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17, 2018

Development Bureau

establishment
- 发展局建议重组工务科的人员编制,包括开设一个首长级职位,以应付新增及持续推行的措施,同时建议在水务署开设两个首长级编外职位,以推展新的食水安全措施,新安排预计每年涉及约1165万元开支。发展局表示,由于目前发展局工务科须负责大量工务工程,包括起动九龙东、大屿山发展及保育,及岩洞及地下空间发展研究等,局方在审视各分部及办事处工作量后,发现部分人员的工作量已超出负荷,亟需重新分配两个工务政策部的工作,并增设一个常额职位分担工作。发展局建议,在工务科开设一个首长级常额职位,并由2019年4月1日起,把一个首长级编外职位转为常额职位,及因应工务科架构重组,重行调配三个现有的首长级职位,以应付工作量。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71122/PDF/a6_screen.pdf
  • 立法會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尋日開會,討論發展局同規劃署合共開設三個首長級職位嘅建議,其中發展局個位主要負責處理土地供應、棕地發展同活化工廈等政策。有多名議員就項目申請發言,但大部分都係追問相關政策嘅進度同細節,而唔係問緊點解有需要開設有關職位,搞到向來重視開會效率嘅小組主席葉劉淑儀有啲唔耐煩。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113/00176_123.html
  •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昨日舉行四小時會議,審議發展局及規劃署合共三個職位開位建議,以推展政策增加及加快土地供應,議案最終獲得通過,多名議員關注棕地使用問題。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303/00176_103.html
- 規劃署最近以月薪八萬多元,指明招聘該署退休城市規劃師,負責檢控違例發展,引起「明益自己友」的質疑。立法會議員麥美娟表示:「點解一定要請退休規劃師,請新人或有經驗的規劃師唔可以嗎?我覺得規劃署做法好奇怪!」議員柯創盛亦認為做法有問題,扼殺了新人吸收經驗的機會,對他們不公平。規劃署近日在該署網站刊登招聘公告,以月薪八萬二千四百廿五元,招聘退休城市規劃師,做法備受質疑。該署接受查詢時解釋,根據政府於二○一五年推出「退休後服務合約計劃」安排,以為期一年的非公務員合約形式,聘用退休城市規劃師或正在放取離職前休假並即將退休的城市規劃師,因應中央執行管制及檢控組的工作需要,提供人力支援。該署續稱,該名員工需要具備公務員專門知識和經驗,根據《城市規劃條例》規定,處理有關對違例發展採取執行管制及檢控行動的工作。截止申請後,該署會按一貫程序,由招聘委員會遴選,推薦適合人員給該署聘用,預計招聘工作九月完成。現時該署有九位以「退休後服務合約計劃」聘用的員工。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718/00176_029.html
-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昨日通過發展局增設和重編多個職位,當中涉及負責大嶼山發展、東大嶼都會等項目的職位,被民主派議員批評是為「明日大嶼」計劃鋪路,指計劃未申請撥款前就要求開位。議員郭家麒指填海爭議很大,擔心政府日後遇上反對聲音時,會以已開職位作為擋箭牌,形容做法「陰濕」,又指目前仍未有填海相關實證和數據,加上工程費恐會是天文數字,認為增設職位沒道理。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1103/00176_021.html
- 立法會人事編制小組尋日開會,討論喺發展局規劃地政科開設一個總土地測量師職位,同埋喺地政總署開設一個政府土地測量師職位,用嚟監督空間數據共享平台推展情況,點知喺建制派議員大多唔在場下,竟然遭否決。點解?睇嚟係主席周浩鼎(阿鼎)同發展局齊齊甩轆嘞!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1219/00176_086.html
- 話說發展局要求開設兩個職位領導項目策略及管控辦事處,以取代項目成本管理辦事處,但多名議員批評項目成本管理辦事處成效低同透明度低,質疑點解仲要加位?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321/00176_085.html
procurement
- in 2009 introduced new engineering contract hket 31jul17
- use of BIM for projects over 30million
  • discriminate against smes singtao 1nov17
visit by sdev
-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早前到訪油尖旺區,參觀太子道西/園藝街保育活化項目,其間在油尖旺區議會主席葉傲冬、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蔡亮,及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陪同下,聽取市建局規劃及設計總經理麥中傑介紹保育及活化10幢太子道西/園藝街戰前騎樓式唐樓的情況,了解項目的歷史背景及進展。http://pdf.wenweipo.com/2017/12/18/a25-1218.pdf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51222/00176_125.html 深圳光明新區前日發生罕見「山泥」傾瀉事故,一個涉違規泥頭堆放場湧出大量泥頭,數十棟建築物被掩埋倒塌,發展局於社交網站忽然「抽水」,提及香港約四十年前受風暴吹襲導致山泥傾瀉嘅歷史,重提政府於鞏固人造斜坡嘅工作,被網民質疑「水不是這樣抽的」。發展局於社交網站以「我們的起點」為題發貼,指香港於一九七六年受風暴愛倫吹襲,全港多處發生山泥傾瀉,其中秀茂坪邨附近嘅填土坡在大雨中塌下,造成十八人喪生廿四人受傷,及後政府成立「土力工程處」管制斜坡設計、建造及維修,而目前「長遠防治山泥傾瀉計劃」下,土木工程拓展署亦每年鞏固一百五十個政府人造斜坡等,保障公眾安全。


跨專業辦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225/19504922近年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港珠澳大橋等多項基建工程頻頻超支,惹起社會爭議,財政預算案也有回應相關問題。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表示,已經要求發展局設立一個跨專業辦公室,在未來3年全面檢討工務工程指引,減省非必要的設計和合約要求;同時嚴格審視300個主要新工程項目的造價預算,向他定期匯報進展,以降低工程成本及控制造價。曾俊華解釋,每個基建工程由規劃、設計建造、以至落成啟用需時甚長,當中涉及很多不確定因素,包括岩土情況、建築材料價格及工資上升、經濟周期起落、以至施工期間遇到未能預計的情況,都可能導致項目超支。為加強管理工務工程的造價,他在去年已經成立專責小組審視工程價格上升的原因和制訂改善措施;又已敦促各部門處理學校、醫院等爭議性較小的民生工程時,可以先進行招標工作,才向立法會申請撥款,以提供更準確的工程預算。政府消息指出,跨專業辦公室的編制包括8名公務員,4人由發展局內部調配,另外4人則屬新增職位,來自工程、測量、建築等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員。
-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60321/00176_095.html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波叔)尋日喺網誌撰文,話已要求相關部門就工程項目採取實而不華嘅原則,盡量減少非必要嘅花巧要求,以減少工程超支情況。對於有建築界批評咁樣會扼殺創意,波叔就話大家不必過慮,死撐話簡約設計同美感及創意從來無矛盾,即使設計簡單,都可以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相反,富麗堂皇亦唔一定代表靚喎。呢種講法除咗係阿Q精神外,正正就係限制咗設計一定要喺簡約方面發揮創意,否則無第二條路揀喇,咁都話無扼殺創意?

為加快審批建屋工程,屋宇署、地政總署和規劃署發出聯合作業備考,新增可持續建築設計指引,在簡化程序安排之下,由本月十五日起,屋宇署成為審批私人發展項目樓宇間距及樓宇後移部分的唯一部門,認可人士毋須再向地政總署申請。有測量師認為此舉對加快審批工作有好處,但尚有如何計算建築面積的事宜需要處理。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1002/00176_057.html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
- 新上任的特首特別成立了一個名為《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簡稱覓地小組),在九月初召開了第一次會議,羅列了十二個土地選項,詳細列出各項可行性、利弊和潛力,諮詢公眾意見。在這十二個選項中,一看便知那一項是陪襯品,如同Weakeast Link參賽者每當被Out的時侯,主持便會喊一句口號:「眾望所歸,冇得留低」。環顧這十二項中,最先會被淘汰的是「填平水塘」、「發展軍事用地」、「發展郊野公園」、「利用私人康樂用地作其他用途」和「在維港以外更多填海」,因争議性很大,很難有共識,而「發展現時作短期租約、臨時政府撥地」、「重置或整合大型康樂設施」和「發展『鄉村式發展』用地」的住屋數量有限,剩下來只有四個選項會是真命天子。這四項是「利用私人發展商的土地儲備」、「重置葵青貨櫃碼頭」、「貨櫃碼頭上蓋發展」和「加快『綜合發展區』用地發展」。這四項只要在發展條款上多加一些限制或需求,如需提供多少公營房屋或資助房屋,應可減去很多阻力。因市民只希望有房屋可以建好,有能力可以在私人市場去購買,沒有能力購買私人樓的眼見可以增加公營或資助房屋,他們也樂見其成,靠大抽獎去碰碰他們的運氣。當中以貨櫃碼頭用地最值得研究,九個貨櫃碼頭用地面積有279公頃,若作住宅發展可得15萬個住宅單位,容納50萬人居住,政府一旦攻破這缺口,現屆政府已算有交代。by 資深測量師江西財經大學客座教授 邵志堯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170921/00210_011.html
-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下星期二召開第七次會議,討論最後兩個土地來源選項,即軍事用地和私人遊樂場地契約土地,當中包括最具爭議、佔地多達一百七十公頃的粉嶺 高爾夫球場。民政事務局檢討私人遊樂場地契約政策多年,至今未有結果,社會一直有聲音要求政府收回部分私人遊樂場用地興建房屋,當中以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 用地聲音最大。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104/00176_022.html
-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昨早開第八次會議,討論公眾參與計劃,但土地供應最後兩個選項──私人遊樂場地契約和軍事用地,則因政府遲遲未提交文件而仍未能討論。據了解,專責小組對此失望,要求政府盡快提交文件讓小組討論,不想推遲三月中開始公眾諮詢的目標。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128/00176_041.html
-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昨召開第十次會議,討論公用設施上蓋發展住宅的可能性。主席黃遠輝指全港現有八十一座電話機樓,佔地十七點四公頃,但七成半面積少於二千平方米,只有兩幅佔地較廣且位處市區,建議政府一併檢視其他公用設施如變電站的發展潛力。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214/00176_092.html
-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今日召開第十一次會議。據了解,小組將討論屯門內河碼頭發展住宅的可行性。消息指隨着屯門內河碼頭使用率下跌,當局認為可以研究改作其他用途,初步評估若以古洞北、粉嶺北發展區推算,佔地六十五公頃的內河碼頭足以興建二萬二千個單位,不過,該處附近面對污水處理及環保園等特殊工業的限制,或會影響發展。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306/00176_015.html
  • 因應社會對住屋需求大,新鴻基地產早前就旗下古洞項目修訂發展方案,計劃將2008年已獲城規會批出興建的90幢洋房,改作分層住宅發展,擬將單位數量大增16倍(即1,483伙)至1,573伙,城規會於昨日審理申請並同意有關申請。這是繼西貢十四鄉、屯門掃管笏星堤2期後,新地第三個項目獲批「縮則」增建單位。新地表示,考慮到社會對住屋的殷切需求,故提交改劃申請,將單位數目由約90增至約1,573伙,單位平均面積改為約700方呎,以滿足普羅市民及年輕家庭的住屋需求。http://pdf.wenweipo.com/2019/09/21/b01-0921.pdf
  • 香 港名門望族何東後人,再次就前上水何 東花園一幅地皮提出申請,改劃成為 「 綜合發展區」 興建1427伙,相較5年前 提出方案,今次單位數目大增近2倍。 該地皮位於上水古洞南金坑路丈量 約份第92約多個地段、佔地約33.42萬 方呎,地皮位於天巒東面,鄰近雙魚河 ,現時為 「康樂、綜合發展區及農業」 等用途,何東後人申請改劃成 「綜合發 展區2」 及 「綜合發展區3」 ,擬以地積 比率不多於3倍發展,興建10幢17至20 層高分層式住宅,提供1427伙,單位 平均面積約703方呎,主攻1房及2房戶 型,總樓面約100.27萬方呎。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00620/PDF/a15_screen.pdf
  • 為配合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位於古洞的石仔嶺花園會分兩期清拆,有十多間安老院受影響,首期工程原定今年六月底動工,一名受影響的安老院院友,於今年五月入稟高院申請司法覆核。他稱因工程被迫遷,但新的社會服務大樓要到三年後才完成,要他搬遷屬違反人權,要求暫時擱置工程至新大樓完工為止。法官經過聆訊後,指申請人的論點並無合理勝訴機會,昨拒絕受理案件,並下令申請人要支付訟費給政府。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707/00176_051.html
- 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昨率先建議新公私營合作模式,會交獨立機構處理,港府開發交通基建後,吸引私人發展商改劃其農地儲備,換取等值的土地作發展公營房屋。惟其言論惹來不少環保團體及立法會議員批評,有議員質疑黃在諮詢前提出具體建議,是太早下結論,亦有偏向發展商之嫌。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415/00176_042.html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上月26日起展開為期5個月的「土地大辯論」,發展局指初步預留1,200萬元舉行公眾參與活動,其中2項最龐大的開支來自花費841萬元聘請兩間顧問公司,包括以486萬聘請世聯顧問有限公司擔任公眾參與總監,該公司行政總裁正是林鄭月娥競選特首時替她任公關的麥黃小珍;當局亦花355萬聘用前財政司司長政助羅永聰的團隊擔任製作電視及電台宣傳片等宣傳工作。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501/20377964
- 新界土地業權複雜,成為發展房屋的阻力。香港大學科斯產權研究中心建議以「土地區劃整理」及「土地債券」方案,加快發展及流轉新界土地,並計劃於九月份把有關建議書呈交予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作參考。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731/00176_009.html
  •  鄉議局當然執委兼律師林國昌認為大部分業主不會與鄰近的業主商討,盼政府採用他們熟悉且行之有效的「換地權益書制度」,強調簡簡單單最好,又指祖堂人士不熟悉「土地債券」概念,要推行並不容易。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801/00176_044.html
- https://www.scmp.com/news/hong-kong/health-environment/article/2162350/building-peripheries-hong-kongs-country-parks Sugar Loaf Peak, perched on the fringes of Hong Kong’s magnificent Ma On Shan Country Park. It borders a public housing estate named Shui Chuen O, meaning the place by the spring water. The slope is one of two peripheral areas of Hong Kong’s cherished country parks where the government is considering building housing – an unprecedented move towards development on some of the city’s most pristine natural environment. A study of the site is under way, along with one into another space near the entrance to Tai Lam Tunnel inside Tai Lam Country Park.Together the two areas add up to 40 hectares on which officials are pondering the feasibility of building public housing and non-profit elderly care homes.
黃偉綸表示,政府已在北環綫附近物色到總面積約90公頃的房屋用地,相當於四個太古城,正陸續進行研究,期望可帶來逾7萬個房屋單位,其中3萬多個來自新田/落馬洲樞紐,1萬多個來自牛潭尾站附近的棕地,其餘為凹頭站附近一帶棕地。他指本港現時每年房屋需求約4.3萬個單位,7萬個單位約為20個月的需求,當中會以七三比的公私營房屋比例作為規劃目標。古洞北新發展區全面發展後,將合共容納119,700人口和33,300個職位。陳帆指古洞站落成後,居民可減少出行時間,目前繁忙時段由古洞北往上水站的路面車程約15分鐘,古洞站建成後以鐵路往上水站預料只要3分鐘。http://pdf.wenweipo.com/2020/12/28/a12-1228.pdf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發表網誌,指當局早前成立「精簡發展管制督導小組」,研究統一及理順審批標準,力求精簡審批流程。今年《施政報告》再提出,要擴闊小組組成及工作範圍,加快土地發展程序,以增香港房屋供應。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1221/00176_037.html


收地
- 政府擬於今年下半年陸續收回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首階段涉及的土地,粉嶺馬屎埔約三十三戶受影響的農民原本於二○二一年面臨收地,但日前突然接獲當局通知,要提前收地日期至明年四月,涉事農民昨日怒斥政府離譜,變相早一年迫遷,完全漠視農民的生計及心血。發展局表示經已覓取五幅共三點三公頃土地供受影響農戶復耕,並會低價租給農戶,該批復耕農地會做好基本設施如食水及儲物點,局方會密切聯繫農戶處理復耕準備工作。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1004/00176_041.html- case

  • 政府於前年二月指元朗吳家村有非法搭建,並以違反政府批地條款為由,收回逾七萬平方呎涉事土地。一間前年曾入稟要求撤銷政府收地令的公司,前日再向高院入稟原訟傳票,要求法庭暫緩政府的收地行動,並撤銷政府發出的警告信和收地令。本案原告奮高有限公司,據資料顯示其董事包括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的妹夫關乃雄。原告在入稟狀指,政府收地反令原告無法抗辯。原告因此要求法庭下令暫緩收地行動,直至法院就有關糾紛作出最終判決為止。原告亦要求法庭取消,政府在一六年八月向它發出的警告信,及在去年九月發出的收地令。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329/00176_075.html
  • 拖延逾十年的新界東北發展終展開第一階段收地,逾五百二十個受影響的住戶,須於明年上半年至二○二二年下半年遷出。發展局表示,現有超過一百五十個住戶不符合安置資格,但死線過後他們亦須離場。有未符上樓資格的住戶斥當局行事「鐵板一塊」,希望當局在配房上酌情安排。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第一階段工程,於五月獲立法會財委會批出撥款,第三季展開收地、地盤平整和基礎設施工程。發展局指,截至九月底,第一階段工程範圍內,地政總署已向超過五百二十個住戶作資格核實,其中超過二百一十個合資格住戶已獲房委會及房協編配安置單位,正處理約一百四十個安置申請,其餘超過一百五十個住戶則不符合安置資格,包括擁有本港住宅物業、相關構築物屬違法搭建或屬現有公屋租戶等。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1031/00176_045.html
  • 馬屎埔村村民陳基裘,因不滿發展局於2018年5月10日公布的收地賠償方案,未有為寮屋農地提供賠償,他入稟高院申請司法覆核,指該方案違反《基本法》保障私人財產的條文。法官昨天頒下判詞,指陳提出的理據無可供合理爭辯之處,駁回其司法覆核許可的申請。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1231/00176_039.html
  • to note
  • 長實集團(01113)或有關人士就古洞北兩幅土地,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出放寬兩成興建密度,作分層住宅發展,共提供約1,136伙。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200408/00204_006.html


reclamation
- 長遠房屋策略委員會前成員劉炳章建議港府參考過往沙田第一城公開競投填海權模式推動明日大嶼計劃,做法可令港府「一毫子也不用出」。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1023/00176_002.html
- 政府擬在屯門龍鼓灘及鄰近一帶填海,二百二十至二百五十公頃作工業用途。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昨討論有關龍鼓灘填海和重新規劃屯門西地區的規劃及工程研究,估計所需費用為一億七千九百萬元。一批龍鼓灘村村民趁會議舉行前到立法會請願,反對填海計劃,憂破壞風水,促政府縮小填海面積及重新規劃土地用途,有議員則擔心內河碼頭一帶發展住宅會對區內交通帶來沉重壓力。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121/00176_033.html
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是繼2003年將軍澳及東涌完成最後一期填海發展後,首個填海造地的新市鎮計劃,並引入嶄新的非浚挖式「深層水泥拌合法」環保填海技術進行,而整項填海工程預計於2023年完成,首幅經填海而得的用地,則已於今年3月交付房屋署建屋,過程少於30個月,可供興建約1萬個公屋單位。 http://pdf.wenweipo.com/2020/12/07/a09-1207.pdf
- eco shoreline
  • Scientists are seeking to strike a delicate bala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y creating “eco-shorelines”, concrete seawalls that can protect marine life and set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example for Hong Kong’s future 
     land-reclamation projects
     Under a government-funded project, experts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re currently testing specially designed, eco-friendly concrete blocks and panels that can be attached to seawalls at three coastal locations in the New Territories. The panels and blocks have grooves and ridges that mimic rocks eroded by weather and seawater, allowing room for organisms to hide from predators and harsh conditions.https://www.scmp.com/news/hong-kong/health-environment/article/3016700/hong-kong-marine-ecologists-lead-eco-shoreline

房屋署研究把屋邨儲物室改建為住宅單位,並加強單位的天然照明和通風,減低單位室內高度不足的不良影響。在徵詢屋宇署後,去年十二月批准改建順利邨十五個儲物室為住宅單位,工程預計本月完成。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1017/00176_045.html



過渡性房屋
- 政府倡議推出過渡性房屋以暫時解決住屋困難的問題,屋宇署向認可人士發通告,指舊式住用建築物存在規劃及設計局限,以致未能完全遵從《建築物條例》,尤其是樓面又長又窄的唐樓,基於特殊情況,屋宇署會積極考慮給予相關的建築工程及小型工程批予變通或豁免。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1026/00176_027.html
- 過渡性房屋被視為應付住屋需求的緩兵之計,救世軍去年十一月推出「『住+』土瓜灣下鄉道社會房屋計劃」,涉及五十三個單位,至今二百多人受惠。計劃特色為「共居」,讓基層家庭及低收入年輕人共住,有青年住戶於昨日舉行的啟動禮分享居住感想,指中學時期因家庭問題而住進青年宿舍,入住「住+」後始有鄰居關心,感覺猶如親人;青年住戶每周亦會用兩至三小時做社區工作,包括舉辦糖水會,聯繫鄰里感情。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317/00176_024.html
- 水管屋

  • 荃灣路天橋底擬建過渡性房屋,首次採用水管屋設計,至少有八十個單位,可以住三百多人。申請對象是已輪候公屋三、四年的荃灣居民,項目由仁濟醫院主導,將負責揀選合適的申請人入住,項目最快年底落成。不過,地區人士憂慮區內交通能否負荷,又怕引起居民不滿。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318/00176_055.html
  • http://pdf.wenweipo.com/2019/11/11/b01-1111.pdf 本港首個水管屋項目位於荃灣海角街及海興路交界,距離荃 灣西站約 10分鐘步程,佔地約 35,521方呎。羅發禮在接受 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地盤上將安放 110至 130多個方形水管 屋(Boxpod)及約 20多個圓形水管屋(Opod),疊起兩層高。 圓形水管屋由兩個巨型水管砌成,實用面積150方呎,可住1至2 個人;方形水管屋實用面積則約 250方呎,可住最多 4個人。整 個項目合共約130至150伙,預計可容納300多人。水管屋及組合屋 均為近年的新式建築方 法,但受建築物條例所 限,發展可謂綁手綁腳。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 園境界立法會議員謝偉銓 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認 為,政府如果想加快推行 過渡性房屋計劃,增加單位數量, 便應該於政策上予以更多寛鬆及協 助,要清楚過渡性房屋的定位。 謝偉銓表示,水管屋技術上可 行,但要考慮很多方面,首先圓 形水管因形狀局限,不少空間被 浪費,設計上亦要顧及通風問 題。至於新提出的「方形水管 屋」,他認為可行性較高,但這 類水管數量較少,水管屋當初概 念是因為大型水管數量多,成本 平所以有誘因,如果特意去製造 方形水管,或會與原意偏離,但 他認為方形水管屋於空間利用及 通風各方面較圓形優勝http://pdf.wenweipo.com/2019/11/11/b01-1111.pdf

- 政府公布私人業主如透過非牟利機構或社企營運過渡性房屋,即使更改土地用途,亦可免除補地價、行政費及按金;官地方面,地政總署會向獲批短期租約土地的機構,收取僅一元的象徵式租金,以便有關機構發展過渡性房屋。社福機構認為新措施有助增加過渡性房屋的土地來源,期望政府提供土地清單,增加透明度。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419/00176_029.html
- 擔任顧問工作的市區重建局昨透露,政府現有三幅分別位於洪水橋、打鼓嶺及大角咀的土地,供市建局研究興建過渡性房屋屋邨項目的可行性,初步估計三幅地合共能夠提供一千多個單位。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1026/00176_028.html
- 輪候公屋「等到頸都長」,政府無計可施,只好強推過渡性房屋,截至今年九月,由非政府機構營運的過渡性房屋單位合共約六百二十個,其中空置住宅樓宇內每個過渡性房屋單位,最多獲資助二十萬元,而在空置土地搭建臨時構築物,和在非住宅樓宇內提供過渡性房屋,每個單位最多獲資助五十五萬元。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1031/00176_046.html
-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 報告提出,興建可提供 1,000 個至 2,000 個單位的「過渡性房屋 邨」,以達 3年內興建 1萬伙過渡性房屋的目標。不過,外界隨即 質疑地從何來,謎底昨日揭曉,恒基地產以 1元的象徵性收費,將 錦上路江夏圍的土地借予政府 7 年,開展名為「Project H」的項 目,料可提供約 2,000 個單位,戶數規模與公屋元朗水邊圍邨相 近。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包括「Project H」在內,至今 已覓得 6,000伙過渡性房屋的土地(見另稿)。http://pdf.wenweipo.com/2019/11/03/a06-1103.pdf
- 新鴻基執行董 事郭基煇參觀過渡房屋項目 「綠苑 」 ,項目由新地支持,免費交出屯 門11個村屋單位,住戶需共享單 位,仁愛堂負責營運,利用村屋室 外空間大的特點舉辦社區活動,如 有機種植、住戶燒烤等,住戶稱租 金比之前租住私人樓宇便宜不少, 環境有改善,生活方式亦與以前不 同,住戶間會互相照顧。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91202/PDF/a7_screen.pdf
- 籌備逾兩年、香港首組合社會房屋南昌街項目昨展開組裝工程。項目將建造一幢四層高的組合屋,提供約八十九個單位,料明年第二季入伙,進度較預計遲了兩季。項目由東華三院負責,明年首季料可申請。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指該組合屋項目由提出至今兩年。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1221/00176_065.html
- 房屋協會繼推出香港仔漁光村「暫租住屋」後,再利用觀塘花園大廈(二期)重建計劃的空置單位作過渡房屋,首批二十多個單位,實用面積介乎二百七十八至四百七十平方呎,適合三至五人家庭居住,租金為一千三百至二千一百元,暫定明年二月中接受申請。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1231/00176_044.html
- 再有地產商借地興建過渡性房屋,會德豐地產昨宣布,向非牟利機構以每幅土地一元租金的形式,借出合共逾五十萬方呎土地,以興建過渡性房屋,借出年期為八年,涉及多幅位於大埔、屯門及東涌地皮,提供逾二千間過渡性房屋,預期可惠及逾六千個家庭或逾兩萬名人士。項目會採用階梯式設計,包括開放式、一房和兩房單位,有太陽能板設計及綠化平台等環保元素。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1231/00176_046.html
- 位於大埔的港鐵員工宿舍策誠軒,將以短期借用形式租予房屋協會營運及管理過渡性房屋,為期五年,運輸及房屋局建議關愛基金專責小組撥款近四千六百萬元,資助有關項目的翻新工程,料今年第二季分期進行翻新,房協同時會招募及審批申請,預計合資格申請人最快可於今年第三季入伙。關愛基金專責小組今午將開會討論上述建議。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110/00176_033.html
- 當局兩年前宣布重啟活化工廈計劃,容許業主改裝整幢工廈作過渡房屋,但至今未有成功個案。立法會工業大廈政策相關事宜小組委員會昨討論該計劃,有議員質疑操作上有問題,缺乏誘因吸引工廈業主參加。發展局副秘書長(規劃及地政)何珮玲承認,計劃的回報不高,因當局希望工廈改建的過渡房屋需交由非牟利機構營運,不會以市值租金推出,但相信參與計劃的屬「良心業主」,願意放棄利潤幫助基層市民,但難以估計可提供的單位數量。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122/00176_042.html
  • 港府早於一八年施政報告提出容許工廈改裝為過渡性房屋,惟至今未有單位落實。立法會工業大廈政策相關事宜小組委員會昨召公聽會,了解公眾對工廈政策事宜意見。有團體代表稱,至今有關工廈改建成過渡性房屋錄得零申請,情況令人失望,批評政府要求改建條件存在問題,令工廈業主欠誘因申請。有議員批評政府空談政策,漠視劏房戶慘況。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607/00176_050.html
  • 城規會至今接獲改建成過渡性房屋的申請宗數為零,現只有三個位於大窩口、新蒲崗和柴灣,由房委會持有的工廠大廈將改建為居屋和公屋。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804/00176_085.html
  • 「支援非政府機構推行過渡性房屋項目的資助計劃」評審委員會昨召開視像會議,同意資助3個過渡屋項目,合共涉款約2.4億元。項目當中包括全港首個工業大廈改建為過渡屋的項目,第一個項目是社協建議的觀塘鴻圖道86號大偉工業大廈過渡性房屋項目。計劃的總撥款額為6,150萬元,預計可提供約116個單位。第二個項目同由社協建議的葵涌油麻磡路及昌榮路交界過渡性房屋項目。計劃的總撥款額約1.09億元,預計可提供約200個單位。至於第三個項目是九龍樂善堂建議的荃灣象山邨前荃灣信義小學校舍過渡性房屋項目。計劃總撥款額為7,193萬元,預計提供約142個單位。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1225/00176_038.html
香港房屋協會繼推出香港仔漁光村「暫租住屋」後,再在觀塘花園大廈(二期)重建計劃的空置單位推「暫租住屋」,今日起接受申請,計劃提供二十多個單位,供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的三至五人家庭申請,申請原於本月廿五日截止,現因疫情延至下月十日截止。房協透露,會於四月進行電腦抽籤,決定申請人優先次序,料最快可於今年第二季入伙。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212/00176_054.html
香港女童軍總會擬於佐敦興建青年宿舍,提供五百六十五個房間,工程的費用預計達七億六千多萬元,全數由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承擔。女童軍總會則負責承擔有關營運和保養青年宿舍所引致的經常性開支。如在本立法年度內獲財委會批出撥款,總會將隨即展開建造工程,預計大約三年內完工。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318/00176_053.html
港鐵大埔滘員工宿舍「策誠軒」將轉為「暫租住屋」,提供一百八十五個單位供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家庭入住,明日起接受申請,下月中旬電腦抽籤。單位面積介乎約二百七十至四百七十呎,每月租金介乎二千八百至五千元不等。「策誠軒」是前九鐵員工宿舍,現由港鐵管理。房協早前與港鐵簽訂協議,租用「策誠軒」五年來營運「暫租住屋」,提供單位有一百八十五個,當中逾一百三十個由房協出租,餘下約五十個則交由社聯出租及營運。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519/00176_046.html
聖雅各福群會計劃向政府申請,將紅磡鶴園街路政署工地及訓練中心改裝為過渡性房屋,提供約三十八個單位,包括三人及四人單位。項目計劃於今年十月進行改建及翻新工程、明年三月安排入伙。九龍城區議會房屋及發展規劃委員會今日開會討論此計劃。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623/00176_038.html
- 由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主持的「支援非政府機構推行過渡性房屋項目的資助計劃」評審委員會昨透過視像召開第一次會議。評審委員會同意資助三個過渡性房屋項目,合共提供二千一百五十二個單位。獲資助項目計有博愛醫院建議的錦田江夏圍過渡性房屋項目,撥款額約十億九千八百九十萬元,預計可提供約一千九百九十八個單位;聖雅各福群會建議的紅磡漆咸道北和鶴園街交界過渡性房屋項目,撥款額為一千六百一十五萬元,預計可提供約三十八個單位;以及社會服務聯會建議的葵涌業成街過渡性房屋項目,撥款額約為六千零八百八十八萬六千元,預計可提供約一百一十六個單位。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729/00176_063.html
- 社聯正與政府商討租用酒店,作為過渡性房屋的可行性。受疫情影響,本港酒店業大受打擊,此舉或能幫助酒店經營者。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907/00176_038.html
- 東華三院本月將向政府申請一幅啟德沐安街的閒置土地,興建及營運約四百六十個過渡性單位;預計明年六月動工,並於二○二二年九月安排租戶入伙。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911/00176_058.html
- 新世界昨表示,再捐出分別位於新田牛潭尾以及上水粉錦公路的兩幅地皮予非牟利機構,以興建過渡性房屋,預料合共可提供約二千個單位。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1013/00176_048.html
- 房協早前與港鐵簽訂協議,以五年期借用方式,使用其物業策誠軒營運「暫租住屋」,提供一百八十五個單位予在輪候公屋的家庭申請。當中逾一百三十個由房協出租予三至六人家庭申請暫住,餘下約五十個則交由社聯出租及營運。房協最終共收到一千一百四十一宗申請,超額申請七點八倍,當中三人家庭申請佔最多數,租戶最快已於八月入伙。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1014/00176_050.html
- 運輸及房屋局表示,位於打鼓嶺的昇平學校舊址將興建過渡性房屋,預計提供七百一十一個單位,由博愛醫院負責興建及營運,市區重建局則指為社福機構提供技術性支援。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1015/00176_038.html
- 政府今年1月宣布未來3年的過渡性房屋供應,由1萬個增至1.5萬個單位,以解燃眉之急。立法會財務委員會3月通過50億元撥款,以支援非政府組織推行過渡性房屋計劃,運輸及房屋局再向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建議額外注資33億元,以在2023年或之前,達成增加過渡性房屋單位供應至1.5萬個的目標。運房局文件稱,資助計劃自6月推出以來,收到5份申請,當中3份獲批,合共提供2,152個單位,涉及資助額11.8億元,連同已落成和之前批出的項目,合共提供約1.2萬個單位。另外兩份正審批的項目,則能提供1,924個單位,涉及資助10.5億元。新項目將會附設配套設施及社會服務,供租戶及附近居民使用,冀能達到社區共融。當局預計要達到1.5萬個單位的要求,所需總資助額83億元,現時尚欠33億元,因此建議將資助總額加碼。而為加強推行資助計劃,並監督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的運作,建議增設小組副主管一職,直屬運房局副秘書長(房屋),屬於首長級丙級政務官編外職位,每年薪金及福利總開支為316萬元。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1031/00176_065.html
社企「要有光」早前獲新世界發展以一元象徵性租金撥出天水圍西鐵站3幅地皮興建「光村」,為經濟有困難的「短貧戶」供可負擔的房屋單位及創意文化空間。城市規劃委員會上周五接獲兩份申請,要求把天水圍西鐵站3幅土地改成臨時過渡性房屋發展及附屬用途,涉3.67萬平方呎,料可供100個單位。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1121/00176_053.html
英皇國際與新家園協會合作推出的房屋共享計劃——「共•融舍」項目,共提供22個單位予有迫切住屋需要或正輪候公屋3年以上的基層人士,特別是單親家庭和少數族裔人士。第一階段合資格家庭已於11月中旬正式入伙,其餘將陸續遷入。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1204/00176_080.html
- beneficiaries/beneficiary wannabies

  • 在香港經營四星酒店逾20年的華大酒店投資(0201)主席鄭啟文心情很「灰」,旗下10間市區酒店都要蝕本經營,他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建議:「政府不如包租一幢幢的酒店作過渡性房屋,或修例將已供應過剩的工廠區酒店變為可分拆出售予年輕人的居所。鄭啟文認為,政府如果有心解決青年人上車問題,可以考慮修例容許這批工廠區酒店拆散後只可售予本港青年人作自住用,惟酒店東主必須找到酒店營運者肯負責酒店設備的法律責任。其實在外國如英美等地將酒店房間出售相當普遍,當酒店房間持有人不住該房間時,酒店營運者可以將該酒店房間出租予另一人,然後將所收租金與酒店房間持有人對分,作為投資用。http://pdf.wenweipo.com/2020/03/16/b01-0316.pdf

組裝合成
- 繼房屋委員會日前宣布於東涌建設首個組裝合成公屋,發展局昨釋出更多相關細節,指東涌第九十九區公營房屋發展項目的其中一幢公營房屋住宅樓宇,被房屋委員會選定為組裝合成法的先導項目;整個項目共五座住宅大廈,以及商舖和幼稚園等,總工程估算大約五十億港元。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507/00176_046.html
  • 陳稱,是次先導項目「東涌第99區公營房屋發展項目」(「東涌99」),為一幢12層高共240個單位的住宅大廈,為香港首批採用混凝土「組裝合成」建築法的項目。而且「東涌99」位於新填海區,土地較為平坦及寬闊,相鄰亦有空地可以提供物流和臨時儲存地方,屆時可全面評估實施「組裝合成」建築法時的各種事宜,如大量組件交付、儲存、現場安裝物流等安排。先導項目完成後,房委會會進行全面成本效益分析。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1115/00176_043.html
- 房屋協會將於沙田乙明邨試行新計劃,首次以鋼結構組裝合成方法興建一幢十層的長者大樓,項目總發展成本逾億元,提供僅六十四個長者單位,即每個單位成本一百五十多萬元,預計二○二三年中落成,用以接收長者寬敞戶,以騰出其出租單位。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917/00176_054.html
「組裝合成」技術愈趨成熟,房屋協會計劃在元朗洪水橋興建首個採用「組裝合成」技術的資助出售房屋項目,預計2024/25年度落成,提供約300個單位,同時不排除未來再採用有關技術。房協正計劃在洪水橋興建27層高的「組裝合成」資助出售房屋項目,預計當中八成為兩房單位,一房及三房單位則各佔10%,發展成本為7億元。房協料「組裝合成」技術可較傳統的建造方法,節省10%至15%施工時間。項目高度約95米,將會是本港最高的「組裝合成」建築物,高過香港大學位於黃竹坑的學生宿舍。由於洪水橋專用安置屋邨第一期的資助房屋項目擁有地理優勢,其位置不在市區,鄰近住宅亦不太密集,故適合作為試點。地盤目前正展開地基工程,預計2022年初完成,整個項目於2024/25年度完工。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10105/00176_048.html



「貨櫃屋」
- 當局對「貨櫃屋」構思開綠燈,更考慮率先在香港大學學生宿舍及科學園「創新斗室」引入單元預製建築技術,令兩項目成為香港首批「組合屋」。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日表示,期望引入單元預製建築技術為業界提供多一個選擇,至於社聯提出興建「貨櫃屋」的構思,黃亦宣布好消息:「政府樂意對民間團體提出的建議便捷審批」,署理行政長官張建宗亦認為「貨櫃屋」想法值得考慮,政府會擔任協調及促進角色。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922/00176_060.html
- safety concerns and lack of rules singtao 27sep17 a15
- scmp article "how it all stacks up" 27nov17
- A prefabricated housing project catering to technology expats is moving toward its targeted September completion despite the coronavirus outbreak, and will be ready to take 500 tenants at a discount early next year, its creators say.The use of cargo containers have already proven their use in the quick construction of quarantine sites i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hina, but the units in Science Park are serving as a further test of just how the concept can help the city cope with shortages of both housing and construction workers.Since January, hundreds of modular units have been delivered from the mainland to Science Park in Sha Tin, where builders have piled them like Lego blocks up to 16 storeys high.https://www.scmp.com/news/hong-kong/hong-kong-economy/article/3076328/science-park-container-homes-schedule-september
- 早前政府為咗解決「住屋難」問題,推出短中長期房屋政策。當中屬於短房策嘅組合屋計劃「南昌220」由上個月底開始入伙,但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Tony)就喺社交媒體出貼文炮轟,話呢個項目只提供八十九個單位,而且搞咗超過三年,實在係太慢同太少喇。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907/00176_072.html
- beneficiary?
  •  http://www.scmp.com/business/article/2114597/firm-hopes-plug-and-play-homes-can-help-ease-hong-kongs-housing-crisis
  • 滬港聯合(HKG:1001) singtao 13oct17
  • 鋁遊 家 創 辦 人 暨 董 事 總 經 理 鄺 辰 道 (Eric)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指出, 家族本身從事鋁材生意,2012年忽發奇想, 想在位於肇慶的工廠內搭建一間休閒室,當 時心想:「鋁可用於製造飛機、汽車同高 鐵,100 層樓高玻璃幕牆的框架都用到鋁 材,點會整一間矮屋仔都唔得呢?」http://pdf.wenweipo.com/2017/11/02/b03-1102.pdf
水管屋
- 有本地建築師則設計簡單的「水管屋」,以混凝土水管構成的平價及環保住屋暫緩年輕人房屋難。「水管屋」面積約一百至百五呎,可供一至二人居住,配備煮食和浴室設施,連裝修造價只需十二萬港元,而且,這款建材可疊高成三至四層的「水管樓」,並可隨時搬遷,循環再用。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1210/00176_031.html

天橋底
- 本港土地資源緊絀,「天橋底」的閒置地需被善用。葵青區議會近期同意把青荃橋底及青衣海濱一帶一幅佔地約二千一百平方米的用地,交予非政府機構或社區團體發展,發展項目須以區內居民為主要服務對象,切合區內不同年齡市民的需要。民政事務處正草擬發展計劃的文件,在諮詢區議會及海濱事務委員會後,將於今年第四季招標,期望於公布結果後十二個月內,開放設施供市民使用。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1001/00176_032.html


房屋協會將於下月十四日推出長者業主樓換樓先導計劃,讓持有資助出售單位十年以上的六十歲以上長者業主,可免補價在第二市場出售單位,再在房協或房屋委員會第二市場合共三十九萬個未補價單位,換購較細面積單位。有長者業主坦言計劃不吸引,除非細換大才會考慮。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919/00176_027.html
香港房屋協會去年十月推出「長者業主樓換樓先導計劃」,截至上周五(16日),共收到十三宗業主申請,其中九宗已完成審批,並已向業主發出「交易許可證」,另外四宗屬不合資格申請,至今僅有一位申請人完成出售其單位,為房協「住宅發售計劃」下位於將軍澳的茵怡花園。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1020/00176_049.html


房屋委員會研究重建旗下工廠大廈為公營房屋,主要是增加公屋供應,重建擬分階段進行,先向出租率較低廠廈開刀。本報發現,房委會六座工廈之中,以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最具發展潛力,重建後至少可以興建三座公營房屋,提供逾千個單位,若再連同旁邊的臨時家禽批發市場地皮一併發展,甚或可建六座公屋,提供二千多個單位。政府現正進行《消防安全(工業建築物)條例》的立法工作,改善一九八七年以前興建的舊工業大廈消防安全標準。新法例將適用於房委會轄下六個工廠大廈,合共約八千個單位。房委會預計在新法例下,需要執行的消防安全改善工程範圍甚廣,並且費用高昂,過程亦相當漫長,將無可避免影響租戶營運。房委會將藉機探討能否在適當條件及安排下,將個別工廠大廈用地改作公營房屋發展的可行性。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112/00176_026.html


vacancy tax
- scmp 30oct19 chao turns some flats into co-living spaces to avoid vacancy tax

發展局對鐵路車站上蓋發展公營房屋持開放態度,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回應有消息指,政府要求港鐵研究利用車站上蓋興建公屋,包括港鐵小蠔灣車廠及屯門市中心的一幅用地一事,黃指已有小蠔灣車廠上蓋的發展建議呈交城市規劃委員會,有可能將部分單位設為公屋,他形容建議具彈性,具體安排要進行技術性研究才能落實。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607/00176_032.html
為達到未來十年公營房屋供應的目標,規劃署於二○一五年建議將土瓜灣宋皇臺道政府用地改劃為住宅用途,該地皮面積約四千一百五十平方米,現作漁農自然護理署的九龍動物管理中心、機電工程署前宿舍及車場,初步擬建六百個公營房屋單位。漁農自然護理署近日正式向環境保護署提交工程項目簡介,擬搬遷九龍動物管理中心至啟德發展區,配合當局的公營房屋發展計劃。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609/00176_022.html

Hk2030
- paper in 2003
- hk2030 plus initiative announced in 2016


政府擬改劃屯門區五幅土地發展高密度住宅,興建逾一萬個公營房屋單位。城市規劃委員會為此四度舉辦公聽會收集意見,昨日為最後一場,有團體及屯門居民到場 反對。立法會議員鄺俊宇在會上形容屯門出現人滿之患,政府當屯門為「人肉堆填區」,不斷加建住宅單位,斥責當局未完善該區的規劃即「見縫插針」起樓,影響 居民生活。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809/00176_029.html


政府早前推出多幅土地發展房屋計劃,其中面積達二十四萬四千平方呎的大埔馬窩路地皮已進入收地階段,馬窩村居民更將於本月中完成搬遷。然而,不少居民仍未獲妥善安置,有居民聲稱「被決定」賠償選項,亦有居民不滿部門誤導,擔心無法申領賠償。有區議員表示,至今接獲逾十戶居民求助,炮轟部門以不透明的手段收地,加上部門間互相卸責,擔心成「菜園村翻版」。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907/00176_086.html



一地多用
- 逾三百幅單一公共設施用地或改作「一地多用」。政府昨指,會檢視的相關用地每幅逾三百公頃,並對未有發展計劃的用地提出具體建議,包括以「一地多用」模式發展多用途公共設施大樓、以混合模式發展住宅和公共設施,或保留作特定的政府設施。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1017/00176_019.html
- 施政報告提出檢視逾三百幅佔地三百多公頃,並預留作單一公共設施的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並對未有發展計劃的用地提出建議,包括以一地多用模式發展多用途公共設施大樓,以混合模式發展住宅和公共設施等。發展局指出,該批用地超過八成位於鄉郊及新市鎮,當中面積較大地塊主要預留作污水處理廠、配水庫、濾水廠、海水化淡廠、區域供冷系統等大型公用設施。這三百多公頃當中,約一百二十公頃暫時用作短期租約停車場、工務工程工地等臨時用途;餘下約二百公頃未有經政府安排臨時用途,大多涉及私人土地、斜坡或被植被覆蓋的未平整土地。當局續稱,由於位置、面積、周遭環境及用途兼容性等因素,並不預期三百多幅用地全部均具備聯用發展潛力,例如預留作醫院、靈灰安置所、水塘、污水處理等涉及超過一百公頃用地,未必適合與其他設施共用同一土地。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1107/00176_039.html
- 政府推行「一地多用」政策,擬於上環消防局旁興建佔地三千平方米、初步計劃樓高八層的社區設施聯用綜合大樓,主要用作消防和救護服務及其他社區設施,包括多個福利設施、地區康健中心及社區空間和閱覽室等。同時,亦會在不影響救護站情況的前提下,考慮提供公眾泊車位,應付區內需要。年初財政預算案提出六個「一地多用」項目,包括在中港道上環消防局旁建救護站。發展局向中西區區議會提交文件,指過去三年該區日間救護車召達時間持續低於服務承諾要求,加上預料該區人口老化,緊急救護服務需求持續上升,故擬於大樓興建多項消防及救護設施。大樓亦擬建多個福利設施,包括約六十個服務名額的長者日間護理中心、長者鄰舍中心、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及地區康健中心,其中地區康健中心將由政府出資,並由非政府機構營運。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1015/00176_039.html


土地共享
-政府自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後,拖足一年後終於在昨日最新一份施政報告公布更多細節,計劃敲定明年年初起接受申請,為期三年,可批核私人土地以一百五十公頃為上限,期望十年內有單位落成。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1017/00176_020.html
-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00519/PDF/a18_screen.pdf feature report
- 備受爭議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推出至今逾四個月仍然「零申請」。發展局承認,土地共享辦事處未收到申請書,只有約三十宗申請查詢,「死撐」有私人土地業權人及發展商對參與計劃感興趣,而考慮到有興趣人士準備申請書需時,因而估計稍後才收到申請。業界及關注團體力數計劃「四宗罪」,包括申請要求太辣、程序繁複、審批耗時及宣傳不足等;建議政府多與業界交流,調整計劃,同時考慮日後以「特事特辦」方式處理申請,加快覓地建屋進度。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1002/00176_036.html

為配合政府分階段擬重置位於灣仔海旁的三座政府大樓,即稅務大樓、入境事務大樓及灣仔政府大樓。發展局昨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建議興建兩座新政府大樓,分別是「柴灣水務署總部暨香港及離島分署及懲教署總部大樓」及「長沙灣污水泵房的渠務署辦公大樓」,以安置灣仔三座政府大樓內受影響的部門,涉及工程開支約六十三億四千萬元,預計如獲財務委員會通過撥款後,料明年下半年可以動工,並於二○二四年完工。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1210/00176_038.html

建造學院
-施政報告提出建造業議會擬於明年成立首間建造學院。建造業議會執行總監鄭定寕指計劃將十個傳統工藝課程與資歷架構掛鈎,其中油漆課程會申請達架構第三級,即完成課程後達文憑資歷,預計首屆將提供約六百個名額,課程將動用議會內部資金。鄭定寕指議會已準備成立建造學院的程序,預計明年初可成立學院,再向評審局申請資歷認證,已邀請前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院長李焯芬出任建造學院管理委員會主席。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1027/00176_082.html

政府設立十億元「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去年十月初接受申請,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發表網誌指,三個月已經收到過百份申請,其中二十八份已獲批,有助鼓勵業界廣泛運用新科技,提高施工安全。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114/00176_021.html

發展局計劃斥資六千萬元設立一個地區為本的地理空間實驗室,提供平台讓政府透過活動接觸普羅大眾,特別是年輕一代、應用程式開發者、初創公司,共同探索空間數據價值及應用,開發具創意又利民便民的流動應用程式。當局計劃在市場租用地方,設立地理空間實驗室,目標是年底投入服務。未來五年涉及六千萬元非經常開支,當中包括租金、裝修費用、聘請專業服務人員、採購設備、舉辦活動等。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207/00176_044.html

樹木辦
-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320/00174_001.html發展局轄下專責督導樹木管理政策及協調各部門樹木管理工作的樹木管理辦事處,其總監去年二月底離職後,當局竟拖延招聘程序,任由該職位懸空逾一年無人填補,只由非樹藝專業的政務官署任,令樹木辦陷於無專家領導的「無人駕駛」狀態,況且該總監職級只是首長級一級D1的低層次,相關部門官員職級比該總監高,「邊個會聽佢支笛」! 
目前政府有關保育樹木的外判合約上,均要求聘用合資格的專業人士負責,工作類型包括樹木風險評估及監督或執行相關樹木操作,例如實地巡查、擬備樹木 巡查報告、樹木修剪,以及建議緩解措施等,惟樹藝師的執業資格,現時政府並沒有發牌機制監管,而有志從事樹藝工作的人士,可透過考核英國、美國、澳洲或本 港團體舉辦樹藝課程入行,令外界質疑沒有統一標準。植物網站「樹木谷」創辦人兼註冊樹藝師劉文忠認為,政府必須訂立有效的發牌機制,才可監管樹藝師的工作質素,不符合資格的人士,便應除牌。他不明白為何政府一直不為樹藝師訂立發牌制度,「樹木辦成日話業界唔夠人,但究竟有冇統計過香港有幾多樹藝師呢?統一發牌咪知囉。」 http://pdf.wenweipo.com/2018/08/27/a08-0827.pdf
- 政府早前建議撥款二億元,設立城市林務發展基金,提升樹藝及園藝從業員專業水平等,以改善城市林木質素、保障公眾安全和提高宜居度,計劃昨日終有新消息。發展局公布,城市林務發展基金下的學習資助計劃開始接受申請,以鼓勵青少年投身樹藝及園藝業,成為樹藝師及樹藝技工。合資格申請人如報讀及完成由本港職業訓練學院、大專院校及培訓機構開辦、屬資歷架構第二至第五級及獲認可的樹藝、樹木管理及樹藝工作課程,將可獲發學習資助。樹藝及樹木管理課程的資助金額是學費的一半或二萬元(以較低者為準);而樹藝工作課程的資助金額是學費的七成或六千元,以較低者為準。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714/00176_054.html
發展局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樹木管理主任曾國安表示,香港的樹藝和園藝業人才短缺,當中以樹藝師和樹藝技工的短缺情況尤其嚴重,估計本港只有約二千三百位樹藝從業員。根據發展局提供立法會的文件,當中只有五百一十四人屬政府內部或外判樹木管理人員,分別隸屬九個不同部門,雖然相關人員較前年上升一成四,但升幅仍然緩慢。黃偉綸指,當局繼上月透過城市林務發展基金,推出學習資助計劃後;上周一再加推見習生計劃,以鼓勵僱主聘用相關畢業生,提供在職培訓的機會,料每年將有約一百名年輕人受惠。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817/00176_044.html
- people
  • 葛文琪resigned singtao 19nov18 a7
該局轄下的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已完成及推出最新的《街道選樹指南》,黃偉綸指顧問團隊檢視逾五百個樹種,最終建議八十種過往較少採用,卻適合在港種植的樹種,其中一半是原生品種。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1224/00176_018.html

發展局與理工大學等組成研究團隊,進行為期三年的「智慧城市樹木管理計劃」,透過智能傳感技術及地理資訊系統,大規模監測樹木穩定性,研究從樹木的擺動或傾斜狀況,評估其倒塌風險,從而加強樹木風險管理。整個先導計劃會在港島及九龍區部分樹木及石牆樹安裝八千個傳感器,分階段於今年底至明年初完成。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617/00176_030.html

啟德水上運動中心
-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60111/PDF/a1_screen.pdf ,香港水上 運動議會倡議在啟德跑道末端發展 臨時水上運動中心,項目原擬去年 底落成,但因為浮橋設計可能抵觸 《保護海港條例》,結果 「臨門一 腳」 「撻Q」 ,能否獲地政總署批 地,目前仍是未知之數。地政總署 表示,正就有關申請諮詢律政司意 見。有為啟德規劃設計提供顧問意 見的建築師指出,水上運動中心發 展若獲得市民支持,政府值得用以 作為案例,測試《保護海港條例》 的限度,否則維港的海濱設計只會 一成不變。



河套區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指,河套地區前期工程去年六月展開,目前進度理想,預計在二○二一年或以前提供首批土地。前期工程會在八十七公頃河套地區的東南面,建立佔地約十二點八公頃的生態區,並分成四個蘆葦沼澤區及一個淡水沼澤區,淡水沼澤區更將設有小島。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812/00176_044.html
- 政府近年提出在落馬洲河套地區興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根據政府文件顯示,創科園計劃分兩期發展,每期大致分為3個批次,落實第一批次發展的所需資金預計逾181億元,其後可對本港經濟貢獻每年約51億元,創造4,500個本地職位;至全面發展後,可增加至每年貢獻約500億元,創造約5萬個本地職位。政府預料將以「私人協約方式批地」,將有關土地交付創科園公司。政府文件指出,創科園總共提供67座樓宇,總樓面面積達120萬平方米。第一批次發展8座樓,涉逾11.6萬平方米樓面面積,首幅土地明年底前交付,以展開首3座樓宇的建造工程,預計第一批次的8座樓宇可在2024至2027年間分階段完成。另外,政府計劃在取得行政會議同意後,以「私人協約方式批地」將有關土地交付創科園公司,河套地區首批可發展土地則在2021年交付創科園公司。而第一期主體工程(部分)建設費用則逾132億元,並料最早在明年第3季展開工程,2027年第3季或之前分階段完成。至於土地徵用部分,政府預計收回約1.9公頃的私人土地,並清理約135.9公頃政府土地,預計收回和清理土地的費用約3.44億元。文件又稱,土木工程拓展署亦計劃興建一條連接河套地區西部與港鐵落馬洲站的直接道路,創科園公司會提供環保穿梭巴士服務,接載乘客來往創科園。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1113/00176_036.html


Lantau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223/19502364 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早前建議在二澳增加農場體驗設施。有商家磨拳擦掌配合,趁二澳改劃草圖,入紙申請將29萬平方呎綠化地帶改劃為其他指定用途,擬建一座三至五星的水療生態旅館,預計樓高兩層、提供不多於70間客房。有關地段的業權人包括立法會議員劉皇發,發展商股東則包括藝人謝霆鋒。關注團體則憂慮政府為發展大嶼山批准申請,破壞二澳珍貴生態。 城市規劃師疑為整蠱曾刁難他的女區議員,以及為認識另外兩名女事主,先後冒充發展局署理常任秘書長陳松青,及律政司高級政府律師,分別向3人發出WhatsApp信息,昨承認冒充公職人員罪候判。被告鄧耀忠(30歲)昨承認3項冒充公職人員罪。裁判官先索取報告,被告還押候判。案情指觀塘區議員蘇麗珍去年8月收到自稱陳松青的WhatsApp,表明是陳及職位,指「蘇議員,謝謝你一直支持發展局的工作」。律政司高級助理法律政策專員張秀霞則於同月收到由「Thomas」,帳號相片為陳松青的用戶傳來信息,內容指他們在一次訓練中認識,兩人便開始通訊。蘇和張對信息起疑,遂報警處理。另一名女事主X於3年前認識被告,兩人曾交換電話號碼。X在去年8月收到自稱「Thomas Leung」的信息,對方介紹自己是律政司高級律師梁滿強,其後曾駕駛私家車接送X。X原未發現被告身份,她在警方查問後瀏覽律政司網頁翻查相片,方知對方並非Thomas Leung。警方循該私家車車牌及電話號碼追查後拘捕被告,並發現被告以另一號碼聯絡X。hket 3feb16
-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426/00176_040.html發展局向立法會申請撥款二百零五億六千八百九十萬元,在東涌東填海造地一百三十公頃,以提供包括四萬個住宅單位,容納近十二萬人;但多名議員質疑為何海邊擬設遊艇會,反問為何不是水上活動中心?官員則解釋,遊艇會只是規劃概念,未有具體落實計劃,強調海濱規劃原則是公眾可以享用。
- 財委會首先討論「可持續大嶼辦事處」增加四個首長級編外職位,任期至二○二一年三月。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韓志強稱,明年首季起將在南大嶼山進行為期廿一個月的生態研究,料二○一九至二○年完成,又指會公開報告內容。會議結束前通過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1119/00176_043.html
- discovery bay
  • The Hong Kong-listed developer behind the resort-like community of Discovery Bay has won a judicial review challenging town planners’ refusal to rezone for residential use an undeveloped plot originally earmarked for staff quarters, with a court ordering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proposal. Mr Justice Thomas Au Hing-cheung on Friday allowed a judicial review application based on four grounds of challenge from Hong Kong Resort Company, 20 months after he heard lawyers for the developer argue at a High Court hearing that the Town Planning Board had erred in reaching its decision. “I will quash the decision and remit the same to the Town Planning Board for reconsideration in light of the court’s reasons set out in this judgment,” Au said in concluding his 44-page ruling, handed down on Friday afternoon.https://www.scmp.com/news/hong-kong/law-and-crime/article/3096553/developer-hong-kongs-discovery-bay-wins-judicial

洪水橋
- 政府早於一九九九年提出發展洪水橋「環保城」計劃,經擱置後又重推,並於○七年列入「十大基建」之一。項目提出至今約二十年,土木工程拓展署最近終於完成洪水橋新發展區與鄰近地區環保運輸服務的第一階段可行性研究,列出多項可行發展模式。多名屯門區議員炮轟計劃純屬「美麗的童話」,實際上洪水橋收地及安置至今仍爭議不絕,直斥「二○三○年都未起好」,又指現時示威浪潮不斷,擔心「起咗都係被破壞」。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914/00176_031.html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昨日召開會議,會上通過四個在洪水橋新發展區的工程項目,合共涉款廿四億港元。會上不少建制派議員均表示支持項目,但指未來會有廿萬人搬入新發展區,公屋所在地離港鐵站太遠,質問政府「點解永遠都咁不仁不義」,硬要將公屋居民趕盡殺絕,認為政府要正視該區的交通配套等問題。工程項目最終獲在席的廿七名議員贊成、八名議員反對、一名議員棄權的情況下通過。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627/00176_049.html
地政總署昨日公布就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一期發展計劃,按程序於工程範圍內張貼收地公告。政府將收回約十二公頃私人土地,以及約三千八百六十八平方呎涉及墳墓及金塔的土地;上述土地將於收地公告張貼後三個月,即今年十月廿四日歸還政府所有。政府稍後向相關的土地業權人提供特惠土地補償,而新發展區全面落成後,料可提供約六萬一千個單位。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724/00176_071.html

Northwest
- speakers at a seminar on 5may12: anthony yeh of hku, francis lui, wm ling of sd advocates, chen guang han of sunyatsen uni, michel trocme of urban strategies canada
- 《傳真社》取得相關文件顯示,新鴻基地產發展元朗釆葉庭時,曾向山貝村時任村代表支付三百一十五萬元,並承諾贈送土地,要求對方取得村民同意發展。新地回覆承認曾捐款予山貝村,以推動睦鄰關係及該區村民福祉。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502/00176_042.html

  • 新鴻基地產昨再發表聲明,回應《傳真社》前日報道,指新地於九十年代發展元朗采葉庭時,曾向山貝村時任村代表付三百一十五萬元,並承諾贈送一幅土地,要求對方取得村民同意發展。新地重申,該協議是在合法、合情,公開、透明的基礎上進行,作為公司發展項目對周邊村民構成潛在影響的合理補償,該筆補償在當年已由山貝村時任合法村代表簽署收妥,雙方各自的律師代表亦見證了簽署。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503/00176_023.html
新鴻基地產與聖公會福利協會在元朗東頭興建大型過渡性房屋「同心村」,預料兩年後落成。惟有財團相隔逾半年後再闖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改劃該處附近土地,興建三十幢住宅樓宇,部分土地與「同心村」範圍重疊。新鴻基地產表示與申請人毫無關係,將反對有關申請。有財團今年二月向城規會申請,改劃元朗南生圍山貝涌口村旁,覆蓋涌口村及香港駕駛學院的土地,經新地反對後,申請被駁回。昨日再有財團遞交同一申請,同樣是要興建廿九幢私營和一幢公營住宅,分別涉及四千三百二十九伙和六百四十伙。申請人亦計劃發展四幢五至十二層高非住用大樓,以發展會所及國際學校等。新地年初宣布以象徵式一元,租地予聖公會福利協會,在元朗東頭發展過渡性房屋「同心村」,新地將借出地塊最少八年,興建一千六百伙單位,上述申請中部分土地與同心村重疊。新地表示會全心全意支持該幅土地興建過渡性房屋項目同心村,暫時未有其他計劃。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905/00176_065.html


North nt
- 现时每日有大量新鲜食物经文锦渡进出香港,规划署建议,可在毗邻文锦渡边境管制站的新界北发展区,拨出35公顷用地,作为农产品物流整合及认证区,连同区内的高增值物流、创新及科技产业等,新界北可创造21.5万个就业职位。规划署高级城市规划师吴剑伟指出,香港的检测及认证产业信誉良好,有潜力做华南地区的检测认证中心,位于新界北的文锦渡物流走廊,重点可放在农产品的进出口、检测及认证,例如帮助内地出口到外国的农产品进行检测认证。 规划署总城市规划师刘宝仪补充指,世界潮流是增加本地农作物留本地供应,以减少交通运输与碳排放,若落实计划,规划署会再详细研究。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80108/PDF/a6_screen.pdf
- https://beta.scmp.com/news/hong-kong/society/article/2183213/farmers-evicted-under-new-town-project-can-continue Farmers and their families who get evicted under a new town project will be allowed to continue their livelihoods elsewhere on designated plots but will not be able to live there, Hong Kong’s development officials said on Tuesday. This was despite mounting calls to allow such residents, who live in squatter homes and tend crops daily, to keep their existing lifestyle. “The government has no such relocation policy allowing farmers to live and toil in the same place ... Because land is scarce,” Permanent Secretary for Development Bernadette Linn Hon-ho said.
- 政府撥款十億元資助租用空置政府土地的非牟利機構,進行基本復修工程。發展局表示,截至今年三月底共收到十二宗申請,已批出十宗,金額達七千二百萬元,包括位於打鼓嶺的「前三和公立學校」,將翻新成本港首間具規模的導盲犬訓練學校,最快明年夏季啟用。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518/00176_031.html
- 早於二○一二年開始研究的元朗南房屋用地規劃,規劃署與土木工程拓展署花長達八年時間,終於完成勘查研究,最新發展時間表是預計到二○二八年才有首批居民遷入,比原定的計劃遲了一年。研究報告指出,元朗南發展為新市鎮擴展部分,善用一百公頃棕地,提供約三萬二千八百五十個新建住宅單位,容納約九萬八千七百名居民及提供約三千六百三十個就業機會。若計及現時約二千四百名居民和約一百名鄉村遷置地帶人口,總人口將達約十萬零一千二百人。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528/00176_027.html
- 流浮山

  • 城市規劃委員會於一三年底批准長江實業在流浮山豐樂圍濕地的發展計劃,但爆發環保爭議。環保觸覺總幹事譚凱邦於一四年以個人身份提出司法覆核,要求撤銷城規會的決定。高院原訟庭兩年前開庭進行聆訊,並於昨日頒下書面宣判,裁定譚勝訴,下令把發展計劃交還城規會重新審議。城規會需支付譚的訟費。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905/00176_063.html


east nt
- 耗資一百五十一億元的將軍澳藍田隧道,爆破工程被指震裂寮屋!茶果嶺村居民控訴在該村後山進行的隧道爆破工程,破壞他們多間寮屋,居民多次與工程公司交 涉,要求工程公司採取措施,減低爆破工程對他們的影響,但工程公司均以監測數字正常和公證行的報告,推卸責任,居民投訴無門。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912/00176_037.html
- 當局去年在施政報告提出收回茶果嶺寮屋區私人土地以興建公營房屋,茶果嶺鄉民聯誼會聯同地產商搶先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重建茶果嶺村,擬建七座住宅,分別為五座公營房屋和兩座私樓,合共提供五千六百四十三個單位。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318/00176_054.html
sai kung
- 鄰近西貢十四鄉樟木頭村及帝琴灣的一片綠化地(下稱:樟木頭綠化地),當局計劃改變規劃用途,用作興建3000多個公屋單位,預計可住近萬人。惟樟木頭村及帝琴灣居民指出,區內人口已近3000人,未來驟增萬人勢令本已緊絀的交通資源更嚴峻,居民上不到公共車輛是等閒,出入道路塞爆恐成常態。有關公屋工程更要在樟木頭村斬去3000多棵樹,以及搬走祖墳,村民指政府帶頭破壞生態,影響村落風水,冀聽從民意,另覓地方興建公屋。http://hk.hkcd.com/pdf/202008/0809/HA05809CX01_HKCD.pdf


kowloon east
-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書面回覆議員提問指,政府正全數資助專營巴士公司購置三十六輛單層電動巴士,在多條路線進行為期兩年的試驗計劃,以測試電動巴士在本地環境下的運作表現,其中四輛將行走啟德5M號線。按照目前進度,預計今年下半年起可分階段投入服務。由於市民對九龍東環保連接系統最適合使用的環保交通模式及走線意見紛紜,需分兩階段作詳盡的可行性研究,現進行的第二階段會探討環保連接系統的方案,包括系統的覆蓋範圍、走線及車站位置等,目標是在今年完成研究,隨後將考慮環保連接系統項目的未來路向。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712/00176_059.html
- 發展局昨日書面回覆立法會,交代九龍東環保連接系統的研究進展,指土木工程拓展署正進行相關第二階段詳細可行性研究,期間遇到比預期多和複雜的挑戰,例如九龍東部分地區已發展,若以高架或地下模式興建該系統,將涉及多項複雜技術困難,因此需耗時尋求可行的處理方法,包括研究除高架模式外的興建方法。文件又指,系統的覆蓋範圍除原本的啟德發展區、九龍灣和觀塘商貿區外,亦包括茶果嶺和油塘,而系統的長遠財務承擔和效益其是否可行的重要考慮因素。土拓署預計今年完成相關研究,之後向立法會匯報研究結果。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423/00176_081.html
- 政府去年提出收回三個九龍東寮屋區,包括觀塘茶果嶺村、黃大仙牛池灣村以及竹園聯合村,預計提供約六千三百個公營房屋單位。當局最新打算將牛池灣村及竹園聯合村作綜合規劃,兩村共三公頃土地擬建約二千七百個公營房屋單位;預計最快可於明年或後年進行凍結登記,暫定約二○二五年開展工程。有議員直斥發展進度過慢,指稍後若遇上寮屋戶收地爭議,料整體發展步伐勢將進一步拖慢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712/00176_039.html

kwun tong
观塘市中心重建是前土地发展公司的25个未完成重建项目之一,早于1998年公布,但迟迟未开展。市建局成立后,2007年启动该项目,地盘面积达5.35公顷,涉及逾1600个私人业权,影响约5000人,成为市建局歷来最大的重建项目。重建计划分为五个发展区,第一区即月华街地盘,住宅物业早于2015年便完成,位于其基座的观塘社区健康中心已启用。主地盘发展计划第一期的收地及迁置工作,涉及第二、三、四区的业权,亦于2013年12月完成。第四及第五发展区原本是合併发展,暂定于2024年完工。在已分拆发展的第五发展区,涉及466个业权,市建局已收购459个,即大约98%,现正处理馀下个案。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80319/PDF/a10_screen.pdf

mongkok, yaumatei
- A plan to redevelop more than 3,000 buildings in two densely packed districts of Hong Kong will be too costly to implement fully, the Urban Renewal Authority has revealed. The concerns came as the semi-public body recorded a massive drop in its surplus for the past financial year and estimated it would run a HK$100 million (US$12.9 million) deficit in the current one, raising fears over its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We have a budget deficit for the coming financial year, but there’s no need to be overly concerned,” URA chairman Chow Chung-kong told the media on Wednesday.
https://www.scmp.com/news/hong-kong/hong-kong-economy/article/3089487/ambitious-plan-redevelop-3300-buildings-heart-hong
- 市區重建局開展旺角山東街及地士道街重建項目,地盤面積約三萬平方呎,涉及約一百七十個業權,估計約二百八十個住戶及約廿間地舖備受影響。該局初步建議地盤內提供約十三萬三千多平方呎住宅樓面面積,及約二萬六千多平方呎商業樓面面積,估計重建項目可提供約三百個私人住宅單位,預計二○三○年完工。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1017/00176_058.html

shek o
- 據了解,石澳道至大浪灣道一帶豪宅地段,自上世紀初一直由怡和、太古及會德豐等英資財團壟斷,並透過石澳發展有限公司(即石澳業主委員會)持有該區物業,若業主擬重建或需進行交易,必須獲批准成為委員會的股東方能成事。但時移世易,現時該區業主以華資地產商為主,而毗鄰李澤楷紅木屋的十三號屋,則為騰訊主席馬化騰持有,他亦是首位進駐該地段的內地富豪。二○一四年八月,時任美國聯邦快遞(FedEx)亞太區總裁簡力行租住的石澳道十八號獨立屋,遭賊人撬窗潛入爆竊,擸走一個夾萬內的大部分財物。二○一四年十月,大浪灣道十一號一幢兩層高獨立屋,遭賊人撬毀夾萬爆竊;一個月後,已故會德豐前主席約翰馬登的妻子名下,位於石澳道十四號的獨立屋,亦遭偷去兩個夾萬內的財物。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922/00176_049.html

  • 電訊盈科主席李澤楷名下、位於港島石澳的紅木屋大宅,昨晨有家傭在工作期間,發現一名陌生男子在大閘內形迹可疑,懷疑有人圖謀不軌遂暗中通知保安員報警。警員趕至,當場截獲一名八十後內地男,經調查後以涉嫌企圖爆竊把他拘捕,戶主經點算後沒有損失。現場為石澳大浪灣道十二號,上址由石澳發展有限公司(The Shek O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持有,李澤楷為該公司股東之一。二○一四年八月,時任美國聯邦快遞(FedEx)亞太區總裁簡力行租住的石澳道十八號獨立屋,遭賊人撬窗潛入爆竊,擸走一個夾萬內的大部分財物。二○一四年十月,大浪灣道十一號一幢兩層高獨立屋,遭賊人撬毀夾萬爆竊;一個月後,已故會德豐前主席約翰馬登的妻子名下,位於石澳道十四號的獨立屋,亦遭偷去兩個夾萬內的財物。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922/00176_049.html
摩星嶺
為監控物業發展的密度與高度,城市規劃委員會於十年前在西環摩星嶺道的部分路段加設建築物高度限制,規定不可高於三層。兩名受影響的業主不滿該限制提出司法覆核,法官昨裁定業主勝訴,因此下令撤銷該決定,並連同香港地產建設商會的陳述與意見,一併發還城規會重新考慮。法官又認為,現在也許應該檢討,是否要強制公共行政機構做相關決策時向公眾提供理據。兩名申請人分別是持有摩星嶺道二號安利別墅業權的聖公會受託人,以及持有六號與十號摩星嶺村業權的「摩星嶺道六號及十號業主立案法團」。法官指出,重建價值是土地價值的重要部分,如果公共政策會對這些產權造成了損害,就必須充分解釋原因。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320/00176_062.html

施政報告提出「躍動港島南」計劃發展南區,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日發表網誌表明,政府會借鑑「起動九龍東」計劃的成功經驗來推動項目,並會在發展局內成立由跨專業團隊組成的辦事處,聯同相關政策局及部門,與持份者互動合作,統籌和落實項目。http://pdf.wenweipo.com/2020/12/14/a12-1214.pdf



industrial building policy
-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160412/00275_002.html 現時工廈除有劇社、Band房、畫室之類,亦有不少劏房、私房菜館,甚至酒吧和燒烤場等。上世紀八十年代內地開始改革開放,香港工業陸續北移,絕大部分生產線轉移內地,致大量工廈單位空置。工廈業主為有收入,工廈便出現劏房等租戶。嚴格來說,根據《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以上的都不符合「工業用途」的定義,違反工廈規例。就算現時把藝術工作室和音樂室「合法化」,仍有不少劏房、酒吧和燒烤場等非法存在,若政府在統計工廈空置率時,連「不合法使用」也當作「正常情況」的來計算,於理不合。筆者認為,政府正好趁免補地價的「工廈活化」政策剛結束,是時候對全港工廈的使用重新規範,首先應就數十年前制訂對「工業用途」定義加以檢討,考慮把產品設計、市場推廣、展銷及售後服務等納入其中,有利香港「再工業化」。另對於一些違法使用工廈的現象,當局應設法清理或逐步取締,讓工廈管理重納正軌,從此有規可循。
- old industrial buildings
  • http://www.scmp.com/news/hong-kong/law-crime/article/1979232/ngau-tau-kok-inferno-enters-third-day-authorities-scramble In 2010, when fireman Yeung Chun-kit was killed in a Cheung Sha Wan industrial building blaze, the Fire Services Department promised to review the fire-safety rules for such blocks erected before 1973. While inspections on industrial buildings have been stepped up, according to the government, the laws have not been amended to require the installation of sprinklers. A major obstacle for firefighters in Ngau Tau Kok yesterday was the layout of 200 mini-cubicles ­inside the facility, each of them separated by metal sheets, and storing unknown goods.
- revitalisation
  •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60624/00184_006.html肇事的迷你倉及相關工廈究竟有否違例,當局自會跟進。但此宗事故清楚說明,工廈活化政策只是鼓勵改建是不足夠的,因為舊工廈的樓齡大都超過半世紀,就算怎樣修修補補,都難以符合現代社會的要求,既容易發生意外,亦難於拯救,一旦有事,代價慘重。其實在當局於二○一一年推出活化工廈政策時,筆者已認為有關政策不夠徹底。當時政府以「免補地價」的誘因,鼓勵工廈業主申請改建酒店或商用,但不准拆卸重建,那是敗筆之作。因為重建的好處,是等於讓工廈原來的土地重新規劃,例如可以配合社區需要而擴闊馬路,增加綠化,把新建築物的外形設計得更美觀和實用,消防設施也可更加完善,這總比留下數十年前設計笨重的工廈准改不准拆,更符合「地盡其用」的原則。過去的工廈活化政策剛結束,當局有否考慮檢討之後重新推出呢?
  • hket 8feb17 d3 less than 30% of applicants implemented revitalisation
  • beneficiaries?
  • kader (180) 
  •  由四名 「80後」成立的房地產基金麒豐 資本,今年二月開始大展拳腳,先後買入 兩幢東九龍工廈,投資額料達40億元,基 金尚有50億元籌碼隨時入市,計劃主攻工 廈重建項目。 麒豐資本四名創辦人包括莎莎國際( 00178)主席郭少明之子郭浩泉、泛海國際 主席馮兆滔兒子馮康、家族為泰國建築商 的謝耀陞,以及曾任宏基資本(02288)副 總裁的洪英偉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80917/PDF/a12_screen.pdf
  •  德昌電機控股(00179)公布,擬以代價9.48億元,出售Harbour Sky(BVI)Ltd全部已發行股本及貸款。 Harbour Sky持有位於香港利眾街14至16號的商業物業,以作投資用途。出售完成後,將不再是旗下附屬公司。hkej 30jul19
  •  嘉民亞洲就沙咀道8至14號,即前荃灣中央紗廠一廠地盤,佔地約5萬方呎,向城規會申請放寬兩成地積比率,由現時9.5倍至11.4倍,可建樓面由之前約47.5萬方呎,增加至約57萬方呎,重建1幢21層高工廈(包括2層地庫),擬作「非污染工業發展」。http://pdf.wenweipo.com/2019/08/07/b02-0807.pdf
  •  鄧成波家族持有的屯門東亞紗廠工業大廈,現欲全幢改裝為酒店及零售用途,提供943間客房。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90814/PDF/b5_screen.pdf
  •  觀塘大偉工業大廈,要求全幢改裝作酒店用途,並註明作為青年寄宿處,提供112個房間。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200104/00204_002.html
  •  香港浸信會醫院亦就同區大業街4號工業大廈,要求放寬兩成興建密度,重建1幢32層高樓宇,作日間門診診所及醫療中心用途,樓面面積大約8.64萬方呎。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200104/00204_002.html
  •  油塘灣一帶工業區正逐步轉型,區內榮山工業大廈與油塘灣冰廠等建築物,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出改作商用發展,重建為兩幢商業大廈。根據城規會文件顯示,申請地點現為綜合發展區,除了上述的工廈及廠房,範圍內亦包括茶果嶺海水抽水站,以及煤氣檢管站兩項政府設施,整個地盤合共佔地約17.8萬方呎。當中由香港經貿商會會長李秀恒持有的榮山工業大廈,要求改劃為商業地帶,擬議地積比率11倍,將重建為29層高商業樓宇,總樓面約54.5萬方呎,其中約2.8萬方呎作零售用途。而冰廠則計劃以8.5倍地積比率,興建1幢24層高商廈,總樓面約37.6萬方呎。資料顯示,恒基地產(00012)獲批的油塘灣大型綜合發展包括上述地盤,屬於項目的酒店發展部分。不過,申請人指出該核准方案是由第三方提出,因此不會作酒店用途。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200118/00204_004.html
  •  生產「銅芯抗疫口罩」的晶苑國際集團,擬重建其位於觀塘巧明街七十一號的總部,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放寬地積比率限制,由十二倍增至十四點四倍。規劃署向城規會提交文件稱,不反對其申請;意味城規會今日開會時,很大機會通過有關申請。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515/00176_013.html
  •  香江國際旗下的紡 織及製衣工廠大廈,樓高九層, 在集團創辦人董事長楊孫西要求 下,有六層已經活化,變身成為 不同類型的文化博物館,收藏展覽 各類珍品,其中一層展覽場地不時 借出給予藝術家作展覽http://pdf.wenweipo.com/2020/11/28/a18-1128.pdf

 Jenny的父輩曾於大角咀及九龍塘開設機器廠,至1968年遷至甫時新開發且鄰近啟德機場的工業區新蒲崗,而這裏也成為他們發展的轉折點--由生產塑膠花機、織冷衫機等機器,轉做捲髮器、直髮夾等女性頭髮用品。當香港的製造業隨着時代而逐漸褪色,Jenny的父親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北上深圳拓展業務,並逐漸將所有的生產搬至深圳廠區,位於新蒲崗的原廠址部分留存為office,部分化身為「The Factory」多功能活動空間,可租賃供聚會、烹飪、文化交流、藝術創作及展覽等用途http://pdf.wenweipo.com/2020/12/02/a14-1202.pdf

 

    - redevelopment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1/19996821 有55年歷史的荃灣沙咀道中央紗廠正清拆,改建成兩幢工廈。中央紗廠曾是本港五大紗廠之一,廠房外形反映了六十年代工業實用及簡約建築風格,廠內也保留了不少舊式工廠的面貌,見證了香港紡織業的興衰及上一代紡織工人的職業生涯。中央紡織有限公司由吳文政於1953年創辦,1962年遷至現址佔地逾11萬平方呎的廠房,與南豐及香港紗廠等曾並稱五大紗廠。紗廠生產線於2010年北遷湛江,廠房於2014年以10億元出售予外資基金嘉民亞洲,基金近日表示計劃清拆廠房,重建成兩幢工廈。據記者昨日所見,廠房外已搭起了棚架,準備展開拆卸工程。
    • 恆香老餅家設於元朗的恆香製餅廠房,業主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出申請,計劃重建為安老院舍,提供三百二十至三百八十個床位。申請人指出,擬議方案能增加長者床位數量,滿足市場的迫切需求,亦能逐步淘汰現有的臨時工場。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425/00176_060.html


    - 劏房

    •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60807/00176_025.html政府擬將工廈劏房刑事化,但如何安置劏房居民一直是難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關愛基金會向工廈劏房居民發放搬遷津貼,他們亦可以入住房屋署臨時收容中心,如果合資格,便可入住中轉房屋,同時輪候公屋。他又說,迷你倉大火後,消防處和屋宇署聯合巡查工廈,進度良好。
    •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早前獲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捐助一千萬元,資助劏房戶應付租金。社聯昨日表示,第一期資助的二千個名額迅速額滿,渣打決定推出第二期資助,將再設二千個名額,向每戶資助五千元,並放寬申請人家庭收入的要求。第二期計劃會在下月七日接受申請。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428/00176_022.html
    • 「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昨日召開第三次會議,討論劏房實地探訪中期報告。小組亦決定在現行架構下分別另設三個專題小組,專責研究劏房住屋質素、經濟及法律層面事務,務求加快研究效率,目標在明年上半年完成相關研究。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714/00176_056.html
    - 城市規劃委員會宣布,同意如經運輸及房屋局轄下專責小組統籌,並位於市區及新市鎮地區內已整幢改裝的工業大廈,可改作不逾五年的過渡性房屋,業主毋須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改劃用途,但有關的工廈須位於「商業」、「綜合發展區」、「其他指定用途」並註明「商貿」及「住宅」地帶內。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1127/00176_035.html



    迷你倉 
    http://www.mingpaocanada.com/tor/htm/News/20150410/HK-gba1_r.htm「迷你倉」近年如雨後春筍般在工業大廈中開設,全港數目超過500間,用戶超過10萬。不過,本報獲悉,地政總署已首度向多間位於工廈的迷你倉發出警告信,指違反地契中訂明只准作「工業或貨倉」的用途。記者抽查發現,至少逾300間工廈迷你倉都涉嫌違反地契。迷你倉業界認為,政府若按此標準全面執法,不排除司法覆核挑戰政府決定。保險業界指出,若迷你倉違契,可能影響第三者及財物保險,保險公司可拒絕賠償。地政總署去年10月向葵涌成美工業大廈兩單位發警告信,指該兩單位用作迷你倉,違反地契中「工業或貨倉」的規定,要求業主去年11月底前糾正違規情况,否則政府可能收回單位。兩單位於限期過後仍未有行動,於是遭地政總署「釘契」。
    -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60623/00176_013.html立法會議員劉皇發早於去年十一月書面詢問政府,現時有否法例規管迷你倉的設立、當局如何得知迷你倉有否存放危險或易燃品,以及一旦發生火警如何灌救,港府當時的書面回覆如同「百無」,指香港既無規管迷你倉的特定法例、無規定設立地點,亦無迷你倉統計數字,只稱消防處曾向迷你倉營運者了解運作,用家租倉前普遍須與營運者簽訂協議書,一般有條款指明不容許存放的物品類別;至於如何救火,當局只稱消防到場後會評估風險制訂滅火策略。

    heritage preservation
    - 各地文物保育制度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309/00176_132.html
    - 發展局在2008年推出「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把政府擁有的空置歷史建築活化再利用,至今年7月已撥出17.04億元,但審計報告揭示發展局轄下的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監管不力,在推動保育歷史建築資助計劃中屢有延誤。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1126/00176_068.html
    銅鑼灣及筲箕灣的防空洞門鎖均被拆毀,不少人聚集拍照,內裏卻滿布雜物,儼如垃圾崗;油麻地的防空洞曾被佔用停泊單車,更有人自行加鎖,路政署維修後轉眼又遭破壞。近十年前提出的活化防空洞研究無下文,專家認為政府應改善防空洞管理,以保存歷史價值及善用資源。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10101/00176_085.html
    -香港戰時遺迹處處,繼本報早前發現戰時防空洞如無掩雞籠,成打卡熱點後,港島南區亦被揭有二戰機槍堡被荒廢。有議員指,南區存在多個遺迹如防空洞及探射燈等,並在去年11月的區議會提出保育南區二戰軍事遺址動議,盼在遺迹消失前能挽救歷史。位於南區華富瀑布灣旁的二戰機槍堡,現已變成臨海荒棄石屋,經歷多年風霜,目前石屋鋼筋外露,甚至因侵蝕而生銹。南區區議員陳炳洋提出保育南區二戰軍事遺址,他指南區在二戰中擔任重要角色,機槍堡更擔任保護香港的重任,擔心南區歷史片段隨着時間而被遺忘。他又批評,若歷史「唔講」及「唔提」,就會淹沒在時間的長河中。

    記者翻查資料,發現瀑布灣機槍堡目前並無任何歷史建築評級。發展局回應指,薄扶林瀑布灣防禦陣地並非由地政總署或古物古蹟辦事處(古蹟辦)負責管理或維修,而項目已納入歷史建築評級機制下「須進行評級的新項目」名單,古蹟辦會就它的範圍及文物價值進行研究,並在有需要進行工程時,從文物保育的範籌提供技術意見。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10104/00176_038.html

    - kiv

    •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70119/PDF/b15_screen.pdf 薄扶林置富花園毗鄰山 谷有片廣闊密林,數碼港對 上也有一片,外面看沒有特 別,但當鑽進林中,卻發覺 另有乾坤。裏面隱藏了石板 路、門柱、石砌圍牆,以及大大小小破損的石 砌建築,部分已被樹根糾結一起,頗有吳哥窟 的味道,但其實與現代樓宇僅一條馬路之隔。 這是香港第一個歐式牧場的遺址,一八八 七年由牛奶公司購地建立,飼養從英國運來的 乳牛,生產鮮奶供應給本港居民。牧場範圍很 大,由今天瑪麗醫院對落的沙宣道伸延至數碼 港。但一九七二年牛奶公司被置地收購後,田 園風光逐漸消失。置地放棄經營牧場,在部分 地方興建置富花園,其餘交回政府。
    違反地契
    -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71030/20198698 擁有68年歷史、屬三級歷史建築的香港佑寧堂與地產商恒基合作重建計劃,本月開始進行清拆工程。有保育團體昨日帶同橫額到場反對清拆,要求教會公開與恒基合作方案。團體質疑教會違反當年地契規定土地用於宗教用途,要求政府重新檢討教會用地,並訂立保育方案。
    -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1031/00176_024.html香港聖公會於今年一月向區議會提交文件,擬在港中醫院原址重建樓高廿五層的非牟利新醫院。中西區關注組、城西關注組、立法會議員等昨午召開記者會,要求聖公會展開正式的城規程序,進行多項包括古蹟影響等多項評估,並公開這些評估讓公眾參與。
    牛奶公司於一九五八年與政府簽訂換地協議,換得薄扶林一幅土地以興建員工宿舍,該協議條款包括政府須提供一條行車通道出入宿舍。牛奶公司自○○年起屢次申請興建行車道,但申請了十六年仍不獲批准,終入稟高院控告政府違反地契條款。案件經審訊後,高院法官昨頒下判詞,裁定政府違反地契條款,下令政府要提供該行車通道、賠償牛奶公司的損失和支付訟費。原告牛奶有限公司,被告是由律政司代表的地政總署。涉案地段位於薄扶林道一百四十一號,附近有舊牛奶公司高級員工宿舍和伯大尼修院等一級歷史建築物。判詞透露,涉案宿舍一直依賴行人路作出入,由於日久失修,加上欠缺行車通道,令原告難以修葺或改建,宿舍最後於○五年停用,為免對公眾人士構成危險,原告已把宿舍圍封。由於行車通道途經政府土地,如要興建該通道,便要先拆卸政府土地上的寮屋結構。原告指稱,政府因為不願意拆卸該些結構,才拒絕提供行車通道。在案件審訊期間,政府沒有提出證據反駁原告的說法。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306/00176_042.html


    新界土地違法填土問題屢見不鮮,規劃署確認落馬洲一幅十二萬平方呎、正在申請改作「農業」用途的綠化土地,在未獲城規會審批前已偷步填平。規劃署周四已向有關土地的註冊擁有人發出的「恢復原狀通知書」,勒令中止有關填土的工程並於三個月內將有關地點恢復原狀。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1123/00176_039.html

    需求主導重建
    巿區重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上月表示,將暫停需求主導重建計劃。民建聯九龍城、油尖旺、深水埗支部昨天表示,舊區重建刻不容緩、呼聲不斷,要求市建局恢復需求主導重建、降低申請門檻,研究將部分重建項目興建公屋,紓緩輪候上樓壓力。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蔣麗芸、多名區議員與九龍城、油尖旺、深水埗支部,聯同近20名舊區居民到市建局外請願,他們手持橫額及印有「重建有責,市建卸責」、「舊樓命令多,業主心囉囉」等字眼的標語,要求巿建局恢復需求主導重建計劃。http://pdf.wenweipo.com/2017/07/26/a07-0726.pdf

    強拍
    -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200415/PDF/a17_screen.pdf近年鍾情收購觀塘舊工廈的伯恩光學楊氏家族,現就該區年運工業大廈,再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拍令。該廈現價值只約6.5億元,較去年中估值降約7%。伯恩光學前年開始收購年運工業大廈,去年中當持有逾九成業權時,便於7月份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拍令,當時該廈的估值約6.978億元。然因申請過程出現技術問題,該家族早前撤回該個案,並於上月重新遞交由申請文件。
    - 恒基地產近年積極就尖沙咀香檳大廈進行收購,發展商最近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制拍賣該廈B座,物業估值超過十億九千萬元,是今年土審處廿一宗強拍申請中最大宗的個案。香檳大廈以往曾被譽為本港「一樓二百鳳」的超級淫窟,以鳳樓聞名,時任民主黨總幹事、前九龍城區議會副主席陳家偉一一年被揭發進入香檳大廈一間鳳樓,在鳳姐房間逗留四十分鐘後離開,最後以損害黨聲譽為由而退出民主黨。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807/00176_046.html
    - 為加速市區舊樓重建步伐,政府於1999年實施《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任何人持有同一地段90%或以上業權,便可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制售賣令,公開拍賣整項物業,以統一餘下業權份數。而直至2010年,申請門檻進一步放寬至不少於80%。有關條例已實施超過20年,首階段推出時市場反應並不理想,原因是要集合一個地段的九成或以上業權並不容易,尤其是涉及的單位數量較少,就更難達到申請強拍門檻要求。直至2005年1月,才出現首宗引用《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拍賣統一業權的個案。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201127/00204_002.html

    深井陳記燒鵝旗下深井陳記廣場多年前擬重建酒店不果,現提出規劃申請,計劃重建為1幢商住物業,涉56個住宅單位。據城市規劃委員會資料,上址毗鄰海韻花園,佔地約1.15萬方呎,現為「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申請人要求改劃為「住宅(甲類)5」用途。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200125/00204_004.html

    為增加城市的連接性和行人暢達度,政府昨公布,批准3個分別位於金鐘、灣仔及銅鑼灣的行人連接的豁免土地補價申請,其中擬在銅鑼灣建5條行人天橋橫跨利園商場2、3、5及6期與加路連山道地盤,亦擬建一條有蓋行人路由希慎廣場通往利園商場二期,有望將恩平道、希慎道、邊寧頓街和禮頓道等人流分流。發展局發言人指,根據促進私營機構提供行人連接通道政策,行政長官與行政會議批准3個分別位於金鐘、灣仔及銅鑼灣,由私營機構遞交的行人連接申請。至於金鐘的計劃,擬建一條太古廣場方向與統一中心旁的行人天橋,並在太古廣場旁擬新建一條65米長的行人隧道接駁皇后大道東46-56號的寶華大廈,連同原來計劃265米的隧道,同時申請隧道24小時開放予公眾。

    而灣仔的擬建連接,是在現有行人天橋連接美國銀行中心與友邦金融中心。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10106/00176_041.html






    自資興建行人天橋或隧道
    -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60414/00184_006.html 今年的施政報告第一百二十段提到:「政府將在九龍東採用新政策,包括引入先導計劃,豁免修訂契約土地補價,鼓勵業主根據已規劃的行人網絡自資興建行人天橋或隧道,形成安全、舒適、便捷的人車分隔網絡,將九龍東發展為優質的商業區。」筆者並且建議,有關政策不該只局限於九龍東的商業大廈採用,應擴大到其他地區,以鼓勵更多的商廈業主願意申請自資加建一些行人接駁通道,且負責管理和維修保養,一可方便公眾往來,二有助路面行車暢順,三可提升商廈的使用效益。日前,在一個研究觀塘商貿區行人環境改善計劃的論壇上,發展局一位高級官員介紹上述的先導計劃後,有人便問在其他地區的商業大廈,申請加建通道可否同樣免補地價?該官員的答覆是:有可能,只要申請者能提供詳細方案和相關數據,若樣樣條件符合的話,而所加建的行人通道的確對公眾有利,審批部門會認真考慮。顯然,當局的回應是積極的。事實上,隨着本港的鐵路網絡日益發展,例如九龍城、土瓜灣、紅磡和港島南區等,不久的將來也有鐵路列車到達,加上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工程終可繼續施工,在在需要更多的行人通道配合,所以政府審批方面應以利民為大前提,當然在安全方面仍必須抓緊。

    private roads
    - 數年 前爆發超級富豪佔用官地作私人路事件後 ,部分即還原公眾用途,個別則嘗試與政 府協商將土地私有化。其中由電盈(00008 )主席李澤楷擁有石澳大浪灣道12號豪宅 前一段公眾通道,早前與政府透過私人協 約方式,補地價1234萬元將其私有化。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70420/PDF/a17_screen.pdf

    public housing facilities
    - 政府在○四年以「不可分割業權份數」方式,變賣大量公屋商場及停車場,導致有關屋邨的公共地方業權分散,難以加建各類利民設施。有法律界人士指出,政府當年「賣產」做法草率及明顯「漏招」,認為只須在公契內加入條款,容許在大比數業權同意下可在公共地方增建設施,就不會像現在般處處受制於人。有知情人士警告,日後若有屋邨需要進行重建,業權分散情況會引起更大問題。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415/00176_002.html

    海濱管理局
    -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60520/00176_023.html海濱事務委員會年初已向行政長官提交最終報告,建議成立海濱管理局,但政府至今仍未有任何行動回應。海濱事務委員會公眾參與核心小組主席吳永順昨日批評管理局成立的進度緩慢,原本預計可於本年度向立法會申請通過成立管理局,但因發展局遲遲未有行動,加上立法會將於九月換屆,他擔心管理局最終成立無期。他又指已完成公眾諮詢的發展項目如不「打鐵趁熱」,日後可能又要重新諮詢,費時失事。

    •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124/00176_043.html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以條件尚未成熟為由,拒成立海濱管理局,改為撥款五億元成立海濱辦事處。海濱事務委員會昨召開會議,主席蒲祿祺批評政府的說法不能接受,更質疑政府事前未有與委員會商討有關事宜,影響互信,是對委員會不尊重,認為政府欠缺一個合理解釋。有委員指海濱發展至今仍未擺脫縛手縛腳的模式,對此感到極度失望。
    - carrie lam proposed NY model of setting up fund to manage harbourfront singtao 23oct17
    - 海濱事務委員會港島區海濱發展專責小組今日開會,討論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三個已釋出停泊位的建議短期用途,發展局建議推行方案二,即把約二千平方米的都市園圃,通過公開招標交予中標的非牟利機構或社會企業營運;至於餘下約五千五百平方米空間,則由政府加裝適當設施,如圍欄、照明及座椅後,優化成海濱長廊供市民作休憩用途,並讓不同機構舉辦活動供市民參與。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321/00176_026.html
    - article "keybto realising harbour's potential" by nicholas brooke scmp 4jul18

    central harbourfront
    -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524/00176_071.html 中環新海濱摩天輪用地易手,地政總署表示會根據條款終止現有的短期租約,預計用地於今年九月轉交新營辦商。據發展局了解,新營辦商會盡快向公眾公布其營運詳情。摩天輪現時經營者則稱,正與政府商討有關安排,未知交接情況,亦未知摩天輪是否要拆。發展局則指,新的短期租約條款容許新營辦商繼續使用摩天輪,是否買賣摩天輪則屬新舊營辦商之間的商業決定。 當局指出,新租約為期三年,地政總署去年十一月十一日為新的短期租約公開招標,為期七星期。是次公開招標如上次一樣,採用雙信封制。投標者須在標書內分別提供租金和技術方面的建議。技術方面的評核標準包括投標者對用地的整體設計、日常運作、管理及宣傳、成人、長者、殘疾人士和小童票價,以及社區參與活動等所提出的提議。招標於去年十二月三十日截止,共收到兩份標書。政府根據既定程序評審標書,昨公布招標結果,中標者於租金和技術建議兩部分均獲得最高分數。中標公司為The Entertainment Corporation Limited,每月租金一百五十萬元。該公司去年十一月成立,董事和秘書都是洋人。
    -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902/00176_057.html中環海濱的「香港摩天輪」的命運仍未明朗,發展局表示,新舊營辦商一直商討買賣摩天輪,若雙方未能達成協議,舊營辦商必須於十月三十一日或之前拆卸摩天輪,交地予新營辦商。環保團體批評政府漏招,海濱摩天輪無長遠規劃,若果拆完又起,便很浪費。http://pdf.wenweipo.com/2017/09/03/a10-0903.pdf
    - 中環摩天輪去向未明,新營辦商The Entertainment Corporation Limited(TECL)終於打破沉默,昨發聲明指一直努力與前營辦商處理交接摩天輪,最終雙方無法達成共識,但由於投標時已就重新興建摩天輪納案,因此事件不會重大影響交接。TECL又說已確認舊營辦商Swiss AEX並非摩天輪主體部件的持有公司,真正持有的公司為荷蘭摩天輪主體部件製造商Dutch Wheel,TECL表示正積極與Dutch Wheel進行有關收購的事宜,待一切完成後,將會就未來發展方向對外公布。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905/00176_029.html
    中環摩天輪日前突然停業,前營辦商「Swiss AEX」與新營辦商「TECL」尚未就摩天輪營運達成共識,惟有報導指,「TECL」唯一董事鄧米高,疑與發展商「會德豐」大股東吳光正的女婿,屬生意伙伴。據稱,中環摩天輪的短期租約部分範圍位處「中環新海濱第3號用地」 ,城規會擬在該地皮興建5座私人甲級商廈;報導質疑,如該用地正式招標出售,「TECL」或存潛在利益衝突。http://www.881903.com/Page/ZH-TW/newsdetail.aspx?ItemId=962467&csid=261_341

    victoria harbourfront
    - 特首林鄭月娥在競選政綱曾提「還港於民」,鰂魚涌維港旁卻將建25層工廈,勢「閘斷」貫通港島東西的海濱長廊。工廈建於海裕街私人地皮,圖則早年獲批,故 即使高度料超出分區大綱草圖所限,政府仍「無符」,發展商拖延16年才施工,區議員指當年任發展局局長的林鄭曾指盡力保留海濱卻無兌現承諾。有議員轟政策 漏洞令海濱建超高大廈。涉事地盤位於鰂魚涌海裕街寵物公園旁共兩幅約2.7萬平方呎私人地皮,由太平協和相關公司Fine Tower Associates Ltd持有,董事為中國地產兼太協集團主席汪世忠。東區區議員趙家賢指今年中發現該地皮開始施工,他查詢後發展局承認業主擬在該處興建一座25層高工廈, 地積比率約15倍,按地契該用地高限為85米,其建築圖則於2001年獲得屋宇署批准。地段於2003年被改劃為「其他指定用途」註明文化或商業、消閒及 與旅遊用途和「休憩用地」,高度限定在25至35米,但已獲批發展項目不受改劃影響,故屋宇署今年5月同意申請人展開地基工程,6月1日已施工,料項目 2020年中完成。趙家賢指不少居民感愕然,成立關注組反對工程,更向立法會申訴部求助。趙聲稱2010年時任發展局局長的特首林鄭月娥曾指會盡 所能透過不同形式,如換地等與土地業權人商討令海濱發展更理想。資料顯示2009年時林鄭亦曾實地到訪,知悉該處涉及兩幅私人土地,提出以公私營合作發展 海濱。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71120/20219729

    quarry bay harbourfront
    - 港府與鰂魚涌海濱地皮發展商達成換地協議,發展商交還地皮作海濱長廊發展,以換取旁邊地皮興建零售、酒店、消閒及辦公室。發展局表示,公眾一直表達不希望於海濱興建工廈,並應以與周遭環境更融合的發展方案取代。立法會議員和區議員歡迎今次處理,認為可以還海濱於民,同時平衡發展。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706/00176_009.html

    • 鰂魚涌海裕街原址換地地皮擬建酒店及寫字樓項目備受爭議,東區區議會昨召開特別會議,討論項目發展方案及設計。多名區議員批評發展局「明益」發展商,形容為官商勾結的表現,有議員不滿方案中建築物設計遮擋景觀,「遠睇似足墳墓」。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726/00176_054.html


    leiyuemun harbourfront
    - 政府建議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共二億六千八百萬元,提升鯉魚門海旁改善計劃的相關工程項目至甲級,加強鯉魚門作為旅遊熱點的吸引力,工程擬於今年第四季展開,並期望於二○二二年第二季至二四年第四季分階段完成。不過,有議員擔心在議會攬炒的情況下,今年七月財委會未必能批出撥款,至新一屆立法會又要重新討論。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526/00176_079.html


    green roof
    Speaking to the Post, veteran urban designer Peter Cookson Smith, whose consulting firm Urbis had recommended the Architectural Services Department devise a set of “reliable standards” for building green roofs in a study carried out in 2007, said they should require approvals from the Buildings Department and closer supervision was necessary. Nine years ago, the Architectural Services Department commissioned Urbis to study how green roofs could be applied in Hong Kong. Apart from introducing the advantages involved, major components of such a system and the estimated costs, the study has also made a list of recommendations, including following in Germany’s footsteps to develop reliable standards so the government can “prevent low-quality products and constructions from entering the market”. The study also emphasised that such standards should cover everything from adding lightweight plants requiring little maintenance to roofs equipped with deep soil and a wider choice of plants. Nine years ago, the Architectural Services Department commissioned Urbis to study how green roofs could be applied in Hong Kong. Apart from introducing the advantages involved, major components of such a system and the estimated costs, the study has also made a list of recommendations, including following in Germany’s footsteps to develop reliable standards so the government can “prevent low-quality products and constructions from entering the market”. The study also emphasised that such standards should cover everything from adding lightweight plants requiring little maintenance to roofs equipped with deep soil and a wider choice of plants. 
    http://www.scmp.com/news/hong-kong/health-environment/article/1952253/government-advised-tighten-green-roof-standards

     天桥底
    - 环境保护署“绿在区区”社区环保站计划下,“绿在中西区”选址触礁,署方于2016年中原建议设于干诺道西天桥底,事隔一年半后,经可行性研究发现不可行,需另觅选址。运输署表示,若环保署日后无意发展该址,将研究发展成公众停车场,以纾缓区内泊车位不足的问题。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80130/PDF/a9_screen.pdf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70112/PDF/a17_screen.pdf 政府又在啟德預留空間發展 兩條1500米的地下購物街,連接九 龍城和新蒲崗,至沙中線啟德站和 土瓜灣站,並計劃和毗鄰發展用地 一併發展。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左丁山/art/20160616/19655528據左丁山從其他渠道得悉,承建商早已察覺該建築物有倒塌危險,建議拆卸,以避免意外,成個項目由馬會斥資十幾億元支持,自然唔想見到有任何意外,但拆卸已婚警察宿舍,要古物諮詢委員會及古蹟辦批准,古諮會只以保育為重,一於企硬唔批准拆卸,馬會亦無符啫,唯有繼續揼錢,幾無辜也。結果真係冧咗咯,點搞?建築地盤在六月底可能清理完畢,重新開工,但完成日期無人說得準,已中標可租用內部地方開設食肆嘅,基本上一定不能如期開張,要拖幾耐,又係冇人知,一啲中標人士本以為自己夠運,依家唯有大嘆倒霉,唔中好過中,請夥計埋緊班嘅,要急急叫停。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31/19716906繼天水圍「嘉湖山丘」後,元朗新田米埔隴村亦出現一座約一層樓高的山丘。與泥山為鄰的村民指月中開始有人不斷傾倒泥頭,現時山丘底部泥土鬆散,恐颱風來襲,隨時倒塌。《蘋果》查冊發現該幅土地由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妹夫關乃雄任董事的公司持有。最新發現的泥山丘位於元朗新田米埔隴村內,記者昨午現場所見,山丘主要為建築、起樓用的泥沙,雖不見有建築廢料,但山丘有一層樓高,面積有如一個標準籃球場般大。
    天水圍嘉湖山莊附近的泥頭山,近月遭改建為高爾夫球練習場和燒烤場牟利,早前遭當局檢控。官司聆訊11月開審,場地管理公司近日搶閘,向城規會提交規劃許可申請,試圖將面積逾3萬平方米的泥頭山合法化,指明申請經營高爾夫球練習場及燒烤場設施用途。當區區議員及環保團體均對方案感憂慮,若城規會批准申請,變相縱容先破壞後發展。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920/20158309

    Hong kong golf club
    - https://www.facebook.com/OldHongKongLovers/photos/a.145867272102008.19891.109744545714281/1180252225330169/?type=3&theater 已故商人許愛周先生,位於青山公路- 古洞段近香港高爾夫球會附近的愛園別墅,於1919年建成。申請人在城規會提出改為「綜合發展區(1)」,以興建7幢25層高分層住宅,另設2層地庫,總樓面約115.71萬方呎,提供816個住宅單位。愛園別墅會作住客會所,只限物業住客享用。

     small houses policy
    -  首宗挑戰原居民丁權司法覆核案早前在高等法院審理,丁權問題再掀爭議。本土研究社翻查多份香港政府解密檔案,揭示殖民地政府早年草擬丁屋政策時,除表明屬臨時措施,亦曾討論申請人需有真正住屋需要如結婚或居住空間超出負荷。密件披露政府無意長遠以丁屋解決新界住屋問題,反提出10年住屋發展計劃,包括鄉郊發展,曾研究在大埔及上水兩處發展具規模新鄉村。本研社指文件反映殖民政府早希望新界有長遠及全面規劃,丁屋政策只為暫時化解民怨及滿足急切住屋需求,只屬房屋政策,而非新界人與生俱來的權利。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1217/20570547
    - introduced in late 1972 
    -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60920/00176_011.html有報道指當局原本於二○○二年檢討小型屋宇政策,暫停批准於鄉村擴展區起丁屋,前年決定重啟多個鄉村擴展區的工程,包括元朗橫洲附近的蝦尾新村及沙田港鐵 站附近的鄉村擴展區工程,兩個項目的基建工程估計涉及約二億元,但當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指出,需要諮詢更多持份者,要暫緩申請撥款。-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118/00176_088.html政府於○七至○九年間修訂新界原居民越村建丁屋的政策,由原本只要有一名本村原居民反對便不准越村建丁屋,改為交由本村村民會議決定。大埔九龍坑村一名原居民,不滿該新政策削弱了個別原居民對越村建丁屋所擁有的否決權,前年提出司法覆核許可申請,投訴政府未經恰當諮詢便修改政策,並要求推翻政府的新政策。案件早前聆訊後,高院昨駁回原居民的申請許可,並下令他需向政府支付訟費。
    - 新界鄉議局表示丁屋司法覆核案後已去信發展局,要求地政總署立刻取消其暫停接收興建丁屋的私人協約及換地新申請,以及暫停處理已接收申請的決定。法庭裁定丁屋的私人協約及換地安排違憲,法官命令判詞頒布六個月後才生效;鄉議局認為,此舉顯然是為了維持現狀,直至各方決定是否上訴,並待上訴有裁決為止。在這前提下,地政總署沒有任何依據暫停處理及接收申請。鄉議局續稱,發展局確認已批出的丁屋私人協約及換地契約繼續有效,除非日後法庭推翻,否則在判決暫緩執行期間,無理由暫停批出協約或契約。至於會否上訴,鄉議局指仍在徵詢法律意見。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413/00176_026.html

    • 高等法院就丁屋司法覆核案頒下裁決後,地政總署隨即暫停接收建丁屋的私人協約及換地新申請,及暫停處理已接收申請。地政總署指過往數年兩種申請建丁屋的方式,約佔整體申請兩成。有立法會議員及區議員不滿該署暫停處理及接收新申請,指做法不公平,促政府代新界原居民上訴。鄉議局昨召開執委會,指律師正研究判詞,會盡快決定會否上訴,於本月卅日舉行特別村民大會,為原居民力爭權益。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417/00176_012.html
    - 現時政府只准六百多條新界「認可鄉村」原居民申請建丁屋,至於其他未獲認可的新界「原有鄉村」之原居民,其建丁屋的資格則不獲承認。一名元朗十八鄉原居民昨入稟高等法院提出司法覆核,要求法庭頒令宣布此項政策是錯誤,並要求法庭下令政府不能用行政手段,剝奪原有鄉村原居民的傳統權益。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418/00176_066.html
    - 除了涉及鄉郊規劃問題外,丁屋更衍生出「套丁」行為。本土研究社曾發表新界套丁研究報告,指本港至少有近萬幢丁屋疑似以套丁方式興建,佔四萬多幢丁屋的四分一,當中以元朗最嚴重,牽涉逾四千幢。本報亦發現,地政總署近十年批出逾四千宗批准撤銷轉讓限制,被質疑是縱容原居民牟利。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1017/00176_009.html

    橫洲
    -
    《蘋果》調查發現,這塊佔地17公頃的「肥豬肉」,每年涉及以億元計的龐大車場生意,但原來曾樹和並非車場業主。業主除了盛氏、鄧氏及楊氏原居民,還包括萬邦投資鍾氏家族、九龍建業柯氏家族、大生銀行馬氏家族及冠華鏡廠許氏家族,鄉議局前主席劉皇發亦持部份土地。租約顯示,曾樹和以超平呎價1元租地,再經營車場牟取暴利。九龍建業主席柯為湘的胞兄柯為雄,去年10月也透過偉利威投資有限公司一口氣買入21個地段。九龍建業過往不時參與發展新界農地,2009年就曾向城規會申請發展一幅元朗農地,擬建193幢3層高獨立屋。大生銀行馬清偉家族於1976年4月,透過錦燦有限公司買入該處12個地段。雖然以上地段都落入福喜停車場範圍,但土地註冊處資料並未顯示他們與曾樹和簽訂的租約。有地區人士就認為,不排除根本沒有租約,車場是霸佔相關土地,「可能呢啲大家族都係受害者」。候任立法會議員姚松炎認為,上述投資家族於七、八十年代於新界買入大量土地並不稀奇。當時港英政府想收回部份新界土地發展,但又不想賠償太多,所以會向地主發出換地權益書,讓他們於其他地方換地,「好多人咁樣發咗達」,有投資者便於新界囤地。記者昨致電曾樹和,未獲回覆。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first/20160925/19781246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first/20160928/19784213 由鄭家純任主席、正申請在公屋計劃旁起住宅的新世界發展,與政府同樣委託顧問公司奧雅納(ARUP)進行研究,其間懷疑有人「偷雞」利用至今政府拒絕公開的研究資料內容,助新世界入紙申請改劃用途;涉事的奧雅納在政府提出質疑後即時刪除申請書上的有關資料。公共專業聯盟認為奧雅納做法欠專業操守,並促政府盡快公開報告;奧雅納則未有回覆。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first/20170206/19919456《蘋果》早前揭發同時為政府及新世界發展擔任顧問的奧雅納(ARUP),在橫洲的私人住宅項目偷用政府限制資料,最終發展局罰奧雅納「停賽」禁入標顧問合約3個月。「停賽期」今日屆滿,不過原來政府只罰奧雅納在一類合約停賽,《蘋果》調查發現,政府在去年12月向奧雅納批出一份價值近千萬的服務合約,而且奧雅納亦以分判顧問身份繼續競逐政府建築顧問工作;有立法會議員批評當局「假停賽」的懲處,對大型顧問公司毫無阻嚇力。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206/00176_039.html

    政府終於在明日為首期計劃展開收地,受影響住戶屆時須遷離現址。首期收地涉及三條非原居民村,包括永寧村、鳳池村及楊屋新村。截至上月底,受影響的二百五十八戶中仍有五十二戶未獲安置。有永寧村村民苦訴指,家中八旬母親見遲遲未獲政府安置而擔心得病倒,批評政府相關安置工作「差到不得了」。有議員直指政府理應以更靈活彈性的方式,回應受影響住戶的訴求;同時促請政府收地後加快建屋效率,紓緩住屋荒。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714/00176_049.html


    寮屋
    - 發展局擬對東九龍3個寮屋區作出長遠規劃計劃,其中佔地4.65公頃、被譽為藍田區最後一幅向海地皮的茶果嶺村,將率先在今年中展開規劃,預料需時18個月,若收地建住宅料最少提供6,000個中小型單位。另外兩個或受重建影響的寮屋區竹園聯合村及牛池灣村,則未敲定何時進行規劃。http://pdf.wenweipo.com/2019/05/03/a08-0503.pdf
    - 受政府發展清拆行動影響的合資格寮屋住戶,可參加「寮屋住戶自願登記計劃」,申請修訂特惠補償及安置安排。地政總署昨公布接受申請的限期,將由原定下月三十一日延長一年,至明年十月三十一日。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917/00176_029.html

    brownfield sites
    - http://www.scmp.com/news/hong-kong/economy/article/2086695/compensation-works-businesses-bulldozed-brownfield-sites Business operators on brownfield sites that will be bulldozed to make way for new development may finally be eligible for compensation after years of being squeezed out due to outdated policy, according to a government proposal. Under the current system, businesses that operate on private agricultural land are eligible for government compensation in case of land resumption only if they are covered by a 1982 squatter structure survey or had their licenses issued before 1982. However, the lack of urban land has pushed many operators of garages, car parks and container storage facilities further afield to degraded agricultural land in the New Territories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412/00176_014.html為保更順利收地推展相關工務工程,發展局建議將現行的特惠津貼伸延至經營十年或以上的棕地作業者,形容是對遵守地契條款作業者的合理安排,預計古洞北及粉嶺北將成為最先受惠的大型發展區,而橫洲第一期小量棕地亦同樣受惠。不過,額外開支及受惠者實際數目,仍有待項目推展前的凍結調查及資格審批方能確定。有關建議下月廿三日提交立法會審議,通過後追溯至本月十一日實行。按現行受政府收地影響的特惠津貼安排,只有登記寮屋或暫准構築物內的工商業經營者才可受惠。新建議將津貼延伸至私人農地及短期租約地的露天棕地作業者,合資格者直至凍結調查為止需要至少營運十年,並且期間沒有違反地契或租約等條款。
    - hkcd 31dec17 n1 stakeholders with mixed opinions
    - 政府擬於今年內完成「新界棕地使用及作業情況研究」,以及多層樓宇容納棕地作業的可行性研究。發展局昨指規劃署及土木工程拓展署正致力完成相關研究。消息指當局正考慮興建多層式大廈,容納棕地作業。由於多層大廈的租金較棕地高,當局或考慮提供租金津貼等誘因,鼓勵作業者遷入大廈。有大型機械棕地作業者認為多層式大廈的構思「幫唔到手」,因大廈難以容納大型機器,又批評政府在租金津貼方面沒有正式諮詢業界,「政府交代得唔清唔楚,令我哋相當擔心(前路)!」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1227/00176_017.html
    -  若要棕地發展成事,諮詢元朗區議會是必經之途。但《蘋果》調查發現,元朗41名區議員中,最少11名正持有「棕地」,或有經營露天倉、貨櫃車場等「棕地行業」,但進行相關討論時,鮮有事先申明利益或避席。其中被指有社團背景、綽號「田雞東」的鄧勵東,其關連公司在洪水橋新發展區的一塊土地,多年來違規進行棕地作業,他卻不避嫌加入討論相關規劃的工作小組,加入後更增持業權,而有關土地正正是多層棕地方案的選址,將來政府若進行收地,他很大機會獲得豐厚賠償。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90307/20627838
    - 規劃署花逾兩年半進行「新界棕地使用及作業現況研究」終於出爐! 該署向立法會呈交文件指,研究最終識辨出合共一千四百一十四公頃有作業營運的棕地,以及一百六十五公頃沒有營運的棕地。營運的棕地主要位於新界西北,佔地高達一千○六十公頃,如果以行業分類,一般倉庫/儲物及建造業比例最高,合共近七百五十公頃,佔整體五成三。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1123/00176_056.html
    - 城規會剛接到一宗新申請,有財團就旗下元朗南 生圍東成里一幅棕地申請建屋,地皮面積約 57.68 萬方呎,相當於約三分之一個維園,現時劃為「未 決定用途」。申請人指,該地原本因為要等候西鐵 綫及元朗排水繞道的最終走線,令發展一直未有定 案,但隨着兩項工程於 2003年及 2006年完工,地 皮卻一直檢討發展,實在浪費一片鄰近元朗新市鎮 旁並可隨時用作發展的土地。 地盤位於元朗新市鎮及錦田北兩個主要住宅群之 間,鄰近博愛醫院,現址大部分土地為閒置土地或 零碎的寮屋及棕地。申請人指地點為一大片具有極 高發展潛力的平坦土地,有完善基建,但卻閒置29 年,認為發展有助解決新界鄉郊地帶土地用途不兼 容問題,申請人為此擬備一份總綱發展藍圖。http://pdf.wenweipo.com/2019/12/11/b01-1211.pdf
    - 規劃署公布於首階段檢視的較高發展潛力棕地當中,物色了八組適合用作公營房屋發展的棕地群,分別位於元朗、屯門及大埔,共涉約三十六公頃的棕地,而透過與其相鄰的土地合併研究,該署建議整體研究的土地面積共約六十三公頃,粗略預計可提供逾二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該署期望約以六年時間將「生地」變為「熟地」,由工程可行性研究起計約十年內落成首批單位。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319/00176_042.html
    - 政府前年委聘顧問研究於洪水橋新發展區及元朗工業邨一帶選址興建多層樓宇,重置棕地作業。距今近兩年,發展局昨日終於交代最新進度,指洪水橋及元朗工業邨分別有三幅及一幅用地,屬於首批於二○二三年可供發展為多層樓宇的用地,並預計約二○二七年落成。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717/00176_050.html
    - 政府去年公布物色了8組適合用作公營房屋發展的棕地群,該批棕地群的最新圖則及位置曝光!其中佔地較大的元朗屏山北及元朗沙埔用地,消息指該兩組用地料可提供約14,000個單位。規劃署於2019年的年底發布了《新界棕地使用及作業現況研究》,辨識到約700公頃零散分布於新界的棕地可用,並先抽出160公頃具較高發展潛力棕地作首階段檢視。該署去年宣布物色了其中8組佔地共63公頃的棕地群及所屬地區,預計在工程可行性研究起計約10年內提供逾兩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該署日前進一步公布上述8組用地的研究範圍及具體位置,只見此等用地大多「三尖八角」,研究面積由2至18公頃不等。當中較特別是佔地最大、研究範圍高達18公頃的元朗屏山北用地,擬分為北面及南面「一大一小」地盤發展,當中北邊地盤鄰近天水圍西鐵站,若日後有公營房屋落成,預料交通相當便捷。另外,研究範圍約7公頃的屯門藍地北用地,此地鄰近菜園村,研究範圍中央位置卻存有一大片列明不作發展的墓地群,相信日後或須繞過墓地群建屋,增添發展難度。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10223/00176_046.html



    空置校舍
    -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518/00176_035.html政府覓地建屋無所不用其極,除了向郊野公園邊陲「埋手」外,空置校舍亦成為獵物之一。規劃署昨公布已按中央調配機制檢討一百八十三幅空置校舍用地,確定其中十七點五幅用地可改劃為住宅用途,當中不乏市區靚地,包括位於中西區加惠民道附近的前香港學堂臨時校舍及深水埗南昌街前香港心理衛生會白田兒童中心校舍等。其餘用地則建議保留作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及用作鄉村式或專上教育發展。
    - 空置政府土地及校舍為珍貴土地資源,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預算案預留十億元,向有意及合資格的用地租戶提供基本工程費用資助,復修空置政府用地或校舍。發展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甯漢豪昨日出席活動時交代計劃的部分細節,並指該局考慮主持跨部門委員會審批資助申請,期望今年第四季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後,開始接受申請。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508/00176_039.html
    - 劃署檢視二百三十四幅空置校舍用地的長遠土地用途,其中約七成七、即一百八十一幅建議長遠保留作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僅約一成一、即二十六幅建議長遠作住宅用途,其中十四幅建議作公營房屋發展,部分已落成或興建中。至於餘下約一成二、即廿七幅位於鄉村範圍的前新界村校空置用地,則建議長遠保留作鄉村式發展、鄉郊用途及休憩用地用途等。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618/00176_060.html

    岩洞
    - 多名深井居民昨到渠務署總部遞交請願信,不滿政府利用發展岩洞以釋放土地為借口搬遷深井污水處理廠,原址發展為高密度住宅,居民擔心發展岩洞影響樓宇結構,而污水廠通風口亦會釋出有毒氣體,要求擱置計劃。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428/00176_082.html
    - 本港公屋供應緊張,政府於二○一二年展開「岩洞發展長遠策略─可行性研究」,以騰出地面土地作住宅等用途。水務署最新建議,搬遷象山邨附近的荃灣二號食水配水庫往葵涌東北部的岩洞區。水庫及鄰近逾六公頃用地擬改作公營房屋發展,料可提供約四千個單位,容納逾一萬人。該署計劃明年開展搬遷水庫的勘查研究等工程,預計二○二二年展開詳細環境評估,料二○二九年可完成搬遷工程。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1027/00176_047.html

    空間數據共享平台
    政府預留三億元加快發展「空間數據共享平台」,發展局昨日遞交立法會文件表示,正籌備共享平台入門網站,務求於二○二二年年底前投入全面運作,屆時可發放最少二百四十個數據集,包括漁農自然護理署、政府統計處、教育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等部門的數據,給公眾免費下載和使用,共享各部門的地理空間數據。由今年至明年,發展局跟測繪處亦將推出四個可於短期內見效的措施,包括地圖應用程式界面、地理位置標記工具、區域性空間信息儀表板及地址數據基建,以推動公私營界別使用者,盡早理解使用空間數據作多種不同創新應用程式的效益。而自從地圖應用程式界面的試用版在去年十月推出以來,八個月間共錄得超過二百九十萬次接入請求。另外,發展局正籌備設立首間地理空間實驗室,預計在明年年初完成。局方與地政總署亦將會成立空間數據共享諮詢委員會,以邀請包括專業學會、學術界及其他持份者團體的非政府界別人士參與,利用他們的專長及意見,務求以最佳方式發展空間數據共享平台入門網站,配合社會和經濟所需。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716/00176_086.html


    《全港人口及就業數據矩陣》(TPEDM)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328/19972566繼奧雅納後,再有兩間顧問公司因披露政府機密資料被停止投標,包括莫特麥克唐納香港有限公司及《蘋果》去年10月揭發涉及屯門私人住宅申請中使用保密數據的志達顧問有限公司,兩公司分別被罰停標兩個月,估計涉及20項顧問合約;規劃署並同時宣佈公開原本保密的《全港人口及就業數據矩陣》(TPEDM)資料,上載署方網站。
    - 再有顧問公司因挪用政府數據而被罰停賽。弘達交通顧問有限公司為運輸署進行龍翔道及獅子山隧道交通影響評估研究後,在其他非政府發展項目中違規使用了規劃署《全港人口及就業數據矩陣》資料,被運輸署暫停投標小型工程顧問合約兩個月。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527/00176_022.html


    Tuen mun case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30/19786588 在公屋計劃受阻後,私人財團即出手。城規會在2014年10月批准新地在原定新慶路路公屋計劃範圍西面興建13幢96個單位的豪宅。2015年3月城規會再批准本港連鎖服裝店bossini的羅氏家族在東面興建6幢、18個單位豪宅。當局去年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新慶路公屋計劃單位數目已減至1,500個。

    Taikoo case
    -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61210/PDF/a14_screen.pdf城规会昨日正式审议太古地产(01972)鲗鱼涌太古坊第二期商厦重建计划优化方案,结果一如所料,在规划署不开绿灯支持下,遭城规会否决,太古地产再次表示感失望。太古地产基于2011年已获批的原来方案基座之上,再向城规会提交新的优化方案


    僭建招牌
    - singtao 6oct16 a19 feature art on the problem
    全港有約十二萬個各式各樣招牌,大部分都有潛在危險,隨時成為殺人武器,其中油尖旺區是危險及棄置招牌的重災區,當中有不少嚴重破損、結構不穩及遭棄置多年等問題,高峰期違例招牌多達二萬八千個,屋宇署過去三年發出九百多張清拆令,但百宗被「無視」,居民出入隨時「中頭獎」。有區議員指很多招牌無人認領,以致不少個案拖延多年未解決。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1226/00176_003.html
    - 審計署昨發表報告狠批屋宇署拆除違規招牌不力,任由招牌擁有人拖延清拆危險的招牌,至今仍有逾千份清拆令尚未完成,至少四百多個危險招牌搖搖欲墜。至於已發出清拆令的違規招牌,平均延誤長達三至廿七個月始清拆,有個案更拖足十二年仍未拆除違例招牌組件。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1129/00176_013.html
    本報發現多區樓上舖改裝玻璃窗,涉嫌未有根據法例入則申請及授權改裝,有工程師擔心玻璃未經受風能力測試,分分鐘爆破墮下,又恐影響樓宇結構,立法會議員批評屋宇署跟進欠積極。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715/00176_091.html

    強制驗樓
    - 屋宇署2012年起實施強制驗樓計劃。審計署昨揭示計劃進度緩慢,屋宇署也未有適時發出警告信及檢控,部分個案拖足6.5年。審計署建議屋宇署密切檢討目標及遵從情況,並精簡計劃、採取跟進行動,屋宇署同意建議。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1126/00176_069.html


    window inspection scheme
    - 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屋宇署的「強制驗窗計劃」是否有不足之處!該計劃自二○一二年實施至今年五月,公署接獲五十宗屋宇署沒有妥善執行有關計劃的投訴。申訴專員劉燕卿亦留意到墮窗意外近年時有發生,有舊樓的窗戶狀況欠妥,但屋宇署遲遲未有把有關樓宇納入「強制驗窗計劃」,亦曾有大廈單位的窗戶在強制驗窗後不久墮下,情況令人關注。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803/00176_022.html
    - 屋宇署推出「強制驗窗計劃」甩漏多,申訴專員公署宣布主動調查後,多名「身受其害」的市民昨日紛紛致電電台節目投訴,有市民質疑不同驗窗師傅報價需要維修的範圍差異大,令人無所適從。香港業主會會長佘慶雲批評整個驗窗界「無王管」,難以查核驗窗師傅的專業資歷,擔心業主花冤枉錢驗窗。香港鋁門窗同業聯會理事會長陳雨冰更披露,驗窗培訓課程原來只需六小時,課程更無教授如何驗窗,各界促請政府加強監管。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804/00176_036.html
    - hket 4aug18 a11
    - 申訴專員公署前日公布主動調查屋宇署的強制驗窗計劃是否有不足,屋宇署昨日表示,一名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及其董事因未有親自驗窗,於八月一日在東區裁判法院被判罰款七萬五千元,該署亦考慮紀律處分已定罪人士。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804/00176_037.html
    自從強制驗窗法例於二○一二年實施以來,不時有個案指街坊受騙,進行與驗窗法例要求無關的工程,令小業主蒙受金錢損失。然而,根據屋宇署的資料,過去五年,屋宇署只處理五十七宗涉及違規的個案,明顯與現實情況有極大落差。據筆者觀察,整體驗窗法例予街坊的印象是,政府藉法例一方面將小業主送入「屠場」,予人宰割;另一方面卻又推卸責任,欠缺實質支援,更不斷重複「妥善維修是業主的責任」的金科玉律。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911/00176_014.html
    - 只要你去一個政府認可的工會,參加一個六小時的課程,你就會獲得一個合資格的「驗窗證書」。然後你可以到各大屋苑,在門口豎起一個易拉架,寫上「免費驗窗」。你會發現有好多「水魚」會自動獻身,邀請你到他家裏。只要你用一個疑似專業的態度,告訴他鋁窗日久失修,需要進行維修,維修費大約二千至六千元不等。你發現每日只要搵兩至三個「水魚」,閣下的收入非常可觀。有會員曾經向筆者投訴,他住的樓宇由入伙至今的三十年內,鋁窗並沒有任何問題發生,自從收到屋宇署的驗窗命令,為免會被檢控,他立即找這些所謂合資格的「驗鋁窗師傅」進行驗窗及維修,工程完成後一個星期,不幸地鋁窗跌落街,幸無人傷亡。業主去追討這名鋁窗師傅時,反被對方語言恐嚇,說沒有證據證明是驗窗師傅破壞這個鋁窗,應該是業主自己的責任。缺乏相關政策下,小業主真正是求助無門、查詢無門、諮詢無門、投訴無門。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911/00176_015.html
    玻璃幕牆
    -singtao 18sep18 a19 article 位於九龍京士柏衛理道八號的香港政府華員會會所,去年被揭發僭建四十年,屋宇署其後向業主發出清拆令,兩層高的僭建物被夷為平地。華員會最近擬於會所的附近增建一幢新翼大樓,作體育及康樂會,並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放寬建築物的高度限制,由兩層放寬為三層。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908/00176_039.html
    - window accident
    • 土瓜灣有半百樓齡大廈久未列入目標樓宇,近日有窗戶墮下險殺途人;區內不少大廈窗戶外框更嚴重生銹。筲箕灣有大廈一五年有窗戶墮下,至今仍未獲強制驗窗通知;西環有大廈一六年進行驗窗,仍出現墮窗;觀塘有工廈一三年接獲驗窗通知卻未遵從。有關計劃實施近七年,惟屋宇署只向預期中三成目標大廈發出通知,遭立法會議員狠批歎慢板,令各區危窗處處。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202/00176_082.html- 屋宇署強制驗窗計劃實施七年成效不彰,申訴專員昨公布一項主動調查結果,炮轟該署六宗罪,直斥計劃進度遠低於預期目標。計劃原定每年選定五千八百幢目標樓宇,五年內完成檢驗計劃涵蓋的兩萬多幢私樓的窗戶。惟屋宇署為求達標,竟多番縮減每年目標樓宇的數目,結果要花上近四十二年,始能完成目標。有立法會議員批評屋宇署「龜速」驗窗,擔心有問題的窗戶將成為都市計時炸彈,危及市民生命安全。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815/00176_041.html
    • 有網民上傳一段車Cam片,片中直擊一個鋁窗從天飛墮而下,先後砸中私家車及貨車,事發時私家車司機仍在車內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1021/00176_066.html
    - 首次有合資格驗窗人士因虛報驗窗結果而被判監禁刑罰。屋宇署昨日公布,一名合資格獲委任驗窗人士,檢驗藍田一居屋單位後,呈交報告聲稱確認已完成窗戶檢驗並指窗戶安全,毋須進行修葺。結果遭部門抽查時發現作失實陳述,向其提出檢控。涉事人認罪後被判囚十四天但緩刑一年及罰款一萬元。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921/00176_082.html


    起火樓層昨晨有清潔工人進行清理,涉事單位大門仍然上鎖,其對出地面留下熏黑痕迹,有同層業主特意返回查看,得悉新居無恙才放下心頭大石。火警令不少業主感到擔心,有人深恐裝修工程受阻影響遷入,亦有人顧慮火警損害樓宇結構,促房屋署派員檢測,向住戶「派定心丸」。房屋署回應傳媒查詢時表示,起火單位已交付業主,該署亦已將個案呈交保險公司處理。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1202/00176_061.html

    挪用政府數據
    -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61124/00176_070.html
     繼奧雅納被揭發挪用政府數據,協助發展商申請改劃土地,而被罰停投標三個月後,本報得悉,多間顧問公司亦引用規劃署《全港人口及就業數據矩陣》(TPEDM)。當中包括「幫港出聲」一四年五月佔中前進行的「中區潛在社會活動交通影響評估報告」,當時「幫港出聲」召集人周融透露斥資數十萬元委聘顧問撰寫交通影響評估報告,顯示佔中可於一小時內癱瘓三條過海隧道。本報昨向涉事的顧問公司查詢如何取得規劃署的內部數據,該公司職員表示:「不方便答你」。另一宗是營辦骨灰龕機構擬於葵涌永立街興建骨灰龕大樓,向葵青區議會地區設施管理委員會提交顧問製作的交通影響評估報告,報告同樣使用了規劃署內部數據。本報致電有關顧問公司查詢,但未獲回覆。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25/19844958 more companies revealed to have done so similarly
    -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61129/00176_044.html 發展局向立法會呈交補充資料時披露,過往並無先例因顧問公司沒遵照合約內的資料保密及利益衝突申報條款而被懲處。
    - http://www.scmp.com/news/hong-kong/economy/article/2050126/hong-kong-government-seeks-legal-advice-leak-confidential 

    beer run

    -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804/00176_015.html獲發展局支持舉辦的「全城街馬」Beer Run賽跑活動,預計將有三千至五千人參與,參與人士在活動期間,每跑四百米需飲一杯啤酒,安排被質疑對跑手健康構成威脅。衞生署於周一曾致函街馬籲勿跑步時飲酒,該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非傳染病)程卓端前日亦發信,呼籲醫生不應鼓勵於運動時喝酒,醫生自身亦應為公眾作好榜樣。 



    招標妥
    - 市區重建局推出「招標妥」樓宇復修促進服務優惠計劃,配合財政預算案撥款三億元,讓業主以優惠費用參加,業主組織繳付的優惠費用將是現行費用的百分之五至五十。市建局至今收到一百零七個「招標妥」合資格申請,當中五十九個已批准,涉及約二萬六千個單位;在優惠計劃實施前已參加「招標妥」,並繳付現行費用的業主組織將可享同樣優惠。
    - 政府明年下半 年推出的新一輪「樓宇更新大行 動」或會規定有意向政府申請資 助的大廈使用市區重建局的電子 招標平台「招標妥」http://pdf.wenweipo.com/2017/10/21/a09-1021.pdf
    - 市區重建局於一六年五月推出「招標妥」樓宇復修促進服務,提供電子招標平台、獨立顧問在不同階段向業主提供維修樓宇的技術支援及意見,截至今年三月中,已有七百二十宗申請,當中五百八十宗申請獲審批,僅八宗完成處理個案。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325/00176_020.html
    樓齡逾40年的北角私人屋苑,四年前曾用傳統方法進行招標,但價錢十分高昂,「最平就係九千萬」,且僅十幾間承建商投標,業主懷疑承建商與顧問公司相識,擔憂圍標,決定中止維修。2016年底該私人屋苑再透過市建局「招標妥」協助下重啟招標,收到47間承建商投標,且價錢較之前低二千萬,最終順利完成招標並進行維修。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90325/PDF/a9_screen.pdf
    政府昨宣布就四項樓宇安全及復修資助計劃推出加強措施,包括增撥合共一百零五億元資金,並放寬部分計劃的申請資格,令本地更多老舊大廈可受惠。不過,四項計劃中有三項於去年及前年才推出,加碼行動被疑與近月的社會紛爭有關。據介紹,「樓宇更新大行動2.0」的申請資格,會將樓齡規定由五十年下降至四十年或以上,及仍未遵辦強制驗樓通知書的合資格大廈。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示,近日建造業工人工時不足,薪金亦下跌,有空間推出加強措施,預計今年底至明年初諮詢立法會後,爭取明年上半年獲批撥款並處理申請。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1012/00176_050.html


    樓宇復修平台」(本平台)是一個由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成立的專責附屬公司(香港樓宇復修促進服務有限公司)管理的一站式及多元靈活的資訊平台,以不同的專業範疇為主導,集合不同政府部門、執法機構、市建局及與樓宇復修相關的專業人士、工程承建商等代表參與,為法團及業主提供全方位的有用資訊和技術支援,協助以順利推動樓宇復修,並將成功經驗推廣,協助法團及業主處理與樓宇復修有關的問題、困難和疑慮。 https://www.brplatform.org.hk/tc/about-us


    二判
    - 年前慈雲山車房爆炸案受害者禍不單行,經歷喪母、父精神創傷及失舖後的苦主「再站起來」,卻慘遭政府地區工程二判商「走數」逾百萬元的前路茫茫。「慘慘豬」苦主原經營一間玻璃店,爆炸摧毀的店舖至今仍未解封,父親更受事件影響變得精神恍惚,以為抹去傷痛再謀新生活,如今更慘被「走數」兼「孭住一筆債」,直言這次已經「一鋪清袋」,負責監督的部門只承認事件是合約糾紛而不沾手協助。有議員認為工程界判上判制度普遍,但缺乏完善監管規範,促當局改善監管制度。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1226/00176_040.html


    房屋協會筲箕灣明華大廈重建地盤被發現使用不合格鋼筋,供應商高力集團昨否認鋼筋不合格,強調質量安全,僅程序出問題。政府稱關注事件,屋宇署已要求涉事工程師交報告,如發現違規會採取行動。發展局提醒各部門加強檢視公共工程施工情況。房協首次披露檢測報告,三個鋼筋樣本有兩個不達標,拉力與要求相差百分之二至三。事隔一日,房協終於交代涉事的鋼筋供應商為高力鋼鐵(香港)有限公司,而紮鐵分判商則為梁佳工程有限公司。據了解,梁佳工程負責人昨到明華大廈重建地盤跟進事件。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525/00176_020.html
    -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525/20400890涉偷步使用7.5噸不合規格鋼筋的分判商「梁佳工程有限公司」,股東兼董事的梁余佳是香港建築扎鐵商會副會長之一。
    高力集團有限公司港交所01118)於1977年由商人彭德忠創立,1997年7月3日從大鵬油墨廠換取上市,業務生產建築材料產品,包括鋼鐵水泥產品、金屬油墨等。彭德忠(1948年),於1977年創立高力集團的高力金屬實業有限公司。自1996年起擔任高力集團主席兼董事總經理,負責集團策略規劃、整體管理及業務發展工作。此外,彭德忠為第十二及十三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委員會委員以及廣東省江門市及鶴山市榮譽市民。最值得注意是在1996年,以每股0.9港元,收購當時上市公司的大鵬油墨廠的大鵬集團,因此聲名大噪。在千禧年,他創立的高力集團成功收購長期財困的日本大同集團有限公司,在約2至3年,出售給第二者買家。


    construction apprentice subsidy
    - abuse by constractors singtao 17apr18


    香港鄉郊基金有限公司
    - 政府近年大力鼓吹鄉郊深度遊,香港鄉郊基金有限公司早前便獲得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將荔枝窩十二間村屋改建為「民宿型」度假屋,以推廣客家生活文化體驗。正當計劃成功在望之際卻遇上阻力,不但有其中一間村屋突然退出,一班荔枝窩村原居民更專程從外國返港提出反對。他們不滿計劃諮詢不足,又批評改建度假屋的合作條件苛刻,擬去信城規會要求擱置計劃,更不排除發動封村。荔枝窩村民今次傾盡全力反對,隨時令這個全港首個鄉郊民宿深度遊項目觸礁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1106/00174_001.html


    遊艇業
    - 有遊艇業界估計,本港每年原本可吸引一千艘新遊艇入場,但因泊位嚴重不足,至少缺四千個泊位下,令不少準買家因「有錢無位」而熱情冷卻,放棄入場,影響業界發展。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1218/00176_002.html七十年代已加入造船業的陳基認同,近年本港遊艇業發展不俗,可為業界帶來曙光,建議當局聽取他們意見,取消船廠短期租約的年期限制,否則經營者惟有將船廠用地向地產商拱手相讓,令船廠如其他行業的廠房般,最終北移。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1218/00176_003.html
    香港仔遊艇會計劃在熨波洲建造可供約廿九艘船隻使用的浮橋碇泊處和可存放一百七十艘遊艇的船塢,及兩層高的會所和培訓中心,工程涉及填海總面積約五千三百一十平方米。不過,二○一六年進行的一次初步生態調查中,擬議的填海區內發現不具有特殊生態價值的珊瑚群落,工程可能令珊瑚棲息地受到直接影響或消失。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530/00176_093.html

    私家街
    - 全港估計有逾千條私家街,部分業權複雜無王管,導致「百病叢生」。政府早在32年前設私家街道收回事宜委員會,冀收回其中166條管理欠佳的私家街,至今 僅收得70條,另79條已從名單剔除,更決定不再推次輪計劃。隨着計劃無疾而終,私家街衛生問題懸而未決,北角電廠街就有一條淪為「免費環保斗」,行人路 長期被棄置大量垃圾、建材甚至石棉瓦片等廢料;而被剔出名單的大角咀利得街,長期泊有爛車,更驚現1米高的巨型垃圾山。私家街衛生問題多,已成街坊揮之不 去的夢魘。http://pdf.wenweipo.com/2018/06/22/a08-0622.pdf
    回收私家街將曲終人散,但遺下惡劣環境及鼠患。政府八十年代實施的私家街道收回計劃,最後九條街道因涉及賠償問題而將從名單中剔除,本報巡視多條私家街後發現,部分地點環境衞生惡劣,港島西區有歷史建築圍封逾十年後引發鼠患,居民直言目擊鼠蹤;有橫巷則污水橫流,到處是鼠餌;九龍區的私家街亦成「老鼠樂園」。即使早前被收購重建的私家街亦現重建真空期,違泊及僭建問題重重。地區人士建議政府可協調私人管理,在收購重建時盡量納入私家街作全盤發展,避免出現「遺孤」。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1222/00176_077.html

    石棉
    -  本港不少舊樓仍存有含石棉建築物,惟目前只有十間註冊承辦商可進行合法清拆,難以應付每年逾千宗個案。本報調查發現,大部分合資格承辦商工作應接不暇,更 設「海鮮價」推客。有舊樓住戶近期接獲環保署通知清拆含石棉建築物,惟住戶錯信非註冊承辦商,工人在零裝備下清拆石棉,住戶憂慮吸入石棉影響健康;亦有住 戶在清拆完成後,始發現非註冊承辦商。業界直指環保署發牌制度缺透明度,亦阻礙新公司加入,持牌承辦商「僧多粥少」,焗市民請「濫做」承辦商。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0928/00176_093.html


    Sun Hung Kai Properties, Hong Kong’s largest developer by value, has been prosecuted for allegedly failing to provide sufficient information when selling flats by tender, the first such case in a government bid to target opaque sales practices. In a press release on Friday, the Sales of First-hand Residential Properties Authority said a summons had been served to an unnamed developer for a project in Pak Shek Kok, Tai Po. A source confirmed the case involved SHKP’s project, St Martin.
    “The [authority] noticed earlier there were individual cases of first-hand residential developments offered to be sold by way of tender with insufficient transparency in the sales process and the transaction information, which might have contravened the [law],” it said in a statement.https://www.scmp.com/news/hong-kong/society/article/3010681/sun-hung-kai-properties-prosecuted-over-lack-information

    新鴻基地產旗下的新意網集團,前年入稟申請司法覆核,指將軍澳工業邨未有履行其租地政策,結果昨日被判敗訴。新意網在一二年入標申請租用將軍澳工業邨的地皮,作數據中心之用,但最終競投失敗,需於翌年以逾四億元購買工業邨外的地段發展。它其後指負責管理工業邨的香港科技園公司不公,容許中標公司將租用的地段分租,但法官裁定它提出的申索理據不足,駁回其覆核申請。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327/00176_060.html

    二百名中小學生在暑假中參加了規劃署與市區重建局合辦的活動,其中一項是工作坊,參加者可在導師帶領下試行重新規劃中上環廿三公頃土地,構思合適的土地用途、發展密度、樓宇高度和城市設計等。規劃署城市規劃師表示,計劃有助學生認識香港城市規劃和未來發展,準備培育新一代規劃人才。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819/00176_051.html

    發展局舉辦的一項設計比賽爆出懷疑抄襲事件,恐淪國際笑柄!發展局海港辦事處與海濱事務委員會早前舉辦維港海濱公共傢俬設計比賽,有20組入圍作品,舉辦方會提供上限15萬元作製作費,料今年底起陸續將入圍設計設置在維港兩岸,圖打造成新「打卡」熱點。不過,有業界人士指,最少4組得獎作品的設計與外國作品高度相似,另有作品疑為「淘寶同款」,被質疑有抄襲成分。他續指,不願看到維港海濱放滿「A貨」設計,批評發展局相關活動的評審粗疏,又質疑用15萬元製作一件傢俬如同「小白象工程」。發展局證實接獲不具名投訴,正嚴肅處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