China.[1] However, Ju Dongzu has written that the system was "on the whole ineffective" during this time, and "remained a formality" for several centuries after its introduction.Being primarily the system of self-defense, in 1885, baojia was extended to cover tax collection. This resulted in power abuses and local unrest.The baojia system has continued to resonate with Chinese citizens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During the boycott of Japanese products that occurred duri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 1919, students modeled their resistance on the baojia system. Ten people swore a collective oath to boycott Japanese products, and to make sure that the other nine members of their group upheld their oath. Each member of the group was to attempt to convert nine outsiders to the cause, forming ten groups of ten, which could come together as a group of one hundred. Finally, ten groups of one hundred could meet to form a one thousand person brigade. As with the traditional baojia system, one member of each group of ten became leader of the group. Although no functional group of one thousand ever existed, there is evidence that the ten person group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arrying out the boycott.During the later Republic of China era, Chiang Kai-shek pressed for the reintroduction of the baojia system. He Yingqin argued that the baojia system could be used as the basis for the switch from a mercenary to a compulsory military service. The system had some success, but there was great difficulty in finding qualified and willing baozhang, as the position was unpaid.The Japanese also revived the baojia (in Japanese, Tonarigumi) system in Manchukuo on December 22, 1933. In this case, the system's primary purpose was to monitor and control the Chinese citizens. The government instituted a lianzuo punishment system, in which crimes committed by one family in a pai would result in punishment for all ten families in that pai. This gave the paizhang a large incentives to monitor the other families in his pai. The Tonarihumi system was also a self-defense unit and an operational mutual responsibility and surveillance organization. This system lasted until 1937, when the all-out war being waged in East Asia forced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to consider more direct and centralized control schemes. On December 1, 1937, a new district and village government system was announced.

  • [barnett] kuomintang govt implemented pao chia system in 1947


tax
 简约而言,税务可分为四类:一、“专卖税”,即由朝廷包揽供售日用必需品而收取收益;二、“民税”,即从普罗百姓谋生所得而徵收税款,也包括租赁买卖田产的宅税、地税,甚至日常生活衍生的杂税等;三、“商税”,即商人经营业务所需缴纳的税项,如同现今的“利得税”;四、“关税”,又称为过税,即商品运经各地城市关防所纳的税款。  昔日,朝廷因应人口和城镇的规模设立徵税机关,称为场务。凡州(省)、府、军等设“务”;县治所管辖的镇、市、寨、渡、关等,按照税品项目设置不同的“场”(如盐场、茶场)来徵税。在场务内特置监官统理税务,或由县令、武官兼任。其下另设专栏、稽察、措置、弓手等职事,辅理日常运作。唐代,因应海外蕃客来华通商者日众,于是另立“市舶司”专责处理外夷事务,辖下另置场务,专理外贸关税。由于,朝廷外贸活动主要在广州进行,珠江出口设有若干场务自是理所当然的事。宋元时期,朝廷沿袭市舶司制度,并在新安一带设立海南栅场、官富场、叠福场,加上税关遗址及文物,如此种种正显映出当时的香港必有繁盛的经济活动,在国家的商贸和国防均担当重要角色。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70707/PDF/a31_screen.pdf
算緡(緡:注音ㄇㄧㄣˊ,漢語拼音mín)是中國西漢前期徵收的一種財產稅,主要針對商人漢高祖建立西漢後,對商人採取抑制政策,對其徵收算緡,但具體徵收方法現已無考。漢惠帝呂后當政時期,這一政策被廢棄。漢武帝即位後,中央政府開支增加,遂在張湯桑弘羊等人推動下,恢復算緡制度。元狩四年(前119年),漢武帝下令「初算緡錢」,規定商人財產每二千錢須繳納120錢(名為一算)作為財產稅,如果是經營自己手工作品,則每四千錢繳納120錢;同時,還有一種「算商車」的稅,對非三老、北部邊境地區的騎士之外的私人運輸工具也徵收財產稅,普通人一部車繳納120錢,商人繳納240錢(即兩算),五以上的船隻每艘也須繳納120錢。由於大部分商人對此規定並不合作,不久漢武帝又下令告緡,鼓勵平民互相揭發偷稅行為,以偷漏稅款的一半作為賞賜額。其後,東晉南朝諸朝代對商品交易徵收百分之四的交易稅(賣家交納3%,買家交納1%),唐朝政治家杜佑也認為是算緡一類。
釐金,是從清朝太平天國之亂開始,至西元1931年廢止的一種地方商業稅,因初定稅率為一釐,「百分之一」為一釐,故名釐金。又稱釐捐、釐金稅。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天國軍隊攻佔南京,清朝太常寺雷以諴揚州駐軍,鑑於「國帑空乏,軍用不給」採納幕客錢江的建議,於江蘇向商家籌集經費,於仙女廟(今江蘇江都)、邵伯宜陵等鎮米行試辦,初定稅率為一釐,翌年奏請清廷擴至河南,幾年間擴至全國。清代釐金在創辦之初,仿仙女鎮各會館抽收釐金章程,店家按月收捐為板釐(坐釐),行商則設卡收捐為活釐(行釐)。活釐又稱為行釐,是通過稅,經過之地設卡,須納釐金;板釐又稱為坐釐,是一種交易稅,按店鋪的大小或營業額抽釐金。本來釐金只在水陸要道設釐局徵收,後防止商人逃稅及相關官員藉以牟利,改各地多設分局,最後釐金可按種類分為百貨釐、鹽釐、洋藥釐、土藥釐四類。按其課徵環節,可分為出產地釐金,如出產稅、出山稅等;通過地釐金,如活釐、行釐等通過稅;銷售地釐分金,如坐釐、門市釐、日捐等交易稅。光緒二十一年部文重征煙酒稅釐,「於向抽卡釐之外酌加若干,並令將城鄉各處開設土造煙酒作坊,一律查明銷數,舉辦認捐,議立章程,而不容輕減者,以副部文重征坐賈,隱寓禁止之意。」稅率由一釐至光緒年間多省稅率已達五釐以上,「抽釐肥私……在營委員,又狐假虎威,共為荼毒」。曾國藩創辦湘軍,沒有朝廷經費輔助,一切均要設法自籌。釐金是曾國藩的財政來源,曾國藩在湖南特設東征局,在湖南省釐金的基礎上再加抽半釐。釐金一直是地方政府重要的收入之一,各地方政權無不巧立名目,以各種方式橫徵暴斂。清政府始終未能完全將釐金正式納入財政體系,「各省釐金實收之數,竟數倍於報部之數」。[4]釐金雖是清季之一大弊政,但「病商而不病農」,[5]清朝終免於走入明朝滅亡的末路。太平軍滅後已有廢除釐金之議,同治三年(1864年),左副都御史全慶曾國藩多次奏請朝廷儘快裁撤。1898年6月總理衙門接受御史陳其璋的建議,奏准「與各國開議酌加進口稅,停收釐金」的建議。但因改益過巨,遭到湖廣總督官文、兩廣總督郭嵩燾等地方疆吏的反對,政府難以放棄,「只宜嚴禁重科,萬不可驟議裁撤」[6]。征釐的關卡和貨品名目不斷增加,[7]1903年,各省釐金收入約為白銀1170多萬兩,1911年,釐金收入更高達白銀4318萬多兩。直至1931年1月南京政府才在強大壓力下廢除此行之八十餘年的弊政。
- as China had lost its external tariff autonomy after the conclusion of the Treaty of Nanking. In many ways, the tax signified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state authority in the wake of the Taiping rebellion. Foreign merchants in the treaty ports believed that the likin tax, as a form of tariff acting against western as well as local goods, was a violation of the treaties which China had concluded with the West. Consequently, foreign merchants made a number of unsuccessful attempts to pressur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abolish it, including the Chefoo Convention. It survived the fall of the Qing dynasty into the Warlord Era and was not ended until 1 January 1931.

peoples' names
- 古人有名、有字、 有號,如蘇軾,字子瞻, 號東坡居士。這還是學生 時代語文課、歷史課常考 的知識點。但作為一國之 君的皇帝,其字號反成了 被忽視的盲點。如唐太宗 李世民,字什麼? 其實名、字、號是有分工的。《 禮記》說: 「幼名,冠字。」 始生三 月取名,等到二十歲弱冠,行成人禮 時,就取字。 「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 「名」 供尊長和自己用, 「字」 是給 他人準備的。 所以,這就不難理解,皇帝有沒 有字,純粹是擺設,因為根本沒有實 際需要。誰敢稱呼呢?至於號,好比網絡ID那樣,靈 活性大了許多。皇帝也不免俗。康熙 自號 「體仁主人」 ,雍正自號 「破塵 居士」 ,還賜了個雅號 「長春居士」 給弘曆。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91018/PDF/b11_screen.pdf

housing
- 庐,汉字,拼音是lú,总笔画是7画,意思有简陋居室;古代沿途迎候宾客的房舍;古州名;通“籚”,矛戟等兵器的柄;古代官员值宿所住的房舍;古人为守丧而构筑在墓旁的小屋等。
  •  杭州的春潤廬,是兩座房子的合稱,前一座「潤廬」,後一座「春廬」。一九二五年,宋春舫因病辭去教職,到青島養病。在這裏,他又建起了一座「褐木廬」,這是一所建於一九二八年的房子 ,磚木結構,地上二層,有半地下室和閣樓,花崗石砌基,紅瓦坡頂,地點在福州支路。這是一座法文戲劇圖書的藏書館。「褐木廬」,即Cormora,乃宋春舫心儀的三位外國戲劇家名字的縮寫。Cor即高乃依 (Cormeille), Mo即莫 里哀(Moliere), Ra即拉辛(Racime)。 這裏收藏了宋春舫多年數次在海外遊歷搜羅的外文戲劇圖書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80126/PDF/b10_screen.pd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90929/PDF/a18_screen.pdf
- transport

  •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91013/PDF/a16_screen.pdf 中國古代車發明早 、發展快 , 車輛結構嚴密科學 ,早在三千多年前商代 (前一六 ○ ○至前一 ○四六年),就採用 科學化 、人性化的 ﹁軛靷式繫駕法 ﹂,為至今馬車所沿用 ;而西方馬車使用將頸帶 直接拴在馬脖子上 ﹁頸帶式繫駕法 ﹂,常常使馬喘不上氣 ,直到公元後才逐步改變 。
  • 軒車,是高車大馬。子貢後來躋身魯國大夫,有了很高社會地位, 故乘坐這樣的豪車;中紺而表素,指車廂、車蓋講究,裏面是青紫色裏襯 、外面白色漆飾;高車大馬進不了原憲住的陋巷。我國最早知名畫家顧愷之《列女圖 》,繪春秋衛國賢臣蘧瑗(字伯玉) 的 「伯玉車」 ,可見漢至魏晉之前車 制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91020/PDF/a16_screen.pdf
  •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91027/PDF/a16_screen.pdf note the wheels!!!!
  • 《漢書·地理志》記載:昔在黃帝,作舟車以濟不通,旁行天下。而在夏文化代表二里頭文化遺址中,考古工作者發現了車轍印,這也證明了夏朝時人們就已經開始使用車了。到了商代,中國馬車技術得到了質的提升與發展,商代中期更是開始作為軍隊的戰備。考古發現表明,我國已發掘出的實物車正是屬於商代晚期。西周春秋戰國直到秦朝,由於這一時期戰爭頻繁,所以馬車多用於戰車,兩輪四馬戰車得到大發展。秦統一中國後,秦始皇對戰車的製造技術和工藝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兵馬俑曾出土兩輛銅車馬,一輛為「立車」,一輛為「安車」,充分體現了豪華、舒適的特點,相傳秦始皇出巡天下時乘坐的就是這種車。漢代時,馬車由獨轅馬車變為雙轅車,馬車功能也從軍用轉為民用,主要任務變成載人和運輸貨物。宋朝時期,馬車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著名的「太平車」極大的提升了社會生產力。元明清時期,中國造車的發展進入穩定期。明代對馬車車廂加以改善,車輪變大,主要用於載客,以供官員和商賈使用。清代是中國古代馬車技術發展的最後時期,其發展基本承襲了明代車制,其後隨着火車和汽車的發明,馬車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http://pdf.wenweipo.com/2020/08/13/b05-0813.pdf


financial
[契]:即契券,古代借贷金钱、粮米等财物都用契券。它是用竹木制成的,中间刻横画,两边刻相同的文字,记财物的名称、数量等,劈为两片;左片就是左契,刻着负债人姓名,由债权人保存;右片叫右契,刻着债权人的姓名,由负债人保存。索物还物时,以两契相合为凭据。

会馆
會館,創建於明初,盛行於明清和民國時期,是過去同鄉人或同業人在都市裡求學或謀生的旅居之所。舊時的學子、商人或進城闖蕩的漂泊者,都可憑同鄉或同業的關係寄居在會館裡。
會館在中國的歷史上曾起過重要作用,推動過城市的文化、經濟、政治的發展。毛澤東、孫中山、魯迅、阿英、丁玲等都曾得益於會館之助。1920年2月,毛澤東來北京後,就曾居住於爛縵胡同的湖南會館,並在此召開了千人參加的「湖南各界驅逐軍閥張敬堯大會」。明朝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把首都從南京遷到北京。不久,一家名為「京都蕪湖會館」在北京前門外長巷五條胡同內掛牌面世,距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這是歷史學者們公認的目前所知最早的中國會館。是誰創建了中國第一家的會館,即「京都蕪湖會館」呢?是一位名叫俞謨的蕪湖人。俞謨,安徽蕪湖人,字克端。明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以選貢的身份任南京戶部主事,遷都北京後轉任工部主事。隨著明代遷都北京後,政治經濟中心北移。蕪湖商人紛至沓來,蕪湖的學子進京趕考,也希望有個落腳的地方,能在食宿上提供方便。這就促使了俞謨萌生出創建會館的念頭。於是,他自掏腰包,在前門外「置旅舍數椽,並基地一塊,買自路姓者」,創建了「蕪湖會館」。「蕪湖會館」建立後,在當時的北京城產生了巨大影響。各州縣在京官商,紛紛效仿,京中會館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形成北京特有的人文景觀。俞謨是一個做事細緻的人,當年購買這塊基地時,就與姓路的北京人簽了一份契約。俞謨辭官歸里時,他將蕪湖會館無償地「付同邑京官晉儉等」,同時把當年的購買契約帶回家鄉蕪湖。明英宗正統末年(公元1449年),路姓後人將蕪湖會館館舍占為己有,聲稱這塊房地產是他家的。俞謨之子俞日升拿出了當年父親買地的契約,並與之對簿公堂。正是有了這份保存完好的地契,蕪湖會館的產權終於回到故鄉蕪湖人的手上。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268qja9.html
北京地区以山东会馆命名的会馆有多处,其中位于朝阳区呼家楼南里的山东会馆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山东省的商界人士、施教子女和年迈病残者的养生之地。道光二十五年(1845)。所存“乐善好施”碑载有会馆四至。碑面还刻有捐资的裕兴号、永兴号建于、永顺号、义泰号、合义草铺等商号及邓侃、包恒道、辛鸣琴、王振、于保仁、王岳增等人名818个。会馆坐北朝南,由东西两院组成,均为硬山灰筒瓦,西院正门为垂花门带影壁。存有西院正房,东西配房,东西耳房,门道共24间。西配房之南耳房已无,北耳房及东配房之南北耳房均已改为炉渣虎皮墙,水泥瓦顶。东院正房,东西配房共13间,其中西配房之南北耳房各1间,为青砖硬山墙的原建筑,房顶已改为水泥瓦,东配房之南耳房已无,北耳房后为食堂。东、西两院共37间房均为朝阳区房地局呼家楼房管所使用。1986年对会馆修缮并油饰。
- 商船会馆
- 布业公所
- 鲜花业公所

commodities trading
- 上海金业交易所

  • [the development of banks in shanghai and hk - lcsd exhibition nov2007 to mar2008booklet] the trading volume of standard gold was very large - amounted to 28700 thousand 条 in 1924; 46890 thousand 条 in 1925; 62320 thousand 条 in 1926. 
- silver

  • [the development of banks in shanghai and hk - lcsd exhibition nov2007 to mar2008booklet] shanghai was china's major silver trading centre; before 1916, london was the major silver international trading centre; new york's importance rose from 1917, mainly selling to china and india; influenced by us policies on silver, the amount of silver exported from shanghai 江海关  rose rapidly from the second half of 1933; from dec1934 to july1935, export of silver reduced dramatically due to restriction imposed by authorities; in 1935, nanjing govt attempted to intervent market by (孔祥熙)contacting the us ambassador in china 施肇基, expressing that he would act as agent of chinese govt to sell silver from shanghai to us, thus affirming the special status of shanghai as silver trading centre

oil
-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90908/PDF/a19_screen.pdf 我國最晚在漢代已經發現及利用石油 。 東漢班固 《漢書 .地理志》: ﹁高奴縣有洧 水 ,肥可燃 。 ﹂北魏酈道元 《水經注 .河水 》: ﹁高奴縣有洧水 ,肥可燃 ,水上有肥 , 可接取用之 。 ﹂漢高奴縣在今陝西延安 ; 洧 水為延河一支流 ,水面上漂浮的一種肥膩的 物質 ,可以燃燒 。到唐代 ,延安石油已使用 於日常生活 。段成式 《酉陽雜俎 .異物》: ﹁高奴縣石脂水 ,水膩浮水上如漆 ,採以膏 車 (作車輛潤滑油 )及燃燈極明 。 ﹂宋代著 名政治家 、科學家沈括任延州知州兼延路經 略安撫使 (延安軍政長官 )期間 ,對境內出 產石油進行了科學考察 ,正式命名為 ﹁石油 ﹂, ﹁鄜 ( 州)、 延 ( 州 )境內有石油 ﹂, 因為 ﹁石油至多 ,生於地中無窮 ﹂,不像松 木那樣見用見少 ,因此沈括科學預見石油 ﹁ 後必大行於世 ﹂。(《夢溪筆談 》卷二十四 《雜誌  》)


textile
- silk

  • 研究人員近日在河南省滎陽市汪溝 遺址出土甕棺裡的頭蓋骨附着物和甕 底土樣中,檢測到桑蠶絲殘留物,表 明當時包裹亡童的織物是絲綢。 昨日在河南鄭州召開的仰韶時代絲 綢發現新聞發佈會上,鄭州市文物考 古研究院院長顧萬發說,汪溝遺址發 現的絲織物殘存,與此前青台遺址甕 棺中出土的織物為同類絲織物,結合 鞏義雙槐樹遺址發現的骨雕家蠶,確 切證明中國先民在 5,000多年前已經 開始育蠶製絲。 青台、雙槐樹、汪溝等遺址地處鄭 州仰韶文化聚落群,是中華文明起源 的重要核心地區之一。http://pdf.wenweipo.com/2019/12/04/a17-1204.pdf

-纱厂
  • song dynasty
  • 宋代畫家王居正的《紡車圖卷》中,雖然畫中女子同樣在重複紡線繅絲等工作,卻全然不像唐時仕女圖中那般閒適愜意,頗能令觀者反思平凡生活的操勞與艱辛。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00521/PDF/b6_screen.pdf
  •  通益公纱厂最初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由南浔富商庞元济和杭州富商丁丙王震元等筹办,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开工建设,次年竣工。因经营不善,于1902年停办。李鸿章之子李经方假手高懿丞投资该厂,于1903年8月改组纱厂,更名为通益公纱厂新公司。通益公纱厂是当时浙江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最具社会影响的三家民族资本开办的近代棉纺织工厂之一。[1]后几经盘手更名,1956年改为杭州第一棉纺厂,2000年9月改组为杭州一棉有限公司,属香港查氏集团。 
  •  日本在华设立纱厂,是日本帝国主义实行经济侵略的一个有力的手段。它在华设厂的原因:一、是因中国有廉价的劳动力;二、是不要纳付关税,便可将生产品卖给中国人,以占取中国的市场;三、中国残酷的军阀政治,绝对禁止工人的集会及一切政治自由,而且在租界内更纯然是外国政府,对待中国“下等人”可以用对待牛马的法子。这都是日本资本家在他们本国求之不得的。所以日本资本家乐于在中国开设工厂。一九二五年,日本在中国境内的纱厂共有四十一家;在上海有二十七家,在青岛有九家,在满洲有五家,总共用中国工人八万八千余人:在上海约五万八千人,在青岛约二万二千人,在满洲约八千人。与中国本国纱厂相比,日本纱厂数与雇用工人人数皆占三分之一(华商纱厂七十六家,雇用工人一十五万八千余人;英国纱厂三家雇用工人二万人)。这可以看出日本纱业在中国的势力,特别在上海更为庞大。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dengzhongxia/1930book/marxist.org-chinese-gong-1930-10.htm
fashion
- *******china daily 21oct19 fashion style for the past 70 years - note bulaji and diqueliang
  • On 1 March 1956, at the Beijing Department Store on Wangfujing Street, some 400 new designs and styles of womenswear, menswear and childrenswear, were shown to the public in what the People’s Daily called a ‘clothing products appraisal meeting’.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most of the designs were new, and they included multi-coloured qipao, traditional short jackets, pleated and patterned skirts, brightly-coloured blouses, and what was called bulaji [布拉吉; or rather, a Russian-style pletje, or frock] — and they were received very well, and were to ‘the great satisfaction of the attendees’.https://internalreference.com/the-first-fashion-shows-in-communist-china-337694081fe0
  •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ometimes written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commonly abbreviated PETPETE, or the obsolete PETP or PET-P, is the most common thermoplastic polymer resin of the polyester family and is used in fibres for clothing, containers for liquids and foods, thermoforming for manufacturing,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glass fibre for engineering resins. It may also be referred to by the brand names Terylene in the UK,[5] Lavsan in Russia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ndDacron in the US.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英語: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簡稱PET或PETE),商標名為Dacron[4]、Terylene[5]、Lavsan蘇聯時代或俄羅斯達克綸(中國大陸稱的確良、滌綸、特麗綸,港澳稱的確涼、特麗翎) [6],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樹脂,可以分為APET、RPET和PETG。

salt
- 唐朝時,曹妃甸沿海地帶「萬灶沿海而煮」,製鹽業已較發達。鹽民灶戶聚居的村落以其姓氏冠名,最興旺時設熬鹽鐵鍋七十二面。過去,鹽民灶戶生活艱辛,如同行軍打仗露宿野外,為熬鹽方便,他們選擇地勢較高的地方建立村落,村莊很是分散,少的七八戶,多的幾十戶,之所以有七十二面灶之稱,也是村莊過多、過於分散的原因。曹妃甸區十農場李八廒村的「廒」原為「熬」,便是取「急火慢煮」之義。後來,村民富裕後棄鹽轉農,希望倉廩充實,變「熬」為「廒」,據說李八廒的人是從八農場李家沙坨村遷徙而來。唐山地名中以灶為稱的村落共有十四處,比較著名的有李家灶、沽南灶、大東灶等。曹妃甸地名中的灶戶,留下了一個個歷史的縮影,也帶給人們傷感的傳說。相傳李世民和曹妃曾育有一子,起名李黃娃,未料想曹妃在思夫中早亡。後李黃娃跟大姨和二姨,分別在曾家灣和西青坨長到四歲。後來,李黃娃去蘆葦蕩中撿鳥蛋,迷路走失,大姨和二姨不敢再提。在蘆葦蕩中,李黃娃獨自走到十一農場的一個煮鹽點,被某煮鹽老人收留。後李黃娃在當地娶妻生子,今天李家灶的人,包括十農場、十一農場姓李的很多人,其實都是李世民的後代。鹽的初級形態為「滷」,高級階段才稱為「鹽」,從初級到高級的轉換需要火煮歷練或日曬蒸發。《管子》一書記載:「齊有渠展之鹽,燕有遼東之煮。」《周禮》中又曰:「掌鹽政之官,稱鹽人。」西漢初年,渤海沿岸開始煮鹽。金朝金世宗大定十三年,寶坻設立鹽使司,使唐山沿海的煮鹽業漸漸興旺起來。明朝,設立了長蘆都轉運鹽使司。明永樂二年,山東大批移民來到渤海海域,成為灶戶,以煮鹽、曬鹽為生,如曹妃甸的李八廒,相傳為永樂年間的李文舉一家從山東遷此定居李家沙坨,後又遷至今李八廒處建灶煮鹽。明世宗嘉靖年間,山東移民改革了唐山沿海的傳統製鹽技術,長蘆、越支鹽場逐步採用做鹽田、放海水、日曬取鹽的新型方法,曬鹽需要經過建灘、整灘、納潮、製滷、測滷、結晶和撈鹽歸坨七套工序。這是煮鹽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不僅使鹽農從繁重的煮鹽勞作中解脫,也使渤海鹽的產量大為增加,到明朝末年,長蘆、越支鹽場的產銷量大為增長。曬鹽是一種特殊的煮鹽方式,日為火,池為鍋,一般先將海水引入蒸發池,經日曬蒸發水分到一定程度時,再導入結晶池。繼續日曬,結晶池裡的海水演變成食鹽的飽和溶液;再曬,就會析出食鹽來。如今唐山曹妃甸南堡鹽場-已成為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海鹽生產基地。南堡鹽場是勞改鹽場,與河北省冀東監獄是一套機構、兩塊牌子,為河北省唯一一個副廳級監獄。自一九五六年建獄以來,累計改造罪犯十萬多人,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他們的「鹽池遮雨自動化系統」科技成果,延長了塑苫系統的使用壽命,具有顯著的推廣價值。曬鹽是靠天吃飯的行業,雖說一年四季都可曬鹽,但陽光最猛烈的七八九月,對曬鹽人來說是黃金季節。是誰最先發明、採用灘塗圍堰曬製鹽呢?是山東無棣碣石山附近的鹽民,這在明代學者宋應星撰著的《天工開物》中有詳盡表述,後來山東移民把灘塗曬鹽技術從無棣傳到河北渤海,當然也包括曹妃甸海域。http://pdf.wenweipo.com/2019/06/17/a21-0617.pdf

  • 新場肇 始已有 1,300餘年,真正是古已有之。此地 古稱石筍里,靠海不遠,被闢為下沙鹽場南 場。鹽民們利用這裡水陸交通方便,在此用 海水曬鹽製鹽營生。古代鹽業是一個關乎國 計民生的重要行業,管制嚴格,但利潤豐 厚,所以鹽民不斷集聚在新場,以鹽業興 鎮,逐步使新場發達為浦東第一鎮。新場的 四條河巷把全鎮劃分為井字形的空間格局, 馬鞍形小橋 20多座,溝通全鎮行人交通。這 裡有 100多戶明清古宅院,其中也有中西合 璧的現代化宅院http://pdf.wenweipo.com/2020/01/18/b08-0118.pdf

灶戶,即煎之人,唐代始有灶戶之稱,《宋史·食貨志》:「凡鬻鹽之地曰亭場,民曰亭戶,或謂之灶戶,亦稱灶丁。」,灶戶在中國沿海普遍存在,多是朝廷流放的罪人,地位低下。煎鹽場地稱為「亭場」,亦可稱「灶地」。朱元璋蘇州居民遷移至淮南海濱,海濱居民分為「灶戶」和「民戶」,灶戶一入灶籍,不得解脫。灶戶除了鹽田以外,還有草盪耕地[1],草盪和耕地需要繳稅。並設有王崗場新鎮場高港場,後歸王崗場所轄,中央設有兩淮兩浙長蘆山東福建河東六個都轉運鹽使司中葉後吏治敗壞,嘉靖以後,山東沿海私自製鹽及販鹽者增多,「東方之患,鹽人盜水,礦人盜山」,「鹽之於人,譬水火也。官鹽之法,害於私販,民嗛其情,是故販者假水火以剽竊,人所謂潢池之盜也。」[2]。灶戶於萬曆時有八千七百多戶,但多逃亡殆盡,浙江灶丁試行攤入灶地[3]。清朝取消了軍戶匠戶,但保留了灶籍,雍正四年(1726年)山東的灶丁攤丁入地。雍正六年(1728年)直隸長蘆鹽場的灶丁亦攤入灶地,征丁銀三千四百一十四兩零[4]。1916年,山東省省長孫發緒王崗場壽光縣官台場合併為王官場。煎鹽的成本大,灶戶常聚團公煎,灶民生產生活環境極其惡劣,明代淮南中十場志》里收入的季寅鹽丁苦》詩:「鹽丁苦,鹽丁苦,終日熬波煎淋鹵。」明清時流行《鹽丁嘆》:「煎鹽苦,煎鹽苦,煎鹽日日遇陰雨。」。雍正時,兩淮煎鹽用「火伏法」,均由場商造冊立案,由巡商嵇查督辦,外圍以墻,有官軍把守。

- salt well

  • 鹽業在自貢市、自流井區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明代天啟年間自流井區就成為四川井鹽重要產區[7]清代雍正時期(1725-1735)年,自流井區的鹽稅達到了1.2萬兩,在清末時光緒年間,自貢地區的鹽稅佔四川省的40%[15]咸豐時期,太平天國運動興起,並一度控制長江下游地區,致使湘鄂地區極度缺鹽,因此清廷的川鹽濟楚之策使得自貢躍升四川第一大鹽廠[16],迎來自貢鹽業第一次輝煌時期[17]。自貢井鹽的「深鑽汲制技藝」於2006年6月成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也被稱作「衝擊式頓鑽鑿井法」[18]


- tax

  • 泰州盐税博物馆


metal
- [金木水火土:香港文物收藏精品展]

  • 周礼 考工记 recorded six formulas for making alloy; 青铜是銅錫合金
  • 金代表西方。 金在古代泛指金属, 《正字通金部》:“金,五色金也,白金银,青金鉛錫,赤金銅,黑金鐵,黃金之為長."gold was widely used in tang dynasty - from jewelery, equestrian accessories, food utensils, medicinal products, consumer products, religious statues, clothes, etc.  Motifs, patterns on gold objects include: dragon, pheonix, goat, pegasus, central asia 海獸紋,獅子紋; persian fox motif, 綬帶立鳥紋; 天竺鸚鵡紋,寶相花紋,忍冬紋etc. in song dynasty, gold was not only used by court nobles and has become accessible to general public.  The motifs and patterns have changed from elegant to practical design such as flowers, plants, birds, animals, insects, fish, pavilions and other building structures.
rice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90428/PDF/a18_screen.pdf  湖南西南永州市至桂東北梧州 ,為上古 ﹁蒼梧 ﹂之地 。位於道縣 (古道州 )壽雁鎮的玉蟾岩 , 為 喀斯特地貌區的一座石灰岩殘丘 ,周圍為一片人工 松林和平坦稻田 ,殘丘的融洞內堆積為舊石器時代 遺址 。道縣東鄰寧遠縣的九疑 (也作嶷 ) 山 ,就是 中華文明始祖舜帝陵所在地 。根據 《尚書 》等古籍 記載 ,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到達 ﹁蒼梧 ﹂逝世 , 葬 身寧遠九疑山主峰舜源峰下 。 一九九三 、一九九五年 ,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專家 ,在此先後兩次展開考古發掘 ,共出土了 四粒稻穀 ,並伴有陶片和鹿 、野豬 、鳥類 、 龜 、 魚 等水陸動物骨骸及其他植物種子 。這些陶片的年代 為距今一萬七千至一萬八千年 ,其中陶釜 — — 舊 石 器時代烹煮食物的鍋 ,是迄今已知人類最早的陶 器 。


鏢局
- http://pdf.wenweipo.com/2019/01/22/a17-0122.pdf

所謂 「批腳」 ,可算是最早 的 「快遞員」 。在一秒即可轉賬、瞬間即 能通訊的當下,人們很難想像,寄一筆錢 或一封信要輾轉千山萬水、託付好些個人 、耗時幾個月甚至半年以上才能送達。但 在上世紀初期,海內外金融郵政機構尚未 完善,兼有寄款和傳情功能的僑批,便成 為中國與海外溝通交流的重要紐帶。在 遠近聞名的僑鄉汕頭,因為僑批業曾經相 當發達,也造就了一個延續百餘年的職業 ──僑批分批員(俗稱 「批腳」 )。 批腳是份辛苦的體力活,無論酷暑嚴 寒還是颳風下雨,都要日出而作、夜深而 歸,每天背着二三十斤的批信,走鄉串巷 、跋山涉水,徒步幾十公里。久而久之形 成一種習慣,不管晴天雨天都會帶着長柄 雨傘,據說除了避邪,還能當打狗棒,這 也變成了送批人的最醒目標識。,當時僑批大多緣自東南亞和香 港。批腳們將匯款和信件包起來纏在腰間 ,再逐一送到僑屬家中。 「經常 『腰纏萬 貫』 ,帶在身上派送的現金有時多達幾萬 元。」 但大多數批腳生活清貧,待遇低微 , 「每天酬勞就是兩斤米或一元錢。」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00908/PDF/b5_screen.pdf

歷史上的「春運」http://pdf.wenweipo.com/2019/02/02/b06-0202.pdf

colours
五色:指青、黄、赤(红)、白、黑五色,即黑白加三原色。理论上,通过这五种颜色可调出其他所有颜色。故可泛指各种色彩。古代以此五者为正色。《书·益稷》:“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 孙星衍 疏:“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於黑,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道家和道教文化中,將藍、紅、黃、白、黑五種顏色與五行和五方相匹配,英語中依照“五方色”的朝鮮語音譯為Obangsaek。奧林匹克五環的五色:藍、黃、黑、綠、紅

music
- [sanzhijing] 匏土革,木石金。與絲竹,乃八音。The gourd, earthenware, skin, wood, stone, metal, silk, and bamboo, yield the eight musical sounds. https://ctext.org/three-character-classic/zh?en=on
- 《外國民歌二百首》出現在上世紀的六 十年代,是一本外國民歌的普及手冊。它收 集了外國的二百首流行歌曲,歌詞被譯成了 中文,受到音樂愛好者、特別是年輕人的喜 愛,在民間起了啟蒙作用。它裏面的許多歌 曲,直到今天仍在流傳,是許多歌唱家和文 藝團體的演出保留節目。 今天內地許多人會唱的外國民歌,亦出 自這本《外國民歌二百首》。編譯這本書的是鄧易映女士。有關她的 文字介紹很少,只從旁人文章中得知她是一 位具豐富經驗的歌曲翻譯家,譯過許多外國 的藝術歌曲。其中貝多芬第九交響樂中的合 唱《歡樂頌》,就是鄧易映女士反覆鑽研著 名德國詩人席勒的詩,又據中文特點配譯的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90814/PDF/b13_screen.pdf

newspaper
- 書齋翻出一部舊書《中國古代報紙 探源》(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 1983年 6月),作者黃卓明, 黃卓明說,中國之有報紙,乃始於 唐代朝廷發布的「朝狀」,內容是報 道朝廷的政事動態,諸如「皇帝行九 推禮,百僚行大射禮,宰相與百僚廷 爭,等等。」除「朝狀」一詞外,還 稱為「報」,應是朝廷所主辦的報 紙。「小報」出現於南宋,是進奏官 吏私下經營的「新聞」,但又非完全 是民間經營的。http://pdf.wenweipo.com/2020/07/14/a22-0714.pdf

epidemic
- history http://pdf.wenweipo.com/2020/02/04/a24-0204.pdf, http://pdf.wenweipo.com/2020/02/05/b05-0205.pdf接種減毒疫苗「治未病」,也是中國古代醫學家的一大發明。早在三千年前古賢就發明了人痘接種術--被接種者體內會對天花產生免疫防禦性反應,從而預防重症天花的發生。此乃牛痘接種術發明前最有效的預防天花的方法,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兩千多年前的中國醫學專著《黃帝內經》提出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疾病預防原則,已成為舉世共識的普世真理。在宋朝,政府還組織醫生為患者義診,藥費由政府買單。1682年我國曾流行天花,康熙皇帝還以朝廷名義下旨:「國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種痘方,諸子女及爾等子女,皆以種痘得無恙。今邊外四十九旗及喀爾喀諸藩,俱命種痘;凡所種皆得善愈。嘗記初種時,年老人尚以為怪,朕堅意為之,遂全此千萬人之生者,豈偶然耶?」為防治天花作亂起到積極作用。中國古代醫家也知道用隔離手段是防止瘟疫傳染的必要措施。公元2年天花流行時,平帝詔曰:「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可見當時政府安排宅房作為「隔離醫院」,用以治療瘟疫患者。唐朝武則天時期設立「悲田養病坊」,由政府出資管理。足見古代很早就使用隔離方法,以切斷瘟疫傳染源,阻止疾病的傳播。http://pdf.wenweipo.com/2020/02/05/b05-0205.pdf

People
- https://www.facebook.com/SimonIRBasilica/photos/a.202036720170686.1073741828.193368377704187/546980589009629/?type=3&theater 「中國帝國時代君主家族樹簡圖
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字德鄰廣西桂林,生於临桂西鄉村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2]中國國民黨黨員。新桂系首领,曾任首任中華民國副總統總統[1]父親李培英是名教師,育有五子三女。李宗仁排行第二,幼年家貧務農,18歲入廣西陸軍小學。1910年,參加中國同盟會支部,辛亥革命後陸軍小學改組,畢業於廣西陸軍速成學校[1]李宗仁以實力軍人之姿,在廣州加入孫文陣營。後與白崇禧黃紹竑合作,統一廣西,拥戴广州国民政府國民革命軍北伐時,帶領廣西軍隊一路由湖南進攻至山海關。北伐以後十年期間,屢次發動和参與中原大戰等國民黨內戰,亦苦心經營廣西。抗日戰爭時,動員廣西將士抗日,指揮多次大戰,在台兒莊大捷中名震一時。1948年中華民國行憲,經國民大會當選中華民國副總統國共內戰,國民黨失利,蔣中正下野後,一度任代總統,欲以和談挽救國民政府未果。之後偕夫人郭德潔出走美國[3]李並未赴台,1954年被彈劾罷職。後經瑞士回到中國大陸,1969年病逝於北京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9%99%B6%E5%82%91/art/20160426/19585796


-彭德懷(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名清宗,後改德懷,字得華,號石穿,小名鍾伢子石穿[2]湖南湘潭人,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畢業,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將領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彭德懷早年供職於湘軍,於1928年發動平江起事,建立紅五軍,任軍長。此後,彭德懷與毛澤東朱德等共同開闢江西根據地,並擔任紅三軍團軍團長,參與長征。長徵結束後,任紅一方面軍司令員。抗日戰爭中,彭德懷任八路軍副總司令,發動百團大戰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彭德懷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兼西北野戰軍(後第一野戰軍司令員政治委員,攻佔西北五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彭德懷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1950年,彭德懷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領導韓戰。1954年,彭德懷任國務院副總理兼第一任國防部部長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任內主持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大制度的確立。彭德懷於1959年廬山會議上致函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道出大躍進中的問題和弊病及根源,而被打擊為「彭、黃、張、周反黨集團」之首,後被撤銷國防部長等職務,移居北京郊外吳家花園。1965年被任命為西南「三線」建委第三副主任。「文革」爆發後被押送回北京,遭到殘酷迫害。身患結腸癌,於1974年11月29日14時52分含恨辭世。[3]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宣佈為彭德懷平反並恢復其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一切名譽。
1978年12月28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後,彭真回到北京。1979年2月17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為彭真同志平反的通知》,宣佈文化大革命中「強加給彭真同志的種種罪名和一切誣衊不實之詞,均應予以推倒」[43]。文化大革命中所遭到的迫害,以及對於整個運動對中國政治和社會的嚴重後果,促使彭真思考法治建設的重要性[44]。2月17日至23日,他出席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被任命為新成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主任。3月至6月,主持修訂《選舉法》、《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刑事訴訟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6月18日至7月1日,出席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被補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9月25日至28日,參加中共十一屆四中全會,被增補為中央委員,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1月23日至29日,出席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兼任全國人大常委會代秘書長。1980年1月24日,任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1]:340。3月17日,根據中共中央決定,任兩案審判指導委員會主任,統一領導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工作8月30日至9月10日,彭真出席第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被任命為憲法修改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82年2月至11月,憲法修改草案。9月1日至11日,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委員。在12日、13日召開的中共十二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1月26日,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改草案的報告》。1983年2月4日,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使得憲法重新成為社會秩序和法制的基礎[45]。6月6日至21日,出席第六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2]:66[47]
在1987年在「黨內民主生活會」上,彭真率先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進行攻擊和批評,最終促使胡耀邦在非正常程序下野[48]
王洪文(1935年12月-1992年8月3日),吉林省長春市人,曾任中共中央副主席(1973年-1976年),「四人幫」成員之一。文化大革命中,1966年11月6日在上海成為造反派「上海工人革命造反總司令部(簡稱工總司)」司令。1966年12月30日,在張春橋支持下,王洪文等在上海製造了有10多萬人參加的武鬥流血事件,圍攻中共上海市委的所在地康平路,「康平路事件」是全中國範圍內大規模武鬥的開端。1967年1月6日,以王洪文為首的「上海工人革命造反總司令部」等造反組織在江青陳伯達張春橋等策動下召開「打倒上海市委大會」,從中共上海市委奪權,這就是「一月風暴」。1月8日,毛澤東表示支持並號召奪權[1]。1967年2月24日,任上海市革命委員會副主任;4月,兼任國棉十七廠革委會主任。1973年8月,在毛的授意下中共十大上選舉王洪文為中央委員,其排名僅在毛澤東及周恩來之後,因而引起廣泛注目,在中共十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副主席。8月28日,中共十大閉幕式時毛澤東因身體不適缺席,委託王洪文代表他投票。他一度成為毛的接班候選人。1974年以後,王洪文因作為「四人幫」成員,搞小團體被毛澤東批評;加上其工作能力未如毛期待,受到眾多老將軍排擠,逐漸被毛澤東冷落。1974年1月初,江青、王洪文提出開展「批林批孔」運動,得到毛澤東的批准。江青一夥藉機把矛頭指向周恩來。1974年10月20日,毛澤東派人轉告周恩來和王洪文:總理還是我們的總理,四屆人大的籌備工作和人事安排由總理和王洪文一起主持,同各方面商量辦理。[5]1974年12月23日―27日,毛澤東多次同飛赴長沙匯報四屆人大籌備情況的周恩來、王洪文談話。毛澤東對王洪文說:「不要搞四人幫」,「不要搞宗派,搞宗派要摔跤的」。[6]與此同時,毛仍然器重王洪文等人。1976年1月,周恩來逝世。1976年3月下旬-4月5日,北京、南京等地爆發悼念周恩來,反對「四人幫」(主要針對張春橋、江青、姚文元)的四五運動。4月5日,首都群眾在天安門廣場的悼念活動被定性為「反革命事件」。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四人幫」加緊奪取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最高權力步伐。[7]:2989月11日,王洪文背着中央政治局,在中南海另設「中央辦公廳值班室」,並用中央辦公廳名義,通知全國各地,重大問題要及時向他們指定值班人員請示,意圖切斷中國共產黨中央、華國鋒同各省、市、自治區聯繫,由他們發號施令,指揮全國。[7]:298這是毛澤東逝世後「四人幫」篡奪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一個重要部署。[7]:2989月17日,王洪文悄悄飛往上海,加緊督辦「第二武裝」。[7]:2998月以來,上海已經給民兵突擊發槍74220支、炮300門、各種彈藥1000多萬發。[8]:42經王洪文、張春橋不斷督促,上海親信(馬天水等領導)立即緊急行動,準備武裝暴亂。[7]:299與此同時,華國鋒、李先念、葉劍英等人也聯絡了中央警衛局局長汪東興和北京衛戍部隊司令吳忠等軍隊將領準備武裝解決政治問題。1976年10月4日,《光明日報》登出「梁效」文章《永遠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針辦》。[7]:300文章稱「按既定方針辦」的「囑咐」。[7]:300加上「四人幫」活動之種種跡象,表明他們要篡奪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10月6日晚上8時,華國鋒、葉劍英在中南海懷仁堂召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通知姚文元列席。在張春橋、王洪文、姚文元先後到達會議室時,分別宣佈對他們實行隔離審查。當天被押進中南海某地下室,1977年4月9日被轉送秦城監獄
- yang hong, archaelogist

十八學士是指北周唐朝時的十八位知識份子。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周武帝率軍攻下鄴城北齊滅亡。陽休之袁聿修李祖欽元脩伯司馬幼之崔達拏源文宗李若李孝貞盧思道顏之推李德林陸乂薛道衡元行恭辛德源王劭陸開明等十八人隨周武帝西行入北周長安,是為十八學士之始。唐太宗在做秦王時建「文學館」,收聘賢才,以杜如晦房玄齡于志寧蘇世長姚思廉薛收褚亮陸德明孔穎達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勗十八人並為學士。[1]復命畫家閻立本為十八學士畫像, 即為《十八學士寫真圖》,褚亮題贊。當時獲唐太宗選入文學館者稱為「登瀛洲」,後人有所謂「十八學士登瀛洲」(added by me -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70705/PDF/a31_screen.pdf 故宮御花園地面畫廊),又因唐太宗常與門下十八學士弈棋,後人因此畫有《十八學士弈棋圖》。唐玄宗開元時,於上陽宮食象亭,以張說徐堅賀知章趙冬曦馮朝隱康子元侯行果韋述敬會真趙玄默毋煚呂向咸廙業李子釗東方顥陸去泰余欽孫季良為十八學士,命董萼畫像,[2]並記錄所有十八學士的姓名、表字、爵位、籍貫等。五代楚國君王馬希范在位時曾倣照唐太宗設天策府文學館的先例,以幕僚李鐸潘玘拓跋恆李皋李莊徐收彭繼英廖匡圖徐仲雅鄧懿文李松年衛曮彭繼勛蕭銖何仲舉孟玄暉劉昭禹等十八人為學士,號稱「天策府十八學士」。


瞽目人
- 清初以前,也归“教坊司”所辖,而又单称“太仆院”,据传说有铁印一颗,铁马竿(杖)十三根,后雍正间裁除乐籍,瞽人也同时没了系属。北京瞽目人,在清初以前,也归“教坊司”所辖,而又单称“太仆院”,据传说有铁印一颗,铁马竿(杖)十三根,后雍正间裁除乐籍,瞽人也同时没了系属。至于传说:雍正帝因未登大宝前,传瞽人作乐未到,于是后来取消,这乃是齐东野语,不足置信。据说当初的太仆院,即在今大佛寺街瞽人会馆,未知确否?北京瞽人,数目虽不太多,却分了四五处聚会。第一年代久远的要算大佛寺的“公益堂”,大佛寺街谁也知是因街西头有一大佛寺而命名,实东首亦有一庙,先亦称大佛寺,传说尚有“尉迟敬德督修大佛寺” 的碑文。此庙在康熙年中,即归瞽人所有,改祀乐卜先圣。此庙正门,巳不可见,第一汽车行即庙的正门前殿,后殿尚住瞽人,由旁开小门出入,此庙所住瞽人约十余人,即称公益堂的便是。第二即为乃兹府路南三皇庙内的“务本堂”,为曲艺人才荟萃之处,此庙系在清道光年间由瞽人购置,此堂所属瞽人,有二三十人,翟少平、王秀卿即住庙内,王宪臣、张松山、曹雨亭、刘荩臣亦归此堂瞽友,不过因北新桥九顶庙弹套瞽人,声誉向在一般瞽人之上,百年来为王公府第所公认(前清时代一提九顶庙瞽人即为人特别重视),所以张松山等由其师父在世时,即相沿居住九顶庙,保持荣誉,终未迁徙,但也算是务本堂的会聚(王宪臣住名画家李雨林姻丈花园)。第三是东裱褙胡同东口的“信义堂”,也是一处瞽人会所住处。以上三处,凡北京内城的瞽人,都分别各隶一堂。不过2015年左右西城,又立有一处“天成永和堂”,是为西城瞽人会所。北京外城的瞽人,有所谓“五会”,不过没有一定会所,临时召集,临时觅地罢了。瞽人所住庙宇,除个人在他庙租赁居住者外,皆为前辈瞽人集资所购"系统自动屏蔽",全称“三皇庙”。

younger generations promotion
- 在中共歷史上,多次出現過集體性提拔年輕人的時期。上世紀八十年代,鄧小平為了挑選接班人,選擇了一大批司局級官員破格晉升部級。胡錦濤、王兆國、溫家寶等一批人就是在那時冒升的。十九大之後,或許一批七十後部級官員將湧現。http://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rld/20170926/00182_001.html


瑯琊
- 中國有兩個瑯琊山。一個在山東青島附近,主要指今山東東南沿海地區。不過,山東瑯琊地名很不簡單。周代初期,姜太公封齊時作八神,其中四時主祠就立在瑯琊山上。西周建立於西元前1046年,距今已經三千多年了。第二個不簡單,瑯琊地名非常多,不單有瑯琊山,還有瑯琊台、瑯琊邑、瑯琊縣、瑯琊郡、瑯琊國、瑯琊道等。瑯琊台在《史記》中稱觀台,明顯就是對天文台的別稱。其起源跟那位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有關,史載勾踐為了爭霸,遷都到瑯琊,「立觀台以望東海」。後來秦始皇在瑯琊山上築瑯琊台,據說先後有秦皇漢武等九位帝王駕臨此台,展示皇帝的赫赫功勛。瑯琊邑乃春秋時齊國所置,秦朝又設了瑯琊縣,同時為瑯琊郡的治所。瑯琊縣、瑯琊郡直到唐代才消失。東晉時還出現過僑置南瑯琊郡,所謂僑置是古代在戰爭狀態下,政府對淪陷地區遷出的移民進行異地安置,為其重建州郡縣,仍用其舊名的行政管理制度。瑯琊國出現在西漢初年,是漢朝的同姓諸侯國。兩漢、兩晉都有瑯琊國,晉朝的瑯琊國尤其著名,不單出了八王之亂的趙王司馬倫(始封瑯琊王),還出了包括東晉建立者晉元帝司馬睿在內的五位皇帝,劉禹錫詩裡提到的王家就是瑯琊王氏,這個家族幾乎主導了東晉到南朝的歷史,名人有王祥、王戎、王導、王敦、王羲之、王獻之等。瑯琊顏氏是孔子弟子顏回後人,瑯琊諸葛氏則出現了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諸葛恪這些名震三國的「牛人」。晉朝的王、司馬兩姓都是名門望族,他們擁有強大的勢力和眾多的武裝部隊,隨時左右大局。第二個瑯琊,位於安徽省滁州市郊區的瑯琊山,確實是目前最有名、多數人公認的瑯琊山,而且離蕭梁王朝的都城金陵(今南京)倒也不遠。西方有《基道山恩仇記》,提及貴族復仇的故事。《瑯琊榜》是東方皇族的復仇故事。在南北朝時期,做皇帝不容易,這是一個禮崩樂壞,豪族以下犯上,不斷發兵奪權的時代,做皇帝是高危職業。不少大臣玩弄陰謀詭計,瞬息之間,皇帝人頭落地,權位都沒有了。你殺我,我殺你。這是一個貫徹森林法則、弱肉強食的年代。http://pdf.wenweipo.com/2017/07/07/a30-0707.pdf


ethnic groups
The Tangut people (Tangut𗼎𗾧 mjɨ nja̱ or 𗼇𘓐 mji dzjwo; Chinese: 党項 dǎngxiàng) were a Sino-Tibetan tribal union that inhabited Western Xia. The group lived under Tuyuhun authority[1] and moved to Northwest China sometime before the 10th century to found the Western Xia or Tangut Empire (1038–1227). They spoke the Tangut language, one of the Qiangic languages that belong to the Sino-Tibetan family.The Tanguts are typically regarded by Chinese scholars to be synonymous with or at least related to the Qiang or Dangxiang (党項Dǎngxiàng). Historically, "Qiang" was a collective term for the multiple ethnic groups who lived on the western borderlands of China. The name Tangut first appears in the Orkhon inscriptions of 735. In their own Tangut language, the Tanguts called themselves Mi-niah (Miñak). The Tanguts eventually migrated from their homeland in northeastern Tibet to the eastern Ordos region under pressure from the Tibetan Empire. By the time of the An Lushan Rebellion the Tanguts were the most dominant local power in the region. There they established the first and only Tangut state to have ever existed; Western Xia.党项族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羌”的称谓。 据载,羌族发源于“赐支”或者“析支”,即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汉朝时,羌族大量内迁至河陇关中一带。此时的党项族过着不知稼穑、草木记岁的原始游牧部落生活。他们以部落为划分单位,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党项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为强盛。唐朝时,经过两次内迁,党项逐渐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仍以分散的部落为主。唐中央多在党项民族聚集地设立羁縻州进行管理,有功的党项部落酋长被任命为州刺史或其它官职。唐末黄巢起义时,唐王传檄全国勤王。党项族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出兵,唐僖宗赐拓跋思恭为“定难军节度使”,后被封为夏国公,赐姓李。至此,党项拓跋氏集团有了领地,辖境包括夏、银(今陕西榆林东南)、绥(今绥德)、宥(今靖边东)、静(今米脂东)等五州之地,握有兵权,成为名副其实的藩镇宋朝时,李继迁开始独立抗宋。李元昊即位夏国王后,下发秃发令,并努力吸收汉文化,创制党项文字,推动了党项族文明的发展。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建立西夏。这是党项族建立民族政权之始,也是党项发展历史的顶峰。西夏时期的党项族文化、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在与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交流中逐渐发展,后被成吉思汗所灭,党项族也逐渐消失。另一说拓跋氏是鲜卑族的后裔,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就自称是鲜卑后代。在最早的汉文文献记载中,将党项人称作“党项羌”。“Tangghut”(党项)这个名字最初是在鄂尔浑突厥鲁尼文碑铭中出现的,时间是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可以肯定,这个字最初必定是来源于某种阿尔泰语系的形式,此后很可能是通过中亚的媒介——可能是于阗语粟特语,从吐蕃的自称衍生出来的。 后来,党项(汉文中又作“唐古特”或“唐兀’)就成了北亚和中亚地区对于某些居住在安都——青海湖、甚至甘肃地区的部落群体的通称。这个名称一直使用到了19世纪。 在以后的汉文、突厥文阿拉伯文的文献中,以及19、20世纪前往汉藏交界地区的西方探险家的传记中,都广泛使用了这个称谓。
  • Tangut society was divided into two classes: the "Red Faced" and the "Black Headed". The Red Faced Tanguts were seen as commoners while the Black Headed Tanguts made up the elite priestly caste. Although Buddhism was extremely popular among the Tangut people, many Tangut herdsmen continued to practice a kind of shamanism known as Root West.[citation needed] The black caps worn by Root West shamans give the Black Headed caste its name. According to Tangut myth, the ancestor of the Black Headed Tanguts was a heavenly white crane, while the ancestor of the Red Faced Tanguts was a monkey.[4] Tangut kings went by the title of Wuzu. According to sources in the Tangut language, the Tangut state known now as the Western Xia was named 𗴂𗹭𗂧𘜶 translated as "Great State of White and Lofty" (phôn¹ mbın² lhi̯ə tha²).[5] Although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is name (Chinese: 白高大國; pinyin: Báigāo Dàguó) was occasionally used in Tangut sources,[6] the state was most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the "Great Xia" (大夏) in Chinese-language sources of the Tangut or as the "Xia State" (Chinese: 夏國) to the Song.[7] In later historiography and in modern Chinese the Tangut state is referred to as the "Western Xia" (Xī Xià 西夏). The Mongols and other steppe tribes referred to the Tangut kingdom as "Qashi" or "Qashin", which was derived from the Middle Chinese name for the region the Tanguts controlled (Chinese: 河西).
  • The Tanguts were primarily Buddhists. Tangut Buddhism was influenced by external elements. The entire Chinese Buddhist canon was translated into the Tangut language over a span of 50 years and published around 1090 in about 3700 fascicles. Buddhism in the Tangut state is believed to be an amalgamation of Tibetan and Chinese traditions, among which the Huayan-Chan tradition of Guifeng Zongmi (Chinese: 圭峰宗密, 780–841) and his master Huayan Chengguan was the most influential. A number of texts previously believed to be of native Tangut origin turned out to be translations of Khitan source texts. The degree of Tibetan impact on the formation of Tangut Buddhism still remains unexplored, especially in the light of new discoveries showing that Tangut Buddhism owed more to the local culture in North China than to pure Tibetan or Chinese influences. Texts belonging to the Tibetan Mahamudra tradition demonstrate that Tangut Buddhism initially evolved along the Karma Kagyu rather than Sakya lines of Buddhist transmission.
  • inner mongolia
  • scmp 21oct19 ancient heicheng site in ejina banner, inner mongolia, built during western xia dynasty (1038-1227)

archaeology
- [a journey into hk's archeological past  by regional council and cuhk] discipline started as early as northern song dynasty (on historical artefacts, called 金石学); the study became more advanced in qing dynasty; 田野调查started in 20th c.
- [china daily 19sep19] milestones since 1949

historians
- robert bickers


Patrick French (born 1966) is a British writer, historian and academician. He was educated at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where he studied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1]and received a PhD in South Asian Studies. He was appointed as the inaugural Dean of th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at Ahmedabad University in July 2017. French is the author of several books including: Younghusband: the Last Great Imperial Adventurer (1994), a biography of Francis Younghusband; The World Is What It Is(2008), an authorised biography of Nobel Laureate V. S. Naipaul which won the 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 and India: A Portrait (2011). During the 1992 general election, French was a Green Party candidate for Parliament. He has sat on the executive committee of Free Tibet, a Tibet Support Group UK, and was a founding member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India-UK Round Table.


Note
-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61116/00184_001.html 首先要打破儒家製造出來的道統,和由此而生的夷夏之別。具體而言,要認清司馬遷、董仲舒的中華文化只是封建王朝把統治方法合法化而作出來的意識形 態。始皇帝以前,中國是千國萬邦,不過是虛君共和,且商是東夷,周是西戎,中國一直都是夷族戎族蠻族共處,黃帝、炎帝都是不同族類。即使統一天下的秦國, 也是從西陲入中原。稍懂一點歷史當可明白。而在秦漢之後,中國也從來不是大一統,漢末唐末是分裂為主,宋也從來困守一地,蒙元是北來,滿清是東北來。文明演進是多元為主,不是聽皇帝來復假古。唐朝文化是胡漢交流,唐的樂與舞遠勝漢朝的士大夫禮樂,樂來自龜茲,舞受中亞粟特文化所改變,連生活方式的精神與物質都帶着極濃厚的胡的因素。
- discipline of archaelogy starts in 1970s?

kiv
- in the film "sophie's misfortunes", the priest mentioned that chinese people have toad's jam for tea

controversies
- 近年不少歷史學家對秦始皇的死與遺詔充滿懷疑,日本專攻中國古代史的歷史學家鶴間和幸,早前發行《始皇帝:秦始皇和他生活的時代》中解讀《趙正書》,發現秦始皇原本確要立幼子胡亥為太子,並非長子扶蘇,與西漢司馬遷所寫的《史記》記載內容截然不同。《史記》記載,秦始皇死後,宦官趙高和丞相李斯偽造遺詔,賜死長子扶蘇,擁立幼子胡亥為皇帝。《趙正書》中有「請立子胡亥,為代後,王曰可」等內容,顯示立胡亥為繼承人,是徵得了秦始皇本人的同意。《趙正書》記載於五十枚竹簡內,約一千五百字。該書在漢武帝前期編寫,較漢武帝末年編寫的《史記》為年份更早。鶴間和幸更推測「司馬遷可能知道這本書存在,但他沒有採信胡亥為繼承人的故事」。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rld/20190922/00178_021.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